捞尸笔录 第两百三十六章 瓮中捉鳖
作者:夜上青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见到这一幕,无奈的舒了口气,倒是没怎么太过意外。毕竟这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况且仅仅是倒了一面墙。好在人没有什么危险。

  村里人醒来后,倒是全都跑到我家来看,可能他们也是觉得我家挺倒霉。纷纷无奈摇头,前几天院内刚着了火。祸不单行。今天院墙又被压塌了。

  接下来,几个年轻汉子合伙帮忙将大树给锯开。然后拖了出去,至于压垮的院墙,则是用树枝挡了起来。暂时也只能这样了。要说这才过了几天,一面墙倒了,一面墙被熏得乌黑。地上枯枝散落一地,这残破不堪的一幕。全都是陆明给害的,对于这孙子。我真的是恨之入骨!

  只是没办法,这家伙是属鼹鼠的。根本找不到。

  而天煞过后,接下来又是轮到地煞。就在我和林伯预测接下来的地煞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但有时候惊喜往往来的很突然。下午四点,莫谷风那边传来消息,说找到了陆明的藏身之处了。

  整整打扫了一早上才将院子里的树枝清理干净,而且这么些天,每天过的都是惴惴不安,说实话,这种日子我早已经过够了,因此在听到陆明的藏身之所,我双眼几乎都要冒火了。

  打电话给了冯雪,这丫头对于这种事格外上心,将我们送到县城后,本打算让她回去,但是这丫头偏偏要参与这次行动,说我不能过河拆桥,她这样说,我也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

  见到莫谷风,莫谷风这次调查的似乎清楚,语气很是自信!

  我问:“莫大哥,这一次确定陆明在里面?”

  莫谷风点了点头,说道:“已经仔细取证过附近安装的监控,还有调查了姓陆的可能出现的地方,结果显示,确实是陆明无疑!”

  我点点头,既然已经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陆明藏身的地方确实不易发现,是一处废弃的工厂,这处工厂建造在80年代的时候,前几年不知什么原因逐渐拆除,但是只拆除了一部分,后来拆迁工作又停止了,直到今天都还晾在哪里。

  这些年过去了,那废弃的工厂快被人给遗忘了,莫谷风是根据一个老大爷提供的线索,后来逐个排查,最终锁定了这个工厂。

  调查显示,陆明不像以前那样高调,这段时间都很小心,出门从来不逗留,偶尔出来基本就几分钟,买些东西就会回去,因此这才给调查带来很大的麻烦。

  至于李明德,这次没有陪着我们一起行动,虽然李明德对于煞组织恨之入骨,但是因为李明德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不太稳定,他要是去的话,怕是到时控制不住自己,我这样和他说,李明德想了想,最终也是同意了下来,像之前一样,将指挥权交给了莫谷风,一切让我们听从莫谷风的吩咐。

  大约晚上七点,天色已经暗了,莫谷风带着二十多人的队伍,准备充分,接着带着一行人朝着他说的的那处废弃工厂驶去。

  说实话,这处工厂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厂房的面积不小,坐落在城郊东面的一处山脚,四周都是散落的砖瓦,不少厂房被拆了一半,和之前说的一样,烂尾了。

  厂房内的杂草很深,有的地方甚至比人还高,走进这工厂,望着四周的破败,更是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莫大哥,我看你们就在这里待着,我和林伯进去,要是遇到什么情况,到时候你再支援我们。”我开口说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厂房面积不小,这么走下去,难保陆明发现我们,到时借机逃走的话咱们就算白忙活了咱,而让莫谷风守在这里,就是打算断了陆明的后路。

  “可是这工厂不小。”莫谷风也知道我的想法,想了会儿,接着递给我一个哨子,说道:“这样,这里有个哨子,你要是发现目标,到时就吹哨子,我们听到后就赶过去!”

  我点了点头,将哨子接了过去,装进了口袋。

  “我也要去!”冯雪这时伸着脑袋,跟在我的身后。

  走了没几米,我回头瞪了她一眼,说道:“不行,你就在这里待着,待会儿听到我的哨子声,和莫队长一起来支援我们!”

  “哼!”冯雪冷哼一声,很不满意。

  我顿时想到刚刚语气有些重了,拍了拍她的肩膀,冯雪吃软不吃硬,细声细语的说道:“听话,待会儿指不定遇到什么事,你跟着的话很危险!”

  冯雪一听,气的转身走了回去,说道:“你就怕我连累你,不带我拉倒!”

  呃,我这话中的意思有这么明显吗?

  不管了,反正冯雪不跟来就行了。

  我和林伯摸着黑,七点钟天色还能看到一些光亮,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也是暗了下来,倒是很好的能够掩护我和林伯。接下来,我和林伯悄悄潜进其中一间厂房,打算一一排查。

  这样做说实话其实效率很慢,虽然莫谷风查到陆明就在这工厂内,但是根本不知道他们具体方位。但是带着莫谷风他们,目标又太大,因此还是稳扎稳打,毕竟能不能抓到陆明和我能否解除身上鬼咒有直接的关系,马虎不得!

  但是弊端很明显,花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有将这工厂排查一遍。

  恐怕莫谷风他们都快等不及了!

  “这边!”

  林伯领着我,朝着正前方一间较大厂房走了过去。最开始我和林伯是本着不放弃一丝可能性,但到了后来林伯和我都显得不耐烦了,以至于到了最后,一些小的房子干脆直接略过,当然,这也基于一种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