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知青 第五十五节 毛主席逝世
作者:平凡老人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泰山终于没有去成。学校开学了,二宝的小妹妹回来了,他的父亲只好在家里照顾女儿的生活,抽空还要做他的木工活。

  几天以后,我又到他家去的时候,二宝的父亲拿给我一个他做好的柜子的腿。那个腿做的敦敦实实的但并不粗笨,上面雕的花精致细腻。我问这花是怎么雕的?老人告诉我,他是在很薄的木板上画出图形,然后用线锯拉,最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把它用胶粘到适当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粘完之后一定要把胶擦干净,不然等胶干了就不好清除了。

  “你现在看不出来这是粘上的吧?”老人问我。

  “人家是用一块木头雕的花,我这是用薄板弄好花后粘上的。投机取巧吧。”他说着,自己笑了笑。

  我仔细的端详着手里的沉甸甸的已经基本完工了的柜子的腿,丝毫也看不出是用胶粘的,活脱脱一个雕刻的工艺品。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面前这个老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街道代表向各家各户传达通知,今天下午有重要新闻,要求居民们注意收听。我们早早地就打开了收音机,不知毛主席又发布什么重要指示了。

  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主席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beijing逝世——就像是晴天里的一声霹雳,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真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收音机里传来的广播员沉痛的《告各族人民书》,报纸也出了《号外》,都证实了这个事实。

  从邻居家里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注意到,爸爸妈妈的眼圈红了,妈妈还忍不住用毛巾擦了擦眼睛,大概她也流泪了吧。

  广播结束以后,我听到街道上有人走动,我也走出家门,见胡同里人出奇的多,大家都涌出家门,聚集在一起却默默无语。没有了往日的欢笑,妇女们则聚在一起抹泪。

  我骑上自行车来到街上,街上的人同样很多,同样的沉默、哀痛。一些人匆匆的赶路,他们去向哪里?我漫无目的的走着,大脑里一片空白。走到一个新华书店门前,见里面人满为患,门口还有许多人在排队。我把车停在便道上,也挤了过去。“人们在这里挤什么?”我心里充满了疑问。

  有人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卷纸。“那是嘛?”我随口问了问身边走过的人。

  “主席像。”有人告诉我。

  是啊!毛主席不在了,留下一张毛主席像也可以做个纪念嘛。想到这,我便也加入到队伍中。

  当我拿着一幅毛主席像回到胡同时,邻居们还没有散。大家见到我手里的主席像时,纷纷围上来问我在哪里买的。“这还用问,当然是新华书店了。”我有些自豪的回答。一些男人们纷纷回家推出自行车,看样子是去新华书店了。

  回到家里,收音机还开着,播音员还在反复播报着《告各族人民书》。原来在消息公布后的15分钟内,路透社在下午4点06分、美联社(东京电)在下午4点07分;法新社(香港电)在下午4点15分;世界主要通讯社都报道了毛主席逝世的新闻。世界各大媒体也发表和转载了大量赞扬毛主席和介绍毛主席革命事迹的评论和文章,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报纸甚至用十多个版面刊登介绍毛主席的文章和照片。

  这几天的报纸几乎买不到,人们都在关心主席逝世后中国和世界将要发生什么变化。

  53个国家降下半旗,联合国总部以历史上罕见地快速度在毛主席逝世的当天就降半旗致哀。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联合国全体大会上发言时盛赞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将继续鼓励今后的世世代代。”联合国大会主席高度评价毛主席是“我们时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毛主席逝世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都给了毛主席主席极高的评价。美国总统福特在9日的唁电中称赞毛主席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认为“毛主席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以他特有的风格说:“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音乐歌手身上有一种‘颤流’,我承认我自己对此浑然不觉。但是毛主席却发出了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

  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对毛主席也赞赏有加,他称“毛主席主席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之一,是给中国人民指出走向新的未来的道路的人。”

  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认为,“新兴的中国就是他永久的纪念碑”。

  世界各地对毛主席的赞扬和哀悼如潮水般涌来。有记者这样写道:“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上也开展了悼念活动。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说:“毛主席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业绩”,外相福田纠夫则用带有崇拜的口吻评价说:“无论对他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评价毛主席主席时还引用了毛主席的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认为“历史学家将会对毛主席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做出估价。”英国首相卡拉汉、法国总统德斯坦等各国政要都发来唁电对毛主席大加赞赏。

  在中美洲的牙买加,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黑人农民从百里以外的农村赶到中国驻牙买加大使馆,他送上了一束新鲜野花默默悼念毛主席。还有很多前往吊唁的人一边痛哭,一边唱着国际歌,悲痛欲绝。

  在法国、联邦德国、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以及刚果等国,各界人士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游行。9月11日,法国各界人士1万多人开始游行,游行队伍在巴黎公社社员墙前举行了追悼毛主席主席的仪式。

  刚果政府不但组织了游行,而且还决定今后每年将在毛主席逝世周年纪念日举行正式纪念活动。在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名城拉合尔,八百名工人组织了哀悼游行。由于找不到巨幅的毛主席画像,巴基斯坦著名画家马哈茂德·巴特便连续工作六个小时绘制了一幅,并放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前来吊唁的人也络绎不绝。在日本,毛主席逝世后两天内就有1700多位各界人士到中国大使馆吊唁。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毛主席的逝世表现出了极大的悲痛。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朝鲜后,朝鲜党政领导机关决定9月10日到18日为全国哀悼期,并规定18日全国停止一切娱乐体育活动。

  我每天都守在收音机旁收听党中央的声音。

  18日下午4时,首都beijing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主席追悼大会,收音机向全国转播了实况录音。全国县以上地区同时举行追悼大会,我们街道也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上,人们都带着黑纱,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向毛主席的遗像默哀三分钟。一些老太太们泣不成声。

  在全中国人民举行毛主席追悼会的同时,朝鲜举国上下也就地肃立三分钟致哀。哀悼期间,朝鲜各党政机关的干部、群众团体的代表、工人、农民、人民军官兵、青年学生共一万多人到中国大使馆吊唁,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共收到朝鲜各界发来的唁电、唁函5200余封。

  这段时间,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邻里之间很少听到有人说笑。邻居家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他奶奶给他戴上黑纱时,奶奶问他,知道为什么戴黑纱吗?他用稚气的声音回答:“知道,是毛爷爷死了。”

  去东北的火车已经通了,追悼会过后不久,我便返回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