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老五三国奇遇记 040章 反董卓讨伐战
作者:远望黄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040

  拿了人的钱粮,就要替小袁三公东征西讨。闻喜得了袁术的钱粮之后,经过一番准备。听从郭嘉的建议,向袁术请辞,移驻邓城。袁术欣然答应,闻喜挂着宛县太守的虚衔,表司马朗为邓城太守,黄忠为讨逆将军,郭嘉为参军;甘宁为水师都尉,李严为参军。黄忠与郭嘉渡过淯水,进剿盘踞鲁山的贼寇,黄忠胜,斩首三千,围捕过万。

  孙坚自领大军东出鲁阳,连克古城等五座城池,围攻汝南。

  甘宁与李严,率领水师一千巡游淯水,于旗舰竖起锦帆,自称:锦帆贼。盘查过往船只,办成商船,伏击水域中的水贼。这淯水成了他闻喜一个人的买卖,水师以战代练,战训结合,同时在俘虏的水贼中挑选能手补充水师。

  等到孙坚攻克汝南,袁术表奏天子,领豫州刺史的时候。闻喜的兵马发展到步卒三千,马军一千,水师近两千人。甘宁,黄忠二人入邓城向闻喜报功。甘宁道:“主公,某手下现有一支奇兵,自号锦帆营,约二百之众。各个都是船上船下,水里岸上,来去自如。此番破贼大胜,全赖这支奇兵。”

  闻喜一听,心道:这不就是日后的海军陆战队吗!对甘宁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南阳~水系丰富,荆州更是如此,日后我们要纵横荆襄,光有水军是不够的。你这锦帆兵很好,精心培养,慢慢壮大,不可以次充好,失了战力,反而不美。”之后,闻喜便对甘宁讲了后世海军陆战队的理念,大致便是练成一支,水战精兵,同时能进行抢滩登陆,配合步骑协同作战的水陆两栖突击队。

  黄忠一听,心中大为不爽。抱拳道:“黄某麾下有射日一营,有三百多人,各个能开一石硬弓,百步穿杨。不论山战林战,野战攻城,黄某全赖此营。”

  闻喜笑道:“只顾夸奖兴霸,却恼了黄将军。这射日一营,与锦帆一营同是我军精锐,日后定如两把神剑,直~插贼军心肺。”闻喜一面夸奖二将,同时告诉他们,军事竞赛是好事,将领可以营造各营之间你追我赶的局面,但是也要让各营之间,协同作战。营造全军团结一心的大好局面。竞赛是为了团结将士,提升战力,如因赛生怨,进而结仇,便负了他闻主公的心。二将表示一定精诚团结,共保闻主公大业。

  正在闻喜雄踞邓城,东占淯水,北望南阳,虎视荆襄之际,汉天子校检来了。这校检与督邮不同,督邮类似于后世的检察官,稽考地方官员,政绩,品行,是否失职渎职,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而校检类似于后世的审计,主要是检查地方官向朝廷的奏报,与事实情况是否有出入,主要工作就是核实情况。

  闻喜一听校检来了,立刻换好朝服,亲自往城门迎接。闻喜手扶着轿子,走到校检的车驾前,等着车门开启,好让校检大人,下车乘轿进城。结果,车门一看,跳下一人,便让闻喜气不打一处来。闻喜外披朝服,内附铠甲,一副武将打扮,看见此人就想拔剑,心道这被董卓赶出凉州之人,如何变成了天子校检,奇怪道:“李肃?!尔因何在此!”

  说话便将手抚在腰间玉带之上,顷刻便要取出软剑,击杀李肃。忽见李肃身后闪出一将,横剑挡在李肃身前,闻喜定睛一看,不是三番五次要取他性命的侯成,又是那个?闻喜早被侯成吓破了胆,正在此时,身旁典韦先前一步,如山一般抱着胳膊挡在侯成身前。侯成身高只有六尺不到,典韦只比关二哥矮一点点儿,八尺八寸。典韦大喝道:“汝是何人!敢在校检大人面前行凶!”

  闻喜这才回了心神,老子又典韦护驾,身后还有甘宁,黄忠并文聘等当世猛将。便是吕布来了,何惧之有?还会怕你这个水货侯成吗?闻喜喝退典韦,向侯成行礼道:“侯大侠,经年不见,您怎么归顺我大汉朝了?”

  侯成见闻喜识趣,还剑入鞘道:“太守大人,侯成随大哥吕布一同拜在太师帐下。”

  闻喜笑道:“如此大家以后便是同朝为官了,只是这李肃如何回到太师身边的?”

  李肃吹着胡子道:“某保荐温侯有功,被太师封为列侯。”

  闻喜讥笑道:“李将军好大的功劳,只怕是每夜醒来,丁建阳都立于卧榻之侧吧!”

  李肃道:“闻不喜!丁建阳是奉先所杀!”

  闻喜道:“若不是你,奉先如何能杀了丁建阳!”

  李肃道:“我只教奉先归顺太师,奉先杀了丁原,与我何干?”

  闻喜道:“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李肃,今日~你是天子校检,我饶你不死,再见面时,我定取你项上人头!”

  李肃不甘示弱道:“我奉诏巡检至此,你胆敢要挟上官,此城不进也罢!”李肃钻回车里,侯成提剑上马,眼看校检队伍就要离去。郭嘉近前一步对闻喜道:“惹恼了他,主公在董卓那里不好交代。”

  闻喜冷哼道:“如今某已经不是那个兵不满千,就是有钱的闻大官人了。董卓倒行逆施,天下群雄定起而攻之,这大半年,窝在袁术之下,受尽了鸟气。我看着袁术也是个丁原一般的人物,给他机会他也会攻进洛阳,取董卓以代之。”

  郭嘉道:“主公到是看的清楚。”

  闻喜道:“人才,钱粮,兵马。我所欲也,这城池地盘算个屁。奉孝,你且记住,将来便是有人用九州之一相许,要换你走,我也不会放人的。”

  郭嘉行礼道:“谢主公抬爱。”

  且说这李肃被闻喜挡在城门,轰出了邓城,又去汝南校检孙坚。孙坚和李肃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也让李肃受气不小。这李肃本想借着校检大赚一把,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先是在袁术处一阵胡闹,又回洛阳向太师哭诉。

  李肃道:“太师,臣此去南阳,被孙坚,闻喜之辈所辱,企望太师为臣下做主。”

  董卓道:“细细说个咱家与吾儿奉先听听。”

  李肃道:“我先到邓城去见闻喜,闻喜与臣下不和,连城都没让臣下进,还说臣下害死丁建阳,导致并州大乱,祸国殃民,他日还要取我与奉先的人头。”

  吕布一听,大怒道:“义父!这闻喜欺我太甚!孩儿请兵,讨~伐闻喜,已销心头之恨!”

  董卓道:“这闻不喜不在宛城,怎么跑到邓城去了?”

  李肃道:“他与汝南太守孙坚相互勾结,常怀不臣之心,且不听郡守袁术号令,视我大汉天子诏命于不顾,见宛城有袁术,其自领邓城太守,蓄养甲士,教练水军,已半年有余。还有那汝南太守孙坚,号称带甲一万,骑兵数千,自持剿灭黄巾有功,对臣下甚是轻蔑。”

  一旁华雄对董卓道:“闻不喜虽有过,但邓城弹丸之地,他蓄养甲士怕是用来自保,南面以防刘表,皮藓之疾,不足为虑。到是这孙坚自持武力,汝南抵近洛阳,不可不防。”

  董卓对李儒道:“已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儒道:“可以胡轸为都护,奉先为先锋,直取孙坚,太师下诏,问罪于闻喜。如闻喜不奉诏,先灭孙坚,再伐闻喜不迟。”

  董卓笑道:“也对也对,这闻不喜本是咱家的手下,一直都非常听话,此番怕是受了孙坚的挑唆,跟着孙坚学坏了。李儒代咱家修书一封,批评批评他吧。”

  一旁李肃见李儒,华雄等人都偏袒闻喜,进言道:“主公还可知会袁术,让他收回邓城。至于闻喜当回宛城。”

  董卓曰善,依李儒之计,命胡轸,华雄将兵十万,突袭孙坚。时孙坚遣长史公仇称将兵从事还州督促军粮。施帐幔於城东门外,祖道送称,官属并会。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这段是《三国志》上抄的。)

  丁原被杀之后,并州诸将虽各自为战,但纷纷起兵反董。

  河北袁绍,见此大势,伙同邺城韩馥,北海孔融等诸侯开始南下。

  胡轸和华雄对孙坚的进攻,不但警醒了闻喜,也警醒了与孙坚接壤的袁术与曹操。曹孟德在陈留与张邈一道,发表讨董檄文,两个月后,各路诸侯在酸枣会盟,共讨董贼。共计十八路诸侯: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十八路诸侯举兵数十万,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军师,孙坚为先锋,袁术为总粮官。星夜进攻汜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