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盗墓笔记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越王陵!
作者:大名炳炳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上次在血尸墓就遇到了一伙儿盗猎分子,那些人枪法很准。

  可是我们这里有火堆,而且我们这么多人,就算是盗猎分子,也不应该来招惹我们把?

  我想到那槐树林子里面的树洞和狐狸,总觉得这地方非常邪乎,让人觉得这个地方怪怪的,总有种让人浑身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这虫岭棺山上面的珍惜树木很多,还有药材,比如那金丝楠木,这里的森林都是原始森林,里面有好多百年古树,那些盗猎分子在这里盗伐珍惜树木,偷猎珍惜动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这大半夜的,到底是什么人能让三叔他们全都惊起来了?

  难道说,是因为那林子里有什么东西,主动出来,招惹了我们……

  我心里一惊,唯有那消失的尸体了。

  那尸体本来在原地,结果忽然消失了,这点非常诡异,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说是有人将那尸体弄走的话?

  我心里一惊,这伙人会不会是素素他们公司的人?

  这么说来,我们不是被发现了?

  我道:“咱们要不要去找找三叔他们?”

  胖子闻言,不耐烦地道:“找你妹纸,你知道他们在哪儿么?”

  我看了看周围,两眼一抹黑,这周围什么东西都没有,想要找到三叔他们还的确非常困难。我将我想到的事情给胖子说了一遍,胖子皱着眉毛想了想,说:“没事儿,咱们慢慢找,我估计三叔他们距离这里不远,咱们仔细找肯定能找到!”

  我心说只能这样了,将我的瑞士军刀放在腰间皮带上挂好,手里拿着那开山刀,示意胖子跟上。

  胖子这家伙本来就不是个省事儿的鸟儿,生性就喜欢冒险,我这个提议他举起双爪赞成,立即答应下来。

  我和胖子两个人将各自的东西收拾好,胖子将开山刀拿好,然后多拿了两节电池,和我一起摸索着去找三叔他们了。

  胖子说,咱们得快点,潘娃走的时候急匆匆的,脸色沉重,你说到底发现什么了?

  我说,我怎么知道,不过我用手电筒照了照周围,我们周围黑漆漆的,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三叔他们到底去了哪里,我想了想,道:“我估计他们是去了那树洞”

  “树洞?”胖子之前没有跟我们一起去,闻言问道:“在哪里?”

  我将之前发生的事情简略的说了一遍,胖子眼睛一亮,道:“小飞,你知道这虫岭棺山的陵墓是谁的陵墓么?”

  我说谁的?

  胖子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道:“你三叔说过,虫岭棺山,群尸升仙,这地方据说是南越王赵佗的陵墓,你听说过南越王赵佗吧?”

  我愣了一下,道:“三叔不是说,这虫岭棺山,是一个将军的陵墓么?”

  胖子道:“你的历史真够烂的,这南越王赵佗,本来就是秦朝时候的一个大将军,后来自立为王“

  胖子随后介绍了一下这南越王赵佗。

  这个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

  赵佗是河北真定人,青年时代随秦军出征,英勇善战,在平定岭南的战斗中屡立战功。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平岭南,在此设立了南海、桂林和象三个郡,今广东大部分地方属南海郡。首任南海郡尉是秦军将领任嚣,任嚣将南海郡治设在番禺,建番禺城,后人将其称之为“任嚣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是广州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城。而赵佗当时年仅20余岁,属秦军年轻的将领,被秦始皇封为新设立的南海郡龙川令。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创造辉煌的同时,又实行暴政,为秦的灭亡埋下了伏笔。秦王朝建立后,饱受战争之苦的黎民百姓渴望统一,医治好战争的创伤,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却频频发动战争,滥用权力,施行暴政。他大肆发兵北攻匈奴,筑万里长城,南平百越,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秦法极为严酷,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王朝的统治使全国像布满干柴的大地,一旦有人点燃,便会燃起熊熊烈火。

  秦末,中原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楚汉相争,中原动乱。当时作为“东南一尉”的任嚣采取了隔岸观火,“自备,待诸侯变”的政策。任嚣经过深思远虑,推出一套划地自守、割据南越的构想。可惜任嚣还未能将构想付诸行动就病重垂危,于是把龙川令赵佗密召至番禺城共商岭南大计。任嚣死后,赵佗接任南海尉,立即绝新道聚兵自守,派兵封锁了几个秦关,断绝岭南岭北的交通,首先牢牢控制了南海郡,静观中原之变,并阻止了战火向岭南蔓延。

  赵佗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了岭南的险要地理环境和当时的有利时机。秦亡,赵佗更放开手脚,出兵击桂林、象郡,将整个岭南归其统治之下。当时群雄逐鹿中原,无人过问岭南边陲之事,赵佗便进一步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朝建立后,刘邦曾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但吕后掌权后,实行“别异蛮夷”的政策,遏制南越的发展。南越欲讲和而不得,赵佗于是发兵攻打邻近的汉属长沙国,并自尊为“南越武帝”,与汉朝政府抗衡。吕后死后,文帝再派陆贾出使岭南,与南越再度交好。

  赵佗立国后,立即开始治理这个王国,他在南越实行绝道闭关自治的办法,避开了中原的战火和动乱,在境内实行了有利于岭南发展的“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一方面他仿效秦制,在岭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分治的封建王国,但又不仿效秦王朝那样滥施暴政,而是有效地保护中原移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引进中原的先进技术,促进岭南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提倡汉越杂处,尊重越人的风俗,任用越人的首领为国中重臣。南越王赵佗的治理颇有成效,使原来比较落后的南越逐渐强大起来。这位广东历史上第一位南天王曾得意洋洋地说:“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里,带甲百万有余。”虽然是夸大海口,但亦反映出南越王国当时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赵佗成了古代岭南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第一人,其在位六十七年,将南越王国带至鼎盛,接下来的几位王皆不如赵佗,导致南越王国日趋衰弱,最终在汉武帝派五路大军夹攻之下灭亡,番禺城也被汉兵纵火焚毁。

  南越国被灭了之后,这个赵佗他死后的陵墓所在,一直是个谜团。

  因为当时的南越国,国力雄厚,自成一国,百越之地比较富庶,当时的南越国海上贸易极其发达,后来三国时期孙权政权统一了吴越地区之后,从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的财富极多,就可以看出来这南越国的国力了,南越国历经五代南越王,基本上没有遭遇重大战乱,而这个赵佗又是个帝皇思想很浓厚的人,陵墓里头宝贝多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