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武林是我们的 第三十三章 群雄各异
作者:井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子波澜,群雄各异;

  江湖盛世,谁能扛肩。

  自梁太宗灭北汉以来,中原地区结束了五国分裂的割据局面,实现一统。但是中原之外,北部还有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后唐、西部还有雄踞多年,蠢蠢欲动的大辽。

  朝廷为求稳定,废除战时政策,开始重视内部安定。庙堂以上,扭转重武轻文的弊端,文武兼收并蓄,威慑宵小。

  朝堂之上文以宰相温仲舒为首,开科举,纳能吏,任用江南世子,吸纳大量文职,协助掌管各路府县。

  边境之处武以镇北将军徐淮、镇西将军李宗堂为首,分领北、西两路军务守边境,实时备战。

  灭北汉后十年,梁太宗先后令北路军三征后唐,太宗景德25年,徐淮的北路军终于攻破后唐最后顽固力量,一统燕云。

  后唐久久不能攻破,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后唐不足梁的十分之一,军力更是远远不如,但是后唐皇室是最特别的皇室,后唐先祖起于江湖,传自武林世家。因此后唐皇室即是皇天贵胄,又是武林传奇。在朝为皇,江湖为王。后唐皇室在朝野,在江湖都是最具有话语权的帝王。

  数次的战斗后终于灭了后唐,收复燕云这最后一块失地,实现中原地区从南到北的实质统一。

  太宗发布一系列关于国家的政令。

  增设转运使司,共三十六路转运使。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转运使职掌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

  增设提点刑狱司,掌本路郡县之庶狱,核其情实而覆以法,督治奸盗,申理冤滥,并岁察所部官吏,保任廉能,劾奏冒法。设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兼以文武臣充任。

  后唐的这个个例,让朝廷很受启发,若是利用得当,武林势力也非同小可。

  因此除了朝廷之上的重大举措外,还有另一个重大事情,那就是在江湖上扶持成立天位府。天位,天位,天子之位,这是在告诉所有人,朝廷有意染指武林,但是我们尊重武林众位英雄,不愿强迫尔等为国效力。所以江湖规矩,开宗立派,征服武林。

  朝廷虽然一直想把武林这块蛋糕稳稳的握在手里,但是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此举既是安定之策,亦是狼子野心。

  天位府成立后,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一样被武林人士处处排挤,相反的是,重赏之下自有人成为朝廷走狗。

  天位府在朝廷的扶持下人数开始激增,让众门派人员多有流失,但仅仅局限在中低层武者,也不乏一些亡命之徒。损失可控,自然没人愿意成为出头鸟。既然是按照江湖规矩办事,众家也就不好不承认天位府的地位。天位府方面也很给面子,除了高调宣布成立以外,虽偶尔在各大门派安插眼线,但这也是各大派长干之事,既然没有触碰到各位江湖大佬的根本利益,各方都乐意保持观望。虽门下弟子偶有摩擦,也都止于小范围的意气用事,高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的武林看似百花争艳,实际波涛汹涌,正直多事之秋。武林各大门派虽有隐忧,但也只能静其发展。朝廷虽想将武林收为己用,但是也只能徐徐图之,断不能因小失大,成为颠覆国家机器的利刃。

  就是这样的江湖,才有不一样的精彩;

  就是这样的江湖,常乱人心。

  就在三色光束冲破苍穹的时候,武林的反映及其热闹,各门各派,一品以上级别的存在都能清晰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异常,光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思,如果让人看到各派宗长凝重的表情,一定会猜测如今好不容易平静的江湖未来不知道会迎来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护国寺、大雪巅、东海城、镇国府。。。。。。无数的目光都望向北方。

  唯独上京,一处高墙大院里,翠绿垂柳小湖旁,一个钓鱼的老人若有所感,向西北方向淡淡的看了一眼。只一眼,就好像一切都在眼里。

  “嗯,有老朋友的味道!看起来,该归来的都回来了,这偌大的池水,又该掀起怎样的波澜呢?”吕祖之后,再无飞升。武林之巅,仅为陆地无敌。那些存在啊,都只能成我辈口口相传的神话了吗?

  随着一声叹息,末落又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