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两岁半 第十一章 谁要你以剑为生
作者:即成天涯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雪淞,简一凡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

  “我知道他不坏,但因为以前太恨了,恨到没留一点余地”。

  “那,你觉得申墨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俩人边聊边在未大南门等着。三天之后,客人陆续都离开未城了,雪淞的任务就只剩伺候好这两位。两位丹丹太过投缘,所以申丹邀请向丹丹这几天也随行,其实是腹黑男申墨在进行周边攻势,在向丹丹这个突破口他已经掌握了不少珍贵线索。好在向丹丹最近课程不多,能陪的就跟着了。

  今天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装的申墨不知哪弄了辆黑色卡宴,自己开过来的。申丹大老远就招呼:“上车,先去吃中饭”。

  ——————————————————————————

  “请给给三位女士玉米汁”,申墨笑着看服务员。“雪淞,不好意思,那次……我没想到你是真的酒精过敏”。

  “不好意思,我也不是不给你面子,那杯酒谁敬我也不会喝的。我从来不为难别人,更不为难自己”。

  “听说你对很多东西都过敏”。

  雪淞瞟了眼向丹丹,“过敏是个非常讨厌的东西,因为它有记忆。其实我小时候吃什么都不过敏,后来……对某种东西一旦有了过敏记忆,就很顽固”。

  “你很喜欢剧院演出?”

  “几乎所有演出我都喜欢,剧院、体育馆、露天广场……酒吧演出我都看”。

  “为什么你在世华剧院没有正式职位,但却要做几乎任何事情?”申墨很少到剧院,在美国即使麦当娜演唱会和百老汇音乐剧演出他也不感兴趣,他不喜欢那种人多喧闹的环境,如果听音乐他更喜欢静静地品味高品质音响流淌出来的灌制旋律。当然对剧院运行和管理他也并不了解,这次来未城谈这个合作计划他听到的都是政府方面关于“城市发展与经济飞升需要文化软实力”之类的官方说辞,其实他倒是想多了解一些雪淞的工作,听听她对这次合作的看法。

  这顿午餐吃了两个小时,几个人聊得相当愉快,就像朋友聚会一样。听了几天冗长乏味的官话,申墨终于听到了简洁且听得懂的解释,而雪淞说起自己熟悉的东西也多了几分神采飞扬——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世华剧院是未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剧院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英式建筑风格,但在外观、窗花、雨棚和门扇等处均作了中国风的图案处理,这座剧院承载着未城的文化味和历史感。这里当年曾是南方著名的戏曲专用剧场,是全国票友们的戏曲天堂,大师梅兰芳也曾在这个舞台上留下芳华绝代的身影。多年来,若干重要会议、音乐会、演唱会都在这位剧院见证着岁月如梭。近年来剧院从外观到冷暖气、通风、座椅、音效等等各方面进行过几次休整,一直是未城最重要的“文化重地”。

  除了世华剧院,未城还有四个相对较小的剧院、三个规模较大的体育馆和体育场。但近几年未城经济发展跑的太快,文化发展就有点跟得气喘吁吁。于是政府方面也希望能尽量多地引进大品牌甚至国际化的文化项目来未城来充充脸面也抬抬身价。就像有钱人都喜欢辟个超级宽敞明亮的书房,最好四面墙都钉满书架,书架里摆满五花八门的书,看不看另外一码事,至少在那摆着就平添了几分底气。

  于是问题出现了,前年,著名的钢琴大师K受邀来未城举办音乐会,场地就放在世华剧院的三楼音乐厅,这也是目前为止未城最好的音乐厅。可K大师最后却是悻悻然败兴而归,为什么?先是答应好的钢琴,K大师指定演奏用琴只能是最高级别的斯坦威九尺钢琴,而且最好是德国产的,但剧院方面最后翻遍未城从剧场到私人的所有钢琴,综合得分最高的一架是美国产的7尺斯坦威,这让K大师很不满,最后几经协调才算勉强登台。而演出当晚,因为音乐厅的音效效果太糟糕,在演奏最后一支曲子之后居然现场出现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回响,这让追求完美的大师在后台连呼“不可思议”,最后连返场都取消了。

  事后,K大师的团队曾去了解世华剧院音乐厅的诸多数据,例如听音区与演奏区的长度比例、混响时间、墙壁的声音发射效果……几乎面对每项数据都连连摇头之后,几位老外头晕眼花地表示:在未城建成一流音乐厅之前,请别再邀请我们!

  没多久百老汇音乐剧《剧院幽灵》被邀请来未城,结果人家经理来了大呼“上当”,因为《剧院幽灵》是出了名的大制作舞台剧,而世华那个舞台实在太小了,台口高11米、宽22米、台深20米,这个舞台连剧组的一半道具都放不进去,可演出合同已经签了、票已经卖出去了,而美国演出方又很重视中国市场的开发和演出信誉,最后咬牙忍痛演了,道具临时改小不可能,只能缩减舞台上的背景。于是,雪淞这个当晚前后台忙活的知情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觉得分外滑稽:道具一大半还在剧院外的运输卡车里,而群舞演员如果全部站到舞台上因太拥挤将无法迈步,只能有一半在后台歇着,而后台的化妆间、更衣室全部都嫌太小混乱不堪……本来这部华丽的音乐剧是雪淞最期待的,但结果却是不伦不类尴尬无比。

  后来《狮子王》来华演出的时候未城方面递出橄榄枝,人家先来勘探了一番场地就“拜拜”了。

  去年年底豪华版芭蕾舞剧《吉赛尔》来做新年演出,结果后台化妆间连演员的裙子都差点放不下,而且最恐怖的是:现场十几位演员在彩排时发生皮肤过敏症状,本以为是食物或者化妆品原因,最后查出来居然是因为后台的地毯太过老旧、一周前补换导致化学物质超标。

  ……

  近几年这样的丢脸事一桩接一桩,于是政府方面下定决心要重塑未城的“新文化城”形象,不能让人家觉得未城没文化啊,而且这脸都丢国外去了!

  于是——未城急切地需要建一座高水准的综合性剧院!

  以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剧院都为“国有”,包括艺术院团都隶属于各省市文化厅文化局等文化单位。但近几年,民营资本开始被允许注入剧院、院团。在世华剧院的“国有”时期,对于商业演出和颁奖晚会等文化活动,剧院只提供场地及相应的设施服务并收取场租。4年前,政府鼓励文化“改制”,徐竟煌父亲的公司注入世华,世华剧院开始自己运作演出。比如,从前这里举办一场演出,演出公司向剧院租用场地,剧院方面只看演出的合同、批文等相关文件,其他事情都是演出公司自己运作。而如今“改制”以后世华剧院可以单纯向演出公司租场地;同时自己也成了演出商,也可以投资演出项目并自行运作,包括签约、报批、宣传、售票、接待、保险等一系列全程工作。

  其实很少有企业对于经营什么剧场感兴趣,徐竟煌的父亲也是接了政府一个大项目,作为“条件”不得不作为“表率”而注资世华。而徐竟煌当时被父亲派来管理剧院这一摊的原因更加无厘头,他因为爱好曾在大学时选修过一年的“西方歌剧史”,并在学校的戏剧社导演过两次话剧,于是父亲认定他热爱艺术。但其实他本人之前对剧院的管理和经营并无涉猎,所以很头疼,他想来做做样子就找借口脱身。后来遇到雪淞,他觉得雪淞是热爱剧院艺术的同道中人,于是邀请她来工作,自己也发狠去德国学了半年的剧院管理。当时剧院刚开始转型,几乎没什么人手,雪淞赶鸭子上架竟然迫不得已成了全能型后勤人才,连所有的演出海报都是雪淞设计制作的。徐竟煌自己也逐渐做出了点兴趣。

  一年前政策又有所变化,剧院现在已经是可以完全“私有”了,换句话说,你能拿得出几十个亿来也可以去申请开家剧院,于是这次新剧院的投资政府方面想拉申墨进来……此事促成了,对外那也是“宏观上政府操控、操作中市场说话”的一桩美谈……

  雪淞说着,三个人认真地听着。申丹想了想,“那剧院自己运作演出会比出租剧场更赚钱吗?”

  “不见得,但更有风险倒是真的。我经历过的最惨的一场演出,剧院5000多个座位只卖了200多张票,连场地的空调费用都不够。其实有些项目最后的盈余差不多只跟场租相当”。

  “那还不如清清闲闲坐家里收租呢,至少保证只赚不赔”。

  “呵呵,你要凭剑为生,就要随时做好在剑下丧命的准备”。

  申墨笑起来,“你看武侠小说?这是哪部的台词?”

  雪淞笑了,“是弗格森说的。”

  “哪个弗格森?”

  “曼联那个红鼻头教练”。

  “你喜欢足球?”

  “他这句话我恰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