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挑战赛 04-90.勇少侠惜变自在军
作者:摩科的世界的小说      更新:2018-05-30

  接下来几日,李天俊收到了好几封分别来自临安府和镇江府的询问函,问的是商部涉及韩世忠的一些事情。李天俊为了表现自己“敬岗爱业”的精神,把这些原本下属就可以回复的信函统统收到了自己那里,亲自一一回复。

  这一日,在商部“坚持岗位”的李天俊突然接到了赵子涤从临安府寄来的私信。信中说自己近日来精力有些不济,问李天俊有没有“固本培元、调养肾气”的奇物。话说得很委婉,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很容易从中看出端倪。

  固本培元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即巩固根本,培养元神的意思。这个很容易理解,调养肾气就有些说头了。再说赵子涤,当初在汴梁,金廷的看管之下,行事一直是谨慎再谨慎。回来后,不仅给了世子的身份,还在宗正寺挂了名,从此春风得意起来。

  据说这几个月来,就收了一个小妾,日子过得惬意得狠。赵子涤虽然性子懦弱,但是身体可是挺结实的。他随后要调养肾气,还能是什么?不就是要“滋Y壮阳”不好意思明说呗。

  不过这信来的时机非常蹊跷,要知道明眼人都知道李天俊肯定跟岳飞、韩世忠等有牵连。现在正是朝廷严查韩世忠的时候,常人此时避之不及,赵子涤这种唯恐有事的人,又怎么会主动凑到跟前来呢?

  说起来只有一个解释,后面有人要求赵子涤这么做,所以赵子涤不得不来信询问。能够迫使赵子涤办事的朝中要员有很多,但是这个时候还敢毫无顾忌地询问这种事情,而且有这方面需求的,李天俊就知道一个:高宗赵构!

  其实当初为了促成商部建立,李天俊在介绍海外奇物时,就曾介绍说西南天竺国有一种神油,可助“雅”兴。想必是岳飞前些日子的一席话,把赵构的心头痛事又给勾起来了,这才打发赵子涤拐着弯地问自己。

  天竺国就是身毒国,天竺国的神油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印度神油”,这是印度半岛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可以帮很多男子找回自尊的物品,可以在西南的那些所谓“大国”中找到。包括这次去吕宋的商队,也有可能获得。

  不过话再说回来,这东西也不是万能的,这种情况下,李天俊觉得还是保留希望,但是近期不要提供实物为好。李天俊亲自写信回复,说商部明年人员和商船齐备后,就将开展到西南真腊、渤泥等国的商贸,那些地方有称为“神油”的奇物,或可帮助赵子涤解决面临的问题。

  信件刚刚寄出不久,就有几个公差拿着枢密院的身份牌过来,说枢密使张俊和枢密副使岳飞有话要问,请他速速前往镇江府一趟。

  此时,曹成早已回顺昌府去了。李天俊把白安时叫来,又叫上几个亲卫,随自己前往镇江府。一路也不着急,半天光景,就到了镇江府知府衙门。白安时等人被拦下,李天俊独自一人被引到堂内。

  进了堂内,李天俊就看到两人端坐着,右首正是枢密副使岳飞,不用问,坐在左首位的自然是新任的枢密使张俊张伯英。很多人会把张浚张德远和张俊张伯英搞混,这两人也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当世老资格的抗金名将,还都是岳飞的老长官。

  不同的是,张浚张德远在中央任职,当了宰相,是主战派,但提拔了秦桧;张俊张伯英在地方军区担任军头,对政事变化非常敏锐,在朝廷削弱军权的一些行动中,主动投靠了秦桧,从主战派转变成为投降派,最终还参与了陷害岳飞的种种行动。最终,这个在南宋初期跻身四大名将之列的“爱国”将军,变成了历史上的千古罪人,跪在了岳飞的坟前。

  张俊有钱是朝内出名的,当年那个东海仙石照就是被张俊以两个千两重的大银球“没奈何”给买走的。

  不过这一次,却是李天俊第一次面对面地看到张俊的本尊。他现在应该有五十三岁,典型的西北人,身形比岳飞还要大一号,看起来倒是一副神武的模样。

  张俊自打一开始,其战功就和敏锐的政治触觉联系在一起。张俊也是出身草根,最开始就是个弓箭手。靖康元年,赵构任兵马大元帅号召天下勤王,他随部队来到赵构身边,被任为元帅府后军统制。靖康二年,升至拱卫大夫。

  汴梁城破后,张俊以其敏锐的政治D察力,断然参与拥立赵构。二年秋,又看出了赵构的心思,提出宋廷南渡的方略。同一年,高宗继位,张俊因拥帝、南渡等功劳,被任命为御营前军统制,后积极镇压各地叛军,一路升任观察使、承宣使等职,成了高级将领。这个时候,岳飞还刚刚在军中立足。

  建炎三年三月,苗刘兵变,赵构的皇位危在旦夕。驻守吴江的张俊立刻引兵进平江,在当时的礼部侍郎、同节制军马张浚张德远一起,组成了第一支平叛军。随后因此功,升任节度使,又至御前右军都统制。

  建炎三年年底,张俊率部在明州与金军死战,挡住了金军的兵锋,大挫了金军锐气。后来金军因各种原因被迫北撤,结果在黄天荡被韩世忠带兵围住,差点全灭。可以说黄天荡一役,跟张俊也有很大的关系。

  建炎四年,张俊改任浙西、江东制置使,除刘光世和韩世忠外,其他将领都要听他的节制,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将领。

  绍兴元年,张俊就已经因功历任浙西江东宣抚使、淮西宣抚使等职。绍兴绍兴六年十月,也就是李天俊穿越之前,受张俊节制的杨沂中军与伪齐主力刘猊激战于藕塘,张俊随后率主力赶到,大破伪齐大军,又一次立下大功。

  后来为岳飞翻案的宋孝宗主持评出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中,张俊指挥的“明州小捷”位列战功之首,此外还有“藕塘之战”等多个战功上榜。可以说,张俊为大宋还是立下了实实在在的汗马功劳。要不然,高宗也不可能如此容忍他。

  “来者可是商部招商使文余尔文大人?”

  04-89.醉花Y难抵声声慢

  04-90.勇少侠惜变自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