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大国崛起 第0269章 火炮
作者:鱼俱罗的小说      更新:2017-11-30

    火炮是利用*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

    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早在1332年,中国的元朝就在部队中装备了最早的金属身管火炮:青铜火铳(口径105毫米,滑膛前装式火炮)。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武器——礮。至迟10世纪*用于军事后,礮便用来抛射*包、*弹。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13世纪中国的*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为了提高炮兵火力的适应性,现代火炮除配有普通*、破甲弹、*、照明弹和烟幕弹外,还配有各种远程*、反坦克布雷弹、反坦克子母弹、末段制导炮弹以及化学炮弹、核弹(见核武器)等,使火炮能压制和摧毁从几百米到几万米距离内的多种目标。

    在*武器真正派上用场之前,曾经过数个世纪的实验。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燃点快、质量均匀和威力强大,此外,设计出合适的火炮也非易事,倘若设计不当即无法开火。由于受到早期的制造技术所困,施放火炮者所面临的危险程度,其实与炮击目标物所差无几。例如在1460年时,苏格兰国王约翰二世就是在燃点火炮时,因为火炮发生爆炸死于非命。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火炮与*的技术已经达到高峰,跃升为重要的武器。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453年时,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攻城巨炮所发射的大石炮弹所轰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为小城门被轰开所致,但其实可归因于炮轰让突击成为可能的因素。

    中古时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时炮轰城墙以及在战场上向大批的敌军开火之用。它们可以精准地轰毁在城堡里面建筑物的垂直外墙,因此人们便发展出倾斜低矮的外墙取替高耸垂直的外墙。

    在这段时期里,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因为当时的火炮仍非常笨重,在作战时,很难移到新的位置上开火。

    火炮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在历史上有“战争之神”的称号。

    火炮自问世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用途的火炮体系,成为战争中火力作战的重要手段,大量地装备了世界各国陆、海、空三军。

    在现代立体化战争中,火力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火炮——战场上的活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性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火炮既可摧毁地面各种目标,也可以击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舰艇。因此,作为提供进攻和防御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规兵器中占有巩固的地位。

    火炮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光电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是火炮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有了一系列变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换代的步伐。

    现代火炮早已不是单纯的机械装置,而是与先进的侦察、指挥、通信、运载手段以及高性能弹药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武器系统。

    因此,从不断发展的战略、威力、反应速度和机动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能,是火炮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新科学技术在兵器领域的应用,引起火炮技术的总大变革。

    液体*火炮、机器人火炮、电磁炮、电热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论火炮的出现,将揭开火炮发展世上的新篇章。

    “大汉军的火炮不仅众多,而且种类不少,*炮、加农炮、迫击炮……应有尽有,都是从德国进口或者从军火贩子手里收购的吧。噢,这些人应该去见上帝的,竟然将这么多威力巨大的火炮都一股脑儿地倒卖给了大汉军!”撒切尔先生声色俱厉地道。

    “将士们好!”刘黑七又高呼道。

    “长官好——”炮兵们中气十足地回道。

    他们旁边的火炮种类繁杂,各式各样的火炮都有。火炮按用途分为地面压制火炮、高射炮、反坦克火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其中地面压制火炮包括加农炮、*炮、加农*炮和迫击炮,有些国家还包括火箭炮。反坦克火炮包括反坦克炮和无坐力炮。

    按弹道特性分为加农炮、*炮和迫击炮。加农炮弹道低伸,身管长,初速大,射角一般小于45°,用定装式或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少,适于对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射击。

    高射炮、反坦克炮、坦克炮、航空机关炮、舰炮和海岸炮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炮弹道较弯曲,炮身较短,初速较小,射角可达75°,用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较多,弹道机动性大,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道弯曲,炮身短,初速小,射角为45°~85°,变装药号数较多,适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射击。

    按运动方式分为自行火炮、牵引火炮、骡马挽曳火炮和骡马驮载火炮。按炮膛构造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

    1.机炮

    口径:二十~五十七公厘

    发展:原为满足高射低空防御,目前在防空用火炮领域以取代旧式轻型高射炮。

    特色:射速极高,每分钟射速可达数百发甚或数千发,为增加射速,常采联发配置。

    应用:目前广泛装设在轮型炮架、装甲车辆、船舰和飞机上。

    例:葛特林机炮-回旋式多炮管设计

    联勤自制T-75二十公厘机炮

    奥利岗三十五公厘快炮

    2.加农炮

    倍径:三十以上

    特色:炮弹初速高、弹道平直、射程远,属於直射式火炮。

    分类:高射炮-可有效防御敌机,但目前已被防空飞弹和高速机炮所取代。

    战防炮和战车炮-有效攻击装甲车辆,但旧有牵引或自走式战防炮已被战防飞弹取代;战车炮目前仍广泛配备战车或装甲侦察车。

    野战加农炮-用於野战环境射击,占有射程优势,但易受地形、地物影响射界。

    3.*炮

    倍径:二十~三十五

    特色:从臼炮直接演变而来,初速慢、弹道弯曲,属於曲射式火炮。

    分类:轻型*炮-口径在一零五公厘以下。

    重型*炮-口径在一零五公厘以上。

    优点:弯曲弹道使*炮可以攻击地形、地物后方的目标,野战环境的运用弹性优於加农炮。

    缺点:射程不及加农炮,且发射前需详细计算环境的影响。

    4.迫击炮

    倍径:二十以下

    口径:六十~一六零公厘

    组成:炮管、座板、支架和调整机构等组成,可快速拆卸便於携带。

    特色:从臼炮演化而来,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弹道最弯曲,一般以四十五度以上高仰角发射。

    优点:射速快、重量轻、弹道高,可以跨越地障轰击目标,适合於山区丛林等地形复杂地区使用,为步兵单位重要的支援火力。

    应用:重型迫击炮装有轮架以便运输,或装设在车辆、炮塔内作为自走式迫击炮来使用。

    【注】倍径:指炮管长度除以炮管口径的值,倍径愈大,炮管愈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