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皇帝 第二十三章 我终为帝矣(七)
作者:清风怡江的小说      更新:2018-04-09

  刘病已猛地兴奋起来,思绪再度回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上。

  明天……是的,就是明天,他就能成为皇帝了!不是做梦,不是臆想,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但是……他抬起头,困‘惑’不解的问:“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他?姓刘的子孙成百上千,即便是近宗近支,也不可能只剩下他一人,更何况他还是落难皇孙。

  刘德垂下眼睑,虽然明知眼前的年轻人并不练达世故,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居然令他不自觉的想要躲避,隐埋在灵魂深处的虚弱无力令他不敢正视那张洋溢着困‘惑’以及喜悦的面孔。

  “自然是因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含糊的说了个最适中的答案。

  刘德的回答虽不够准确,却让刘病已感到十分高兴,他又恢复兴奋状态,埋首继续翻阅书简。

  “甲午年二月,赦天下,释狱……”他再次停顿下来,“这里没记错吧?我听舅舅说我是昭帝即位赦天下,因而免罪获释,那时应是六月了……二月,不是武帝在位吗?”

  二月十四,孝武皇帝驾崩,那之后全国居丧,直到六月即位的昭帝才赦天下。

  “你舅舅是……”

  “鲁国史曾。”

  “哦,史良娣的娘家。”刘德不以为意,“他记错了。你确是二月赦免的,而且那时……嗯,是武帝亲自下的赦令,不会有错的。”

  “武帝……你是说,我是……武帝亲赦?”

  刘德似乎不太愿意一直纠缠这个问题,“你是武帝的曾孙,那时你才五岁,武帝临终念及骨‘肉’之情赦了你的罪,这也是人之常情。”匆匆收了书简,起身,“夜深了,你早些就寝,明日一早打起‘精’神,入宫觐见太后,记得别失了礼数。”

  刘病已忙也站了起来,拜送,“多谢曾叔父。”

  刘德离开刘病已后,禁不往有些感慨命运的无常,

  皇曾孙,说来好听,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没爵禄的皇亲宗室。

  我的父亲刘辟彊,可是楚元王刘‘交’的后嗣,论辈分不知道高到那去了。

  可惜他虽是刘‘交’的孙子,但他父亲刘富并不是嫡长子,他自己亦不是刘富的嫡长子,所以楚王的爵禄福荫根本轮不上他挨边,最后只能带着家人颠沛流离的跑到长安来,‘蒙’先帝恩准在京都定居……

  好歹也是高祖的子孙呢,还不是只能在田丞相府中‘混’个‘门’客舍人聊以度日?

  我们父子两人辛苦打拼,抓往机会表现自己,

  好不容易,父亲被霍光挑中,于是我们父子俩先后做上了宗正的职务。

  但那又如何,说到底还不是小人物,要你升天或者下地,全都是大人物一句话的事。

  自己就曾因拒娶霍光之‘女’而被贬为庶人。

  刘病已的出生比起我们父子来其实更不如,说得好听是皇曾孙,是卫太子留下的唯一血脉,好似他身份有多矜贵,有多与众不同,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且不说卫太子一族已经不存在了,只说假如……假如卫太子仍在,难道刘病已的境况和现在相比,会有任何不同吗?

  他母亲是什么出身?父亲是什么出身?

  祖母只是卫太子的一名良娣,父亲刘进是个卫太子眼里并不得宠的庶出儿子。

  母亲更加微不足道,只是刘进收在身边的一名家人子罢了……

  所以,即便卫太子一族风光尤在,庶出的刘病已又能得到些什么?

  只怕那时侯他带着许平君,可能会过得连现在还不如。

  刘德心里是怎么想的,刘病已并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

  他只是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幸福中。

  刘病已照着镜子,想像着自己穿上皇帝的冕服,头戴冕冠,接受群臣向自己朝拜,笑道:“众卿平身!”

  刘病已在镜中一遍遍地做着彩排,像吃了兴奋剂一般不知疲倦。

  今夜,对于刘病已来说是个不眠之夜!

  且停留于今夜吧,刘病已,别急着让这夜太快过去,如果有梦,那便做一个史诗般的长梦,以奇迹开始,以神话结束。

  因为你永不会再有这样的一夜,你卑微然而惬意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今夜过后,一切将骤然不同,世界将向你敞开,大事件纷至沓来,你再也无法回头,只能被历史的狂澜席卷,无休止地奔流向前。

  刘病已将为天子?一字之差,其中大有深意。

  当者,选择之意甚明,上天选择了他,要将天下托付给他。

  以前,刘病已将天子视为权力、财富和地位。

  而如今,刘病已明白了,天子其实意味着责任,赐苍生以安宁,为万世开太平,让眼前的惨剧不再发生,让天下远离灾荒和纷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即将成为皇帝,在他的生命中,这一天即使不是最重要的时刻,但也绝对是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然而,在这一天的最后,他还是一个人,依然孤独。

  他曾经无数次地独自忍受着悲伤,此刻,他却又不得不独自承受着快乐。

  他回顾着自己所经历的人生,他从一个囚犯,到落难皇孙,到平贼将军,现在竟又成了皇帝。

  这一次次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仿佛一个个节点,串联起他的命运轨迹。

  不管途中曾有多少悲伤,多少苦难,多少遗憾,在此刻看来,他的人生都已经是一条无可更改的单行道。

  他注定要成为皇帝,当皇帝就是他的宿命。

  要证明这一点,他有着足够的证据。

  当他还在襁褓中被关押在监狱时,望星者就说出了“长安监狱内有天子气”。

  汉武帝便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

  郭穣夜晚来到邴吉所在的官狱,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

  邴吉一直守到天亮也不许郭穣进入,郭穣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趁机弹劾丙吉抗旨不遵。

  或许此时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的汉武帝也醒悟过来,说:“这是上天让他这样做的吧。”

  谁都知道汉武帝是多么杀伐果断的一个人

  可就是这样,连一代雄主汉武帝在他的天子气面前也退缩了,反而因为了这个皇曾孙而大赫天下。

  早在他还是少年之时,帝国就已经出现了“公孙病已当为天子”的谶语。

  一个名字里面有病已的人注定是要当皇帝的。

  刘病已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他高材好学,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

  他虽养于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

  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其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

  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他从小身有“异相”,遍身上下甚至脚底都长着长‘毛’,住在长安城南的尚冠里的时候,卧过的地方不时有光明散发出来。

  他每次到卖饼的店铺里去买饼,被他光顾过的店子立刻变得生意火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一切兆头,似乎都在透‘露’着某种神秘而不可言说的信息。

  这些人生中的片段,仿佛是破碎的拼图,在他称帝的那一刹那,终于拼凑完整,而所拼凑出的,正是他那被注定的命运——

  刘病已当为天子,刘病已已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