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木匠皇帝 第十一章:赚钱花钱
作者:陆军元晒的小说      更新:2018-06-25

  骆养性是骆思恭的儿子,骆思恭死了之后,田尔耕认了魏忠贤当干爹成了锦衣卫指挥使。这让骆养性的处境一直不怎么好,属于被排挤的行列。这养成了他逆来顺受的性格,不愿意强自出头。不过皇帝任命他当锦衣卫指挥使,他也要做出一些事情的。

  皇帝交给他两件事,第一就是抄家。这种事情锦衣卫一向喜欢做,抄家是有油水的,现在皇帝励精图治,他们少拿一些就是了。没想到皇帝让锦衣卫和东厂一起办案,东厂那帮家伙为了撇清和魏忠贤的关系,一两银子的好处都不拿,锦衣卫自然也不敢拿。

  第二件就是对付山西的奸商,这需要徐徐图之,不过做这种事情锦衣卫也是轻门熟路。山西那边的锦衣卫档案里有不少这些商人的记录,甚至他们是收了好处的。骆养性派了几十名锦衣卫另有东厂的人一起前去调查此事。

  骆养性有些头疼,这些阉党很多臭名昭著的自然有不少家产,比如崔呈秀,他招供家产两百万余两,魏良卿也有三百多万两,魏良辰也没少多少。可是一些文臣居然没有多少钱,这让他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皇上。可他又不是那种硬要严刑拷打也要挖出银子的人,这种事情只能报告给皇帝让皇帝处理。

  朱由校接到奏报倒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所谓阉党很多人就是齐楚浙党人,他们依附魏忠贤主要原因是干不过东林党,只能依附别人。这些人和东林党差不太多,都喜欢党同伐异,倒也不见得就是贪污受贿之辈。

  “不必过于用刑,阉党也有区别,有些是阿谀奉承魏忠贤,用他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还有不少只是依附阉党,并无大过。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五虎、五彪这些厚颜无耻的人身上。”朱由校对阉党的情况是了解的,便如此说道。

  “臣遵旨。”有了皇帝的旨意事情就好办多了,骆养性心里有了数,回去之后开始对付那些魏忠贤亲近且贪得无厌之人。

  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这些年收了不少银子,不过客氏还在宫中锦衣卫的人不敢过于用刑。这家伙嘴巴也硬,不过客氏托人传来口信之后,他就服软了,主动交待了贪污受贿银两,这家伙年级不大,捞的不少,居然有四百余万两。

  最难啃的骨头啃掉了,剩下的也早就招了。

  抄家比审讯简单的多,数千锦衣卫东厂配合京营的人,两天就把这些人的家给抄没了。至于外地的田产之类,则命当地锦衣卫查抄。

  看着案卷上的总计现银一千七百余万两,其他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朱由校心中简直是乐开了花。将现银全部送到了户部。户部没有想到一下子有这么一大笔银子入账,因此对于皇帝要偿还商人两百余万两银子自然是很高兴的答应了。

  至于魏忠贤的家,朱由校根本就没用锦衣卫的人,陈德润带人到魏忠贤老家肃宁县将那里的钱财带来。魏忠贤京城的宅子,也是东厂的人抄的家。有魏忠贤的招供,这些东西自然很快找到带到了宫中。光是他京城的家中就有现银五百多万两,黄金十余万两,各种珠宝首饰、奇珍异宝暂时不好计算。

  陈德润回报,魏忠贤老家查出白银七百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其他珍奇古玩、名人字画珠宝首饰不计其数。朱由校命他送户部白银三百万两,黄金十万两,其他的东西全部送入宫中。

  如此一来除去还账的两百多万两,户部收入现银两千万两,相当于正常年份五年的岁入。即便是加了辽饷之后,也相当于近两年的收入。

  朱由校的内库,收入白银一千两百多万两,还不包括各种奇珍异宝,这些加一起几百万两也是有的。钱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有了这笔钱,三五年之内起码不会为银子发愁。

  知道户部有了银子进账,官员们也开始动起了脑筋,这个说要兴修水利,那个说要赈灾,兵部更是要还清历年欠饷。

  首先欠饷五百多万两,朱由校让户部足数拨发。这个不能省,士兵拿不到钱怎么打仗,然后给东江镇加饷银到一百五十万两,一下子多了五倍。看到了这笔钱,孙承宗也知道该如何应对现在的困局了。

  十月初九,朱由校再次临朝。

  孙承宗第一个上了奏折:

  一:请开海禁,开放海上贸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地四处设立商港,同时设立市舶司征收海商之税。

  二:剿抚海盗:东南海盗日益猖獗,请重新编练水师,对海盗进行剿抚。

  三:赈济灾民:减免受灾省份税收、抽其强壮者,或编练成军,或兴修水利。

  四:巡视边防:近年来各边饷银所耗甚多,究竟士兵操练如何?战力几何?需要派人巡视。

  五:选拔人才:皇上继位一来三番五次下旨严禁党争,然朝中互相攻击,不做事实,可以选拔能干之人填补空缺。

  六:推广作物:天下灾害不断,粮食减产,现有番邦所传入之作物,产量颇丰,可选地试种,然后推广。

  七:改进火器:朝廷对外用兵,火器屡立奇功,奴酋就是被火炮重伤,而后身死,可以继续改进火器,充实边防。

  八:清查田地人口:朝廷税收日益减少,彻查天下田地、人口,杜绝逃税漏税。

  九:提高商税:朝廷商税过低,官员为一己之誉,少收甚至不受商税,富商甚多,然朝廷税少,此非安邦兴国之策。

  这九条措施一提出来,朝中许多大臣愣了。他们听说皇帝抄家之后不少的东西弄到了宫里,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准备慷慨激昂痛斥皇帝一番,来显示自己耿直、铮臣之名。可是你孙承宗搞这么多措施什么意思?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孙大人所奏之事,诸位回去研究一下,将意见呈报上来。朕以为当务之急,乃是赈济灾民,孙大人所言,编练成军、兴修水利都是利国利民之策。户部、工部、兵部联合拿出一个章程,这灾如何赈,这民如何济,如何编练成军,哪处水利该修,花费几何?工期多久。”孙承宗一说完,朱由校立刻说道。

  “臣等遵旨!”户部尚书袁可立、工部尚书徐光启、兵部尚书孙承宗一起出列领旨。

  六人中,三人是帝师。皇帝重用的还是自己人啊,东林党人何时能出头啊。东林党人看到这个形势,不由得觉得有些心酸,好不容易阉党倒了,没想到皇帝不重用我们东林党!

  “臣有本奏,今年依附魏忠贤之人经招供,排查有二百六十四人,已经捉拿归案的一百八十六人。”刑部尚书郭允厚报出了自己上任以来的工作成果。

  “魏忠贤弄权,官员多有依附,查实有作奸犯科者依法办理,查无实据、并无大过者,可酌情留用。与内阁诸阁老商议处理。”朱由校听到二百多人,也不吃惊,天下官员几千人也是有的,这才二百多人而已。

  其实魏忠贤的主要势力还是在京中高层,下面依附的反而不多。当然也有很多巡抚、总督,为了巴结他也依附,比如为他立生祠,这其实不算大过。

  东林党准备的手段还没来得及发挥,朝会已经结束了。他们这才发现,自己没有领袖啊,没有人指挥他们只是一帮散沙。现在仍然在朝中当政的,基本上都是圆滑的人,不倾向阉党,也不倾向东林党,这对于东林党来说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