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文豪 第144章 大年初一
作者:未染红尘的小说      更新:2019-03-31

  清晨,李耀桀悠悠醒来,环视一周,房间里仅剩第五瑶坐在书案前看书。

  脑袋还有一点昏沉,李耀桀回想了一下,

  昨晚李耀桀提出的“惩罚”玩法,虽然很“吓人”,但她们五个还是陪着李耀桀玩着这春意盎然的游戏。

  玩到最后,六个人都醉醺醺的了。

  然后,好像六个人就这样大被同眠了,至于怎么睡的,李耀桀没印象了。

  “相公,你醒了。”第五瑶察觉到李耀桀起床的动静,走过来,坐在床边。

  “什么时候了?”

  “过了巳时了。”第五瑶细心地整理了一下他乱糟糟的头发。

  李耀桀心里暖洋洋的,凑近吻住她的嘴唇,第五瑶热烈地回应了一会儿,推开他,媚眼如丝,“快起来吧,客人快来了。”

  李耀桀愣,“客人?”

  ……

  没多久,谢辉廉、刘伯,许国兴,梁书等人都带着家眷前来拜年,文闲居一下子亲友满堂。

  这是对李耀桀的尊重。

  “郡公大人,我又来了,哈哈。”谢云飞笑着说,“新年大吉!”

  “你这家伙……”李耀桀无奈地笑了笑,不过他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倒是挺合李耀桀的胃口。

  “郡公,夫人,新年大吉大利。”许秋萍也屈身行礼。

  “许姑娘同喜同乐,我们之间不必客气了。”第五瑶微笑着回应。

  广州的这些官员,都是家庭和谐美满幸福,像刘伯,儿孙满堂,梁书年纪最轻,儿女也有八九岁了。

  小萱等几个女人,钱二生和西菜子都在帮忙招待这二十多个客人。

  “唉……你们两个,才一天,就这样形影不离了?”谢云飞打趣着说。

  “明羽你羡慕了?”

  谢云飞被西菜子呛了一下,没话可说,只能没好气地看着他们俩。

  不知情的许秋萍愣了,问谢云飞:“他们这是?”

  “陛下允许郡公大人安排西菜子的婚姻,昨晚钱二生说想娶西菜子,然后郡公大人就答应了。”

  “西菜子愿意吗?”

  “当然愿意了。”谢云飞笑着说,“你是不知道,昨晚……”

  谢云飞绘声绘色地把昨晚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许秋萍,许秋萍听完后觉得非常有趣,看着他们俩忙碌的身影,笑着说:“太好了。”

  “而且还有一点,西菜子是倭国皇帝的孙女。”

  谢云飞压低声音在许秋萍耳边说。

  “真的?”许秋萍难以置信。

  “真的。”谢云飞点头,“你别说出去,不然郡公大人知道了要收拾我。”

  “为什么?”

  “郡公大人不想太多人知道西菜子的身份。”

  “那郡公大人这样做,会不会有问题?”

  “不会,郡公大人说是陛下允许的,郡公大人为了他们俩也是费心费力了。”

  许秋萍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郡公大人宅心仁厚。”

  谢云飞笑了笑,李耀桀的为人的确没得说,正义又善良,总会为他人着想。

  两人看着恩爱的钱二生和西菜子,心思各异。

  这次的宴会,李耀桀也给他们面子,叫仆人扛出两坛美酒,“这是我在长安的时候,齐王送给我的佳酿,我是非常喜爱。今日感谢诸位的来访,也祝大家新年,福寿安康,顺心顺利。大家一起喝完它!”

  齐王送的美酒,众人十分感兴趣,谢云飞双眼放光,“哎呀郡公大人,有这好东西,昨晚干嘛不拿出来?”

  谢辉廉瞪了他一眼,“别胡闹。”

  “你倒想,万一喝上瘾了赖在我家咋办?”李耀桀笑着说,“诸位请入座。”

  ……

  推杯换盏,说着吉利的,祝福的话,宴席其乐融融。

  一到亲朋好友聚会的欢乐时光,总难免有人关心晚辈的人生大事,谢云飞到了新一年,已经是二十一岁,许秋萍也有十八,他们两人的婚事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

  只不过,许秋萍原来仰慕的丁伯书死了,新年这一天,也就不会有人提许秋萍的事。

  反倒是谢云飞,刘伯和许国兴都会询问他的事。

  “等我遇到爱慕的女子再说。”

  谢云飞尴尬地挠了挠头。

  许国兴愣了一下,“你不是……”

  “爹爹。”许秋萍低声打断他。许国兴好像也明白了,叹了一口气。

  谢辉廉夫妇对于儿子的事情也大概知道,对于儿子放弃了对许秋萍的追求也是惋惜。

  他们和许家是几十年的好友,自然希望亲上加亲。

  李耀桀和第五瑶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都扫过许秋萍,也明白,许秋萍此时不太开心。

  “男子汉大丈夫,不患无妻,等谢公子功名满就的时候,估计啊,谢刺史就怕媳妇太多了。”

  “哈哈,那倒也是,那就借郡公吉言了。”谢辉廉哈哈一笑。

  谢云飞也笑着说:“额……别乱说,我没有郡公的本身,一个就够了。”

  李耀桀无语,这货是夸他呢,还是坑他?

  “切,到时就不一定了。”

  ……

  一场大宴席结束,闲聊的时候,李耀桀根据他们的要求,回送了他们一些字画,李耀桀虽然不会画画,但收藏的还有有一些的。

  当然,他们要得最多的还是对联,这点对于李耀桀当然小菜一碟,李耀桀根据记忆,写了几副现代的给他们。

  “春联的推广,就看他们了。”

  客人离开后,李耀桀笑了笑,喃喃自语。

  当然,他说的“他们”,不是谢辉廉这群人,而是长安城里的人。

  第五明根据李耀桀的要求,除夕前一天就贴上了春联在文耀府门口。

  “喜庆新春歌国泰,吉祥岁月颂民安,喜迎新年……不亏是大才子,这对联写得真好。”

  “这是他的主意吗?”

  “是的吧,第五文博家也贴了。”

  “写的什么?好像是财源滚滚之类的话,倒也符合商贾家。”

  李耀桀家门口的对联,在长安也刮起了风潮,长安城的百姓家,纷纷请才子写春联,效仿李耀桀,贴在家门口。

  就连李渊也得知了,当即下令,翰林院的士子提交几副对联,用镶金的方法,贴在皇宫一些大殿的柱子上。

  这件事,李世民肯定也知道,也在效仿着。

  春联,第一年的推广有了不错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