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配成城 第41章 番外
作者:荒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乔梁云觉得,他简直要为自己的父亲操碎了心。

  刚过了正月肖相告老还乡,父亲便开始活动要谋左相的位置。

  连曾祖父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时年未及不惑,能在尚书的位子上坐稳了就不错了,怎么会起这种念头。不过曾祖父到底也管不住父亲了,只得任得他去,回头又对自己嘀咕:其心贪天!

  乔梁云只得安慰他道:“您又不是不知道父亲,随他去折腾吧,不然闲得他又要起妖。”

  乔老太爷看了看他,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乔梁云一开始没觉得甚么,只是觉得父亲总算有点旁的事情做了,不会再老往诗酒花会上去,勾得满京城姑娘少妇们,有一半夜里为着睡不着觉。

  于是瞧着父亲早出晚归了一阵,自己出门也好,上书院也好,都清净了多。少了许多正好年纪的姑娘们落一块帕子丢一本书的,刚刚才说上几句话,便羞答答地打探起父亲的事儿来。

  明明他才是正当婚配的大好年纪好么!那个三十六岁的半老头子有什么好惦记的!

  翩翩少年郎的心简直碎得拾都拾不起来。

  然而还没清净几个月,到了杨柳春风的时候,他同友人们约着同去踏青,回来路上想着去清风楼用些饭食,然而遥遥地便在两条街外瞧见楼下堵满了绣轿。

  一行人走得近些了,便听见纷纷的议论,原是今日朝上圣上下旨,任原户部尚书乔晋安为左相国。下朝后诸位大臣与他在此设宴相庆,不用说那些绣轿里怕就是闻风而来的人了。

  乔梁云闻言差点摔下马来,父亲这是使了什么妖术?三十六岁的相国!简直骇人听闻!

  边上的严钰拿马鞭捅了捅他道:“你看那阁上坐着的,可是姑父?”

  乔梁云依言看去,春风日暖,雅阁临街的窗户俱都开着,只落了一层细竹帘,影绰绰地瞧得见里面满座朱紫。临窗之人一身洗朱朝袍,坐着的椅子瞧着也与旁人的不同些,背椅高高,且上又两处扶手。更兼那人已呈醉玉颓山之色,挑眼扫来瞧见街边的他,便伸出只冰雕雪啄似的手,掀起那细竹帘朝他朗声道:“云儿?”

  音似金击,面若冠玉,更兼目中醉生横波,眉带春熏风暖,一时间街上的嘈杂声都小了几分去。

  还是严钰先出声低低地道:“姑父还真是越发……”后面的话给乔梁云使鞭子一捅,咽了回去。

  楼上人瞧着那少年郎满面困窘,不由得一笑,色若春晓,却又立时放下帘子,转了身去。

  一时乔梁云觉得都能从那顶顶绣轿里听来声声叹息。

  父亲刚办了点儿正事,转眼就又出来撩人!他刚牵起缰绳来要喊着回去,却看见一人从楼中出来,长身玉立,不几步便行至跟前。他们一行的少年中已有一人下马奔来,欢快地道:“爹爹!”

  乔梁云亦下了马,对面前人行了个半礼道:“宣叔。”

  宣广只冲他点了点头:“老爷喝得有些多了,现下要回府。阿文今日不在,不知少爷可随着去?”

  乔梁云应下了,让严钰照看一行人,自己转去酒楼后面,正好见着秦泰把轮椅收到车后,便喊了他一声:“啊泰。”

  那彪形巨汉抬眼向他看来:“小少爷,老爷已经坐在车里了。”

  乔梁云便翻下马来,将红云的缰绳扔给了他,自己也踩凳登车。掀帘进去便见着父亲闭着眼斜躺在榻上,眼角眉梢还飞着桃李色,竟是真的喝多了。

  他上前替父亲取下玉冠,打散了发髻,用暗格里备着的梳子细细梳理起来。不一会儿父亲呓了一声,慢慢睁开眼来道:“云儿?”

  乔梁云应了声手上却没停,待梳通了之后又替他束了个发髻,而后才道:“父亲今日喝多了。”

  乔晋安一笑道:“难得今日里顺心。”

  乔梁云嘟嘴道:“父亲荣迁左相才不过顺顺心而已,儿子实在不知要如何尽孝,才能博父亲瞬息欢颜了。”

  乔晋安面上笑意更深了几分:“你这脾气倒是和你母亲像得很。”

  乔梁云立刻正色道:“姑姑同我说过,母亲性子是再好没有的了。当年京城里的姑娘就没有不喜欢她的,贵妃与她私交都颇深。”

  “她们哄你罢了。”乔晋安稍稍坐起些身子来,乔梁云给他垫上了软垫,听他继续道:“赵贵妃也不过只见了她一面,要说起来,真正知道她性子的,不过三人罢了。”

  乔梁云立刻支着耳朵问道:“另两个是谁?”瞧着他父亲不答,又做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母亲当年不过十四五岁的姑娘,你怎么会有姑姑她们知道的清楚。”

  乔晋安只笑着看他道:“突厥侵边曾为大唐心腹之患,现下夷族如何?”

  乔梁云心想父亲难道是真的醉了,怎么突然考起功课来,口中却仍然答道:“突厥大部久不闻悉,传闻已往西境迁去。其余部族逐水草迁入漠北深处,只是人丁了了难成大患。”

  “突厥盛时四十多万铁骑,横扫漠北锐不可当,缘何沦得这般困境?”

  乔梁云答得通顺,心中却愈发莫名其妙:“今上登基那年,漠北大雪,突厥主力欲南下侵掠而不得,大败而回,自此便元气大伤。当年工部得古法筑城,于边境起工事,连三城为一体,赵家军严据胡兵于关外。往后几年之内草原上山火成灾,后有漠鼠,草场退化,突厥各部为水草而争斗不休,各部初现式微,后渐不闻。”

  乔梁云心想这般详尽的答复,父亲怎么说也该给他个赞许了罢,谁知竟听他出声道:“突厥沦得如此,皆因某部当年截了乔家一支商队,连累我摔了腿。”

  乔梁云不能置信地看着他,父亲平日里便沾沾自衒地也就罢了,谁知道喝了些酒简直脸比天大,这种事情都往身上揽。

  何况他那腿早就没事了好么!几年前他睡在书房外面的榻上,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夜里自己走出来倒茶喝!走得可顺溜了连个顿都不停!

  他那时候已经知事了,晓得全大唐都只有他父亲一个人坐着轮椅上朝,于是这事连乔老太爷都不敢说!

  然而父亲完全没有领会他面上情眼中意,已经径自说下去道:“睚眦必报倒还好些,她最要命的是那喜新厌旧的性子。面上瞧着什么都不挑,实则只有顶顶稀罕的东西才能得她多看两眼。就那样还不论什么,到手后过了新鲜劲儿就抛到了脑后。当年我仍是白身,便是因着这个留了她一人在边城,只想着事成之后……”

  乔梁云静静坐在一旁看着父亲微微闭了闭眼,知道他这十几年来酒后都不能言及的痛悔,便是未能见得母亲的最后一面。

  一路默着回到了家里,侍候着父亲睡下了,乔梁云便起身去了小佛堂,在母亲的牌位前上了柱香。然后去了父亲的书房,熟门熟路地在书架上找到暗格,从里面取了个合捧大小的玉匣出来。

  那匣子是一整块羊脂玉雕就,华美非常。他之前便见过许多次了,可想起父亲今天说的母亲非珍稀不多看的话,不由得笑了出来。他将那匣子捧到书房的榻上,小心地打开,里面放着个黑色的盒子、一块绣了一半的帕子、并一卷尺素。位置同他上回见的不同,想是父亲又翻检过了。

  他小心地将那卷尺素取出来,又想起他将书院里的诗词功课给父亲看时,良久只得了他一声长叹:“你怎么连这个都要随了你母亲。阿云什么都好,就是不通诗调。拢共填过半阕词,韵还没压平。”

  明明他这个过继来的嗣子,同父亲的血脉还近些,父亲却总是说他与母亲相像的地方。

  乔梁云将那卷泛了黄的尺素打开,约莫当时是用的上好的墨,十几年来字迹依旧如新:

  “帐前灯,窗间月,误了钗鸾筝雁。飞絮歇,花梦觉,未及与君别。——秦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