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夫与他的鲶鱼分身 第二十章 我真是太聪明了
作者:菩提霓裳的小说      更新:2020-12-30

  开局是美好的,但过程却是痛苦的,一直到中午之前余小乐再也没卖一条鱼。

  好在赶在饭口前,到市场来买菜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自己也开始有了生意。但是饭口过了以后,人流又逐渐减少,余小乐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等待顾客上门,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一共也就卖了六条鱼。

  虽然知道卖剩下的鱼,明天就不新鲜了,但余小乐也耽误不起时间了,赶这个时间回去还能下一次网,如果晚了的话,下网的时间就错过了,连吃饭的时间都得耽误。

  已经啃了一中午馒头了,肚子早开始抗议起来,晚上再来这一出,指不定又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虽然还剩两条鲢鱼,其实也没什么,回去直接炖上,还省了今天的菜钱,而且今天晚上还可以少做一点饭。

  还有昨天也说请水警吃鱼来着,晚上让水警他们来自己这里肯定是不会来的,自己到时候用大锅炖两条鲤鱼,给他们直接送过去就好了。

  回到家,余小乐用最快的速度将剩下的四条鱼都炖上以后,就开着船下粘网去了。

  昨天晚上余小乐下好粘网以后,就给了小鲶鱼一个指令,时不时的来粘网这里巡逻一下,看看粘网的上鱼情况。

  从反馈的信息,余小乐发现为什么要赶在太阳下山前下网了,原来,太阳下山以后,大鱼就会从深水区到浅水区觅食,而且觅食的时候都是沿着浅水区的岸边游动。

  这样的话在浅水区以横切的方式下网的话,正好能拦住在浅水区游动的大鱼。

  但是如果是直角横切的方式下网的话,粘网拦截的有效距离其实不大,特别是有些鱼是从粘网的范围内向岸边游动的时候,基本上是碰不到粘网的。

  所以下网的角度最好是沿着岸边四十五度的斜切,余小乐今天就准备这么下实验一下。因为不知道成不成,今天晚上还是下两片网。

  主要还是实验,今天下网余小乐就专业的多了,没一会儿,两条网即弄好了。而回到水库的时候,大鱼也炖好了。

  赶紧在大饭盆中装了两条鲤鱼,直奔水上派出所。

  水上派出所有四个值班民警,但今天马副所长不在,他们好像是十二个人换着上班,一个班二十四小时,休息四十八小时。由一正两副三个所长带班。

  今天带班的是一个姓游的副所长,叫游敏达。是一个老警察,已经五十多岁快退休的年龄,来水上派出所当班也是为了混日子,等退休的主儿,风评很少管闲事儿。

  但是余小乐也是最不喜欢这个人,没办法喜欢,因为每到游敏达当班的时候,水库中偷鱼的情况也是最多的时候。

  这些下水的村民也是把水上派出所的情况摸的门清的,他们最不喜欢的警察就是郑立强了,郑立强本来就是武警中队的政委,后来专业来地方的时候,一开始是要去刑警队来着,不知道怎么就给分配到水上派出所了。

  在三个所长中,郑立强也是最年轻的一个,能力也有,上升空间还很大,所以也比较有朝气。但是这样一个警察肯定就不着村民们待见了。

  游敏达看到余小乐端着一个大盆过来,很诧异,主要是余小乐怕饭盆里的鱼冷的太快了,就用方便兜将大盆蒙住,然后又用棉被为大盆保温。船开到水上派出所接近半个多小时,打开棉被,里面的鱼还烫手呢。

  “小余,你干什么来了?”游敏达问余小乐道。

  “哦,游叔,今天我开始下网捕鱼了,新打上的鲤鱼,我给炖了,送过来两条给大伙儿尝尝鲜。”余小乐说道。

  “你这是干什么,我们可不能要。”游敏达一本正经的说道。

  然后又吸溜了两下鼻子,说真的,快到吃饭时间了,这时候大家都已经饿了。对美食的抵抗力也是最低的时候。

  余小乐看游敏达这样子也比较好笑,说道:“游叔,我这做了这么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呀,你要是不收,到最后我也得浪费了不是。”

  “你看也到吃饭点儿了,您就收下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能犯错误是咋的?盆我给你们放桌子上了,你们路过码头的时候帮我稍回去就行。”说完,余小乐直接把鱼放在了办公桌上,转头就走了。

  “唉······小余,你等等······”游敏达还想做做姿态,但是看余小乐走了,也没追出去。

  本来水上派出所也是个清水衙门,别说有什么外落了,就连关系都攀不上一个。可算有一个用的上自己的关系户,孝敬点东西上来,游敏达还是满受用的,其实之前的那些作为也只是拿些姿态罢了。

  回到自己小屋的时候,余小乐的肚子已经开始抗议了,当然晚上炖的鱼也实在是太香了,如果不是想先送礼的话,他早忍不住大快朵颐了。

  虽然鲢鱼是水库中最便宜的鱼种了,但是一样鲜美无比,只是有一点不好,毛刺太多,吃的时候得加十分的小心,搞不好就会被刺卡到。

  这也影响了余小乐的进餐时间,这顿饭可能是余小乐这段时间以来吃的最长时间的一顿饭。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余小乐又早早的去将粘网收回,这次的收获果然比昨天还要好,一共收了十四条鱼。而且,这次收回来的鲤鱼也比昨天多了几条。鲢鱼反而没有昨天的多。

  今天余小乐也不准备那么早就赶去市场了,基本上一早上都没啥人光顾,还不如赶在中午上人之前再去,而下午人少了以后就可以收摊了。

  这样的话,其他的时间自己还能干点别的事情。

  余小乐算计的很明白,早上等大雾快散开的时候,就开船去下两条地笼,不管成不成功,十点以前也得赶回码头。那样的话什么都不会耽误。

  七点半的时候,大雾还没消散,但是这几天的经验来看,一般八点的时候大雾就要散了,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所以余小乐也没再等待,开船就走。哪怕有大雾也不是很害怕,顶多是先预估一个方向,将渔船开到对岸,然后在沿着对岸的岸边慢一点向前行进就可以。

  而跟余小乐预计的差不多,在余小乐还没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时候雾就开始散了。等余小乐加速赶到地方的时候,只剩下水面上还有一些薄雾在飘散着。

  让小鲶鱼在水下将地形探明,余小乐开始准备下网,这一次他算是有备而来,如果这次成功了的话,以后下网就方便了。

  渔船的船头有一个一米长左右的小平台,余小乐将地笼的一头的袖网上打了一个结,将袖网封死,然后在打结的部分拴上一根绳子。然后在绳子的另一端绑上一块石头。将地笼顺着船的方向叠平整,然后在另一端的袖网上也如此操作,但是得在这头的石头上面系一根带浮漂的绳子。

  这样收网的时候也能找到网,而且也可以用绳子将地笼从水底下拖上来。

  将地笼整理好了以后,找到自己想要下地笼的位置,将有浮漂的石头扔到水里,绳子的长度比水深要长一些,这样石头可以直接落到水底,然后找准方向渔船向后退去,这样石头的力量就可以将地笼拖到水下,而且因为一点其他外力也没有,地笼下水的松紧度也正好,等到地笼快下完的时候直接将后面袖网上的那块石头扔到水中。

  一条地笼下完,余小乐从小鲶鱼的视角观察了一下。果然跟自己的设想一样,地笼平稳的落入水底,整个地笼在水中的形态非常完美。而从准备到地笼入水,余小乐也只用了不到五分钟。

  “完美!”

  自己点了个赞之后,开始下第二条地笼,余小乐下地笼的方向是跟岸边平行的。目测这滩涂地的长度,差不多有一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这里能下地笼二十条左右。

  当然,也可以多下几行,这样就可以成倍的增加地笼数量,但余小乐可不准备那么干,自己如果那么干了,用不了多少时间,这里的生态平衡也就废了,他又不是来这里做的一锤子买卖的,能合理开发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要破坏的好。

  怀着憧憬,余小乐返回了码头,网是下到水里了,成绩怎么样,就得看明天的了。

  地笼的事解决,但是当余小乐准备上市场之前,却有点为今天捕捞上来的鱼犯愁了,今天捕捞上来的鱼,鲢鱼出水就已经死了,不用考虑。

  而鲤鱼捞上来的时候是活着的,余小乐回到岸边的时候,用大水桶将鲤鱼养在里面,考虑着最少自己回来之前应该死不了吧?

  但是,回来的时候,这些鲤鱼已经都死了,应该是桶里的水太少了,被憋死的。

  “得想办法,收回来的鱼不能让它们就这么死了,要不卖不了那么多的话,这些鱼基本上就浪费了,自己总不能天天都将剩鱼吃光吧?”余小乐这么想到。

  还有另一件事,他也在考虑着,“这两天市场应该都卖不了几条鱼,因为逛市场的人少,但是过两天就是周末了,赶集时的场景自己是看到过的,这点鱼根本就不够卖,如果不能将平常时候卖不了的鱼,积攒到赶集的时候出售,那自己将少一大笔收入。”

  这就好比不需要的时候,有很多,但是需要的时候又不够,真的是比较尴尬的一件事。

  余小乐一边将今天的渔获装上三轮,一边思考着解决的办法,突然灵光一现,自己在市场的卖鱼的地方其实看到过,卖鱼的水池中的那些鱼儿可都活的好好的,自己在水库边上建个跟那差不多的大水池,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我真是太聪明了!”再次给自己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