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鬼老婆捉鬼的日子 第11章 :玉简的秘密(求收藏)
作者:屎太隆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嗯,你这毛发这么白,要不叫小白吧?”小狐狸趴在我的身上,懒洋洋的蜷着身子,眨着眼睛看着我。

  白狐“呜呜”出声,狐脸愁苦,显然是极不喜欢这名字。

  “哟呵,你还真挑剔!癞名好养活,知道不?”我将小狐狸拉了起来,突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狐狸身上不是都有一股子骚味的吗?这小狐狸还很特殊呀!

  难道它是狐仙不成?

  这个想法连我都觉得好笑,要说以前有灵兽估计有可能,现在想都不要想了!自然环境破坏的如此严重,而且人类几乎遍布全世界任何角落。这使得很多修行的环境都被破坏了,哪里还会有修行百年的妖精呢?

  倒是随着人不断的增加,冤鬼和厉鬼明显的增多了。

  “你可真香呢!”我用力嗅了嗅,笑道:“嗯,就叫香香吧!”

  小白狐香香叽叽地轻叫了两声,显然是表示肯定。而我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事情,香香特别喜欢玉简和玉佩。

  只要我把玩翡翠玉牌的时候,香香总是呲牙,好像在警告我,不要动这个东西。

  接下来的这几天我可没闲着,整天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看看玉简上记录的是什么东西。

  父亲的书中并没有任何的记录,包括先祖的手稿中也没有丝毫的线索,这只能靠我一点一点的完成了。

  图书馆里的书对于象形文字也是一知半解,杂七杂八的我只是解开了五分之一的字。

  但是玉简上所记录的东西,我已经知道了。

  这四个玉简上记录的是《周易》和《奇门遁甲》要是在春秋时期,上面的东西可谓是无价之宝,得到这两样,绝对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可当今这个社会已经算是烂大街的东西了。地摊随便哗啦,五块钱一本!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更加大感意外,在图书管里的时候发现,玉简上所记录的《周易》和市场上所卖的大相近庭,即便是《奇门遁甲》也是如此。

  “哟呵,你小子在图书馆就看这书?”

  我听到熟悉的声音急忙站起来道:“校长好!”

  周校长今年五十八岁了,为人十分的和蔼,他能叫出学校所有学生的名字,我们大家对他的印象都十分的好。

  “这《周易》没事的时候看看还是可以的,但是你现在马上就要高考了。好好补习文化课才是首要的,知道吗?”

  “嗯!……我就是好奇!”我突然灵光一闪,问道:“周校长,你以前是教历史的,对于《周易》的来历应该不陌生吧?”

  现在我也不知道该问谁,既然找到了一个算是专家,那就问问周易的来了好了。

  周校长拍了我一下脑袋,笑眯眯的道:“呵呵,好吧!我就给你讲讲!”

  这不讲不要紧,这一讲可真给我吓了一大跳。

  在周朝时期,《周易》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即便是周天子也不是随便就能看的,《周易》被保管在专门长管祭祀的官员手中。

  而相传周易一共是三部,分别是《易经》《归葬经》《连山经》现在市面上所流传的就只有一本《易经》!

  《周易》统共三册。《易经》流传最广,当初始皇帝焚书坑儒,李斯将《易经》当作是百工之书才最终使得这一绝世宝典能够保存。

  《归葬经》传说主要讲述的是祭祀冤魂,趋吉避凶;而《连山经》则是主要讲的是风水之术和妖魔鬼怪。加上占卜问卦的《易经》,三经合一,才是完整的《周易》宝典。

  可是在秦以前,因为周王室的历次大祸,使得《周易》宝典渐渐从周王室宫廷中流失,散落在民间。最终周王室能够保存的只有《易经》一册而已。

  民间流传的大多都是易经的简化本,其实也就是盗版的易经。这盗版的易经同真正的原版易经虽然差距不是太大,但是那极其细微的差别却是易经真正的精髓所在。

  “那……《奇门遁甲》呢?”我的声音有些发颤了,这可是天大的惊喜和秘密呀!

  “这《奇门遁甲》的来历可就更加的离奇了!”周校长哈哈一笑道:“这故事虽然离奇,但也有惋惜之处!”

  奇门遁甲之术传说是九天玄女传授给黄帝的,黄帝正是依靠这奇门遁甲之术才造出了指南车并最终打赢了蚩尤,成为各个氏族的共主。

  奇门遁甲之术随后落入姜子牙手中,姜子牙当初就是靠着这奇门遁甲之术才帮助周王朝赢了商朝,得了天下。

  随后姜子牙嫌弃一千一百八十式奇门遁甲之术太过繁琐,于是进行了简化,化为七十二式。

  黄石公崔广传授给张良的正是这七十二式奇门遁甲之术,随后张良这个家伙暴殄天物,嫌弃七十二式又太过繁琐,又将这七十二式简化成后世流传甚广的九式奇门遁甲之术。

  至此,经过姜子牙和张良两个人,奇门遁甲算是真正的成了半残次品。

  可是这些残次品,依然成为华夏民族的瑰宝流传数千年,即使到后世无数人研究依然弄不透彻。

  至于完整的周易宝典,后世流传的易经同样也是残次品,连山经和归葬经都完全失传,再也没有在世间出现过。不得不说是华夏民族的巨大损失。

  “哎……你还别说,巧了!这几本书当时都在周天子的祭祀官员掌握!”周校长见我有些痴痴呆呆的,拍了拍我肩膀道:“现在知道了吧?……别乱想了,这些东西早就已经失传了,而且经过古人口传心授,也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好好学习才是主要的!”

  我浑浑噩噩的回到寝室,手里拿着早就已经光滑如初的玉简,心里五味杂陈,敢情自己的老祖宗把这两本书都刻在了玉简上了。

  要说老祖宗也够鸡贼了,估计知道周天子查的紧,只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跟现在走私一个道理。

  “这东西我也不懂啊!……文言文我也没学过,这咋办捏?”我正喃喃自语的时候,芊芊的声音在次传了出来。

  “哥哥,你现在贪多嚼不烂,这些东西慢慢来。你还是先把伯伯留下的《阴阳术》研习透吧!……看哪种高深的书没有基础也是不行的!”

  我想想也是,也许这个《阴阳术》并没有这玉简上的那么精益,但是这里父亲将很多自己的心得都已经写了出来,至少以我现在的能力完全能够看的懂。

  至于玉简上的东西还是以后在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