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第041章 关于郑成功的一个笑柄
作者:不死奸臣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姚大来自然也知道叔叔的用意。

  他还知道,因为自己是家中独子,姚启圣害怕兄长家绝后,这才派自己来后方的。

  可姚大来并不想领这份情。

  “廖将军,我看你是杞人忧天。

  先不说郑克均哪来的海军北上,就算来了又怎样?

  我松江府的二十门岸防炮吃素的?几十架床弩吃素的?

  这次叔叔调我来松江,还给我派了三千兵马,加上松江的两千兵力,整整五千人。

  其中火枪兵就有三百。

  我就问你,郑克均有多少人,想突破我松江府海防?

  何况驻守江宁府的杨捷大人,还有两万大军。

  郑克均他要真敢来,我就关门打狗。

  大爷我正愁在后方找不到机会立功呢。”

  “廖将军。”

  姚大来站起来。

  “别说废话了,现在收税才是头等大事。

  前线二十几万大军,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弹药,你知道吗?

  如果供不出钱粮,康亲王怪罪下来,你我都要人头不保。”

  “是。”

  廖来义不得不听从姚大来的命令。

  他只希望,最近几天从台湾过来的商人,说的是假话。

  ……

  随着军队出动,松江府各县各乡,四处上演武力征税景象。

  “小子,不给钱是吧?带走,充军。”

  “我说老太婆,你连为国浴血的将士,都舍不得掏钱,留着给你备棺材瓤子?”

  “当兵的为国作战,我们也要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慷慨解囊。”

  “大家把钱拿出来,只要打退了郑贼,在我大清的阳光照耀下,我们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

  “死老头,你明明有钱,却舍不得拿出来资助保家卫国的将士。

  我看你是郑贼奸细,来人,抓起来,没收家产。”

  仅仅三天,姚大来巡查松江大仓,大仓便被一车车钱粮,布帛,财货堆满。

  “恭喜大人,您在松江六个月收的税,比往年两年收的税还多。政绩斐然啊。”

  随从将领一脸媚笑地对姚大来道。

  姚大来满意地点头。

  “放心吧,等大人我升官了,不会忘了你们的。”

  姚大来本是前线猛将,渴望杀敌建功,叔叔却把他调来后方。

  姚大来心里一百个不情愿。

  但既然来了,姚大来便想着,只要这征税工作干得好,得到提督杨捷的赏识,自己一定还能调回去。

  姚大来正带着手下,春风得意地巡查仓库,突然一匹快马,从海岸方向跑来。

  “报。”

  来人翻身下马。

  “禀报大人,海关哨船在五海里外发现有不明船队,正向我吴淞口海岸驶来。”

  跟在姚大来身后的廖来义,心立刻咯噔一下。

  “不明船队?是不是从朝鲜过来的渔船啊?”姚大来随口问道。

  “应该不是,来船搭载炮台,当是军舰。”

  “军舰?定是倭寇海盗来袭,真是不想活了。”

  姚大来翻身上马,很快率领众将来到了吴淞口炮台。

  拿起单筒望远镜,瞭望远方。

  海天相接处,逐渐冒出船帆,一艘,两艘,三艘……

  “大人,好像不是海盗,那些船上挂有军旗……写的什么字?”

  廖来义在望远镜里,仔细分辨军旗上的字。

  一会儿后,一个大大的“明”字,终于在廖来义眼前清晰可辨。

  “不好,是明军。”

  廖来义大惊失色。

  “哈哈哈哈。”

  姚大来仰天大笑。

  “天不负我姚大来,没想到到了后方,还能给本大人建军功的机会。

  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

  松江府作为扼守长江入海口的要冲,常年都是保持军备的。

  此时的吴淞口炮台,有二十门大口径铁炮,虽然比不上红夷大炮,但打几艘海盗船,绰绰有余。

  还有两艘福船,十几艘快船,平日用来追击海盗所用。

  凭此强大武力,姚大来根本不慌。

  “传我命令,立即调集火枪队,弩箭队,弓箭队,迅速赶到海岸,梯次布防。

  炮手就位,检查炮弹炮管,试射炮弹。”

  姚大来也算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了,调度士兵井然有序。

  “大人,是否立即传命,下乡征税的士兵返回?”廖来义立即道。

  “不用,就郑贼能派到松江的几艘船,还不用那么大动干戈。

  传我命令,河口的所有战船准备好,待我打退郑贼进攻后,立刻给我冲出去,追歼郑军。

  敢放走一艘敌船,严惩不贷。”

  “是。”

  “廖将军,待会你可看仔细了,看我如何杀敌建功。

  别到时候向康亲王报捷,不会写捷报,哈哈哈哈。”

  姚大来开怀大笑。

  此时远方的战船,已经整个出现在了视线中。

  四艘,五艘,六艘……不断冒出来。

  “看来郑贼这次是豁出老本了。”

  十艘,二十艘,三十艘……

  姚大来脸色渐渐变了。

  “难道郑贼把全部海军调来了?”

  五十艘,一百艘,两百艘……

  出现在视野中的船越来越多,蔓延整个海天线。

  不但如此,船还越来越大。

  郑克均的舰队,以哨船打头,鸟船,快船分布于两翼,中间是大型福船。

  当清军士兵看到一艘艘高大的福船出现时,全都目瞪口呆。

  “疯了,郑经疯了,他一定是把厦门的海军全部调来了。

  他不想要退路了吗?我大清水师把海峡一封,他郑经死无葬身之地。”

  姚大来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意气风发。

  “姚大人,不是郑经的水军,是来自基隆郑克均的水军。”

  廖来义这次看清了另一面大旗,上书六个大字:新北路安抚司。

  “不可能,不可能,郑克均哪来这么多战船?比他老子还多?”

  姚大来抓狂了。

  一面派人向江宁府的杨捷禀报敌情,一面下令海岸的所有士兵进入防守卫。

  “兄弟们,待会都给我玩命杀敌。

  只要坚持一天,江宁府的杨捷大人,就会率大军赶到。

  到时候我为大家请功,加官进爵。”

  姚大来收起大意,全力迎战。

  台湾水军的海战实力他是清楚的,很强,但登陆作战,实力平平。

  当年郑成功登陆崇明岛,几万大军围攻三千绿营兵,被打得丢盔卸甲,还被缴了三门红夷大炮。

  至今江淮一带仍流传这个笑柄。

  所以吴淞口坚守一天,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