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地 第十七章:居心叵测(3)
作者:罗为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秘书回来报告,说前面数公路,络绎不绝的都是鸭子,都往合作社这个方向而来,一时半刻只怕不能通车。

  郭成敏眉头一皱:“铭群同志,要是一到收鸭时,鸭子就将省道堵个严严实实,这个好像也不妥吧?”

  李铭群点头:“这个问题已经考虑,省道不经集镇、从镇外经过的改道工程已经上马一年有余,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通车,到时乡亲们赶再多的鸭子,哪怕每天赶集都不会阻塞交通。”

  “如此甚好!”郭成敏说,“铭群同志,既然一时半刻通不了车,看来只能如你们所愿了。”

  “郭省长的意思是转往县城?”李铭群有些不太确认。

  “你说呢?”

  郭成敏告诉自己的秘书,让车队左转,去周洛县城,会会这个县的县长、副县长,看有没有小辫子可抓,看是不是真如李铭群戴德全那样说的,真的可堪重用,如果是,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是那几封群众来信居心叵测,如果不是,那这个县的县长,副县长就在责难逃了。

  “当面一套,背后做的又是一套,欺骗领导,糊弄百姓,这样的干部,我们不要也罢,铭群同志你说是不是?”郭成敏说。

  李铭群点头,对此表示认同,说不管是哪,这样的干部都不能用,只知投机取巧,不知脚踏实地的干部,用在哪,对哪一方百姓都是危害,有些时候碌碌无为比贪污腐败更为可怕,贪腐的干部,有了问题,容易被发现,也就容易被拿下,而平庸之辈却不尽然,因为现有的官场体制是只能上不能下,因为不贪不腐,不易被上级发觉,所以可以长期占据其位,如果是贫困县县长、书记这类的官员,那对一县之百姓来说,危害更深,因为作为贫困县的主官,如果都不做为,不敢为,那老百姓还能指望谁。

  “我始终认为,人是改变贫困县面貌的第一要素。”

  “看来铭群同志感慨颇多。”郭成敏说。

  李铭群点头,说他不能不感慨,因为莲城市的情况就是这样,山区市,管辖的县市区很多,要用的干部不少,可可堪重用的干部还真是屈指可数,经济只能裹步不前。

  “所以只要敢干事,县长骂几句娘也没什么?”郭成敏问。

  “只能说是情况特殊,网开一面。”李铭群笑。

  此时,郭成敏已经和鸭农道别,朝周洛方向走了数百米,车队跟了上来,在路边停下,郭成敏上了中巴车。

  李铭群跟着上了车:“郭省长一早同意我随车同行,我还有些纳闷,郭省长一改常态,只怕不同寻常,现在看来郭省长原来早有考虑,我猜郭省长今天不管有没有遇上周洛鸭,郭省长都会到周洛县看看,突袭周洛!”

  郭成敏笑:“既然是突袭,铭群同志不许通风报信。”

  李铭群笑,说这辆中巴车上,大小都是领导,为免打扰郭省长,手机这会都由秘书拿着,所以即便有心通风报信,也没有可供通风报信的工具。

  郭成敏笑,说看来一切都有天意,他郭成敏自从接到那几封群众来信之后,就对这个周洛县印象深刻,就想到周洛去看看,想打周洛一个措手不及,将周洛这两个不思进取的县官拉下马。可刚刚在车上,他听了李铭群戴德全的介绍,却发现情况有些异样,好像群众来信与书记厅长所说的南辕北辙,不是一回事,这就更引起他的好奇了,难道上级看重的干部,群众就真的如此不满意,就真的只能对立,不能上下一致?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对他这种学者型的干部更是有着一种挡不住的诱惑。就在他思绪万千的时候,没想到鸭子也赶来提醒,鸭子们摇头摆尾,‘嘎嘎’个不停,堵住岔道口,把他往周洛县城赶,别人可能不知道鸭子在说什么,但他郭成敏却知道,鸭子们这是在提醒他,人不能忘本,不能因为现在当了个副省长,吃喝不愁,就忘记了以前吃咸鸭蛋的日子。他郭成敏是吃喝不愁了,可就在他脚下的这个地方,还有许多人像他以前那样过着贫苦的日子。

  “你说我能视而不见,不去周洛县城吗?铭群同志!”郭成敏问,声音充满了感情。郭成敏说,看来还是周洛的鸭子理解他,想让他看看周洛的真实情况,让他去看看周洛的县长副县长是不是真的如群众所言的不思进取,还是如李铭群戴德全所讲的,想为周洛脱贫致富做点事情:“是表扬还是批评,就看那个张志峰和许一鸣的造化了。”

  “求之不得。”李铭群说。

  “谁求之不得,你铭群同志,还是那个张志峰?”郭成敏追问。

  “都求之不得。”李铭群说。

  “那我希望为了不辜负那些鸭子,铭群同志让我看到周洛真实的东西,不管是该看的还是不该看的。”郭成敏说。

  “就凭郭省长‘人不能忘本’这话,我李铭群就可以向郭省长保证,周洛绝对不会对郭省长此行弄虚作假。”李铭群点头,“不管是郭省长,还是周洛鸭,我都不能辜负。”

  “那我就放心了。”郭成敏往座椅上一靠。

  离岔道口不远的一处民居的顶楼,张志峰站在楼上,看着车队左转,一溜烟地朝县城而去,把手一拍,对一旁的祝韬说:“大功告成,祝主任继续留在北盛镇善后,我得赶回县城去,给许副加油打气。”

  祝韬笑:“县长和许副县长配合默契,真不知道你们这唱得是一出什么好戏?”

  张志峰洋洋得意:“这就叫连环计,两县长智取郭省长。”

  中巴车经过周洛主街,街面破破旧旧,郭成敏眉头一皱:“这就是县城?”

  李铭群点头,说这就是周洛县城,一横一纵两条主街,估计开车用不了十分钟就可将县城逛完。

  “看来这个县的经济形势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郭成敏说,“难怪周洛的鸭子们要把我往县城赶。”

  李铭群说,如果周洛不想方设法发展工业,就靠农业支撑,过些年再看,周洛县城只怕比现在还要破败。

  志良集团总部大楼在县城鹤立鸡群,远远地就能看见,郭成敏这时神色一变,一指前方的大楼,问:“也就这栋大楼像那么回事,想来这是县委、县政府机关所在地?”

  李铭群摇头,说郭成敏想错了,这栋大楼既不是周洛县委机关的办公室场所,也不是县政府机关的所在地,而是周洛县志良集团的总部大楼,民营企业,董事长很年轻,对周洛有贡献。

  郭成敏一听,神情顿时缓和:“看来铭群同志对这个志良集团颇为了解。”

  李铭群笑,说自己对志良集团说不上了解,只是由于周洛是贫困县,志良集团是周洛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企业,所以一直对志良集团颇有好感,同时由于这个志良集团的董事长是市青联协会的副会长,出席相关活动的时候见过几次面,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会来事,因此在某些方面能关照的时候还是关照了一下。

  “一个贫困县,能有一家这样的企业不容易。”

  “也对。”郭成敏点头,“帮助志良集团也就是间接地帮助周洛这个贫困县。”

  “郭省长要不要视察视察?”李铭群笑。

  中巴车经过志良集团总部,郭成敏看了志良集团的大楼一眼,摇摇头:“算了。这样的视察,我们都没少看,走马观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给人家锦上添花而已。我们此行沉下去,只看不该看的,只看贫,不看富,铭群同志认为如何?”

  “那就听郭省长的,下乡进村,看贫困县最真实的东西。”李铭群说。

  说话之间,四台车进了县政府大院。郭成敏打量了一下破败不堪的政府大院一眼,院子虽然破败,但是一院子的银杏树,有大有小,叶子泛黄,让政府大院看上去颇为舒服。

  郭成敏点头:“院子虽然破败,但有了这几棵参天银杏,倒也别有特色。”

  “郭省长要是初冬时节到这,一地金黄,银杏叶遍地,还真是美不胜收。”李铭群介绍。

  “可以想象。”郭成敏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