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外传 第二十一章、卫家长思
作者:掉线木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卫长思的来历么……倒是有几分有趣。当时就是瞅着这个故事没放,看了几遍,越想越觉得这个人有几分意思,所以我才会这么规矩地抄几卷书。

  否则别人令我抄书,只怕我也只会抄到第一卷为止,那时我的心已经静了下来。

  卫长思本姓“魏”,大齐的长随魏家当年也曾赫赫有名,虽然是离京较远的长随的名门望族,但代代出人才,辈辈有能人。再加上长随一代土地肥沃、生活富庶,这魏家竟是比京中一些小家族威信还大。

  可是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长随魏家突然被告发说有谋逆之心。

  当时南宫朔还未即位,还是老皇帝在位,年岁已大,性躁多疑,耳根子又软,竟是下令搜查魏家,追查此事。

  没想到这一查还真查处了大问题。先是魏家主宅里面发现了大量私藏兵器,然后又是在魏家入朝为官、已官至三品的大公子家中搜出与邻国想通的信笺。最后一击来自魏家庶出的三公子,口口声声说亲眼所见魏家家主与邻国使者想通,还列举了一系列人证物证。

  证据确凿,案情合理,这案子竟然就这么定了下来。

  魏家在朝大大小小近三十人被夺官贬职,半数斩首半数流放边疆;魏家上上下下无论老小尽皆斩首,除却那个告发的三公子一家。

  但纵使魏家上下两千多人被斩首,魏家也还是留存下来一丝血脉——魏家大公子唯一的孩子,魏长思。

  魏长思在当时叛逆一案刚发生的时候也不过满月,在加上魏大公子这人也不喜欢张扬,知晓这个孩子的竟然也没几个,都是亲近的朋友。所以魏长思在忠仆的护送之下逃过一劫,仍然藏匿于京中,竟也无人知晓。那魏大公子生前的至交好友甚至都经常接济这个孩子。

  魏长思是背负满门血仇活下来的,从小懂事,性子深沉隐忍。在十年之前老皇帝将死之时,毅然投奔势力尚且不足的五皇子南宫朔,扶持他登上皇位。

  一路刀风血雨无怨无悔,只为最后一个请求——重查当年谋逆之案。

  结果果然是有人栽赃陷害。这魏长思也是个狠的,将仇家同样灭门屠杀,再将他那三叔凌迟,最后三叔一家老小全部都不得好死。

  到底是何人陷害一带而过,我掌握的资料上没有分毫。不过这魏长思对南宫朔很是忠心,大仇得报之后改名为卫长思,已将保卫君主皇位的忠心表露地淋漓尽致。

  那时他才多大,多大?比现如今的我也只大一点而已。这么小的一个少年,便如此果断沉稳,如何不叫人心惊胆颤?

  大仇得报之后,卫长思本是打算离开大京。而皇帝也知道卫长思不喜欢朝堂,但又不想放归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便拍案决定让他来当太子太傅,教习皇子皇女。卫长思自然是遵守南宫朔的命令,一直尽心尽责,对于南宫朔这个最宠爱的小女儿也放水几分。

  对于这个最宠爱的小女儿竟然只放水这么几分,面上还这么严肃……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就连南宫佳玲那个没头没脑的都怕卫长思了。这样沉着脸的从内到外都是黑的家伙,谁不怕。

  不过,我不怕就对了。

  他又不是我仇敌,我又没灭他满门,怕他作甚。

  将卫长思的身世回忆一番之后,我继续回视那双带几分探究的扫过来的长眸,用一种孩子特有的懵懂对望,终于是卫长思先移开目光。但旋即他又将目光移回,目光沉沉有如实质,他道:“殿下,还剩多少?”

  听着语气,估摸也没打算真让我抄完再去吃饭,这是打算放水了,不管抄完多少都准备时间一到让我离开。

  我这才低下头继续抄完这一页,说道:“好了。”

  然后将笔搁砚上,将手稿整理一下,起身送到他面前。

  那张深沉的脸上平素应当是极少显露表情的,所以我只能从他微微睁大了一些的眸中猜测他此刻或许有些惊讶。

  三卷《章华录》誊抄完毕。七种字体,随便练练,各占其中诗、词、歌、赋、奏、章、表七种主要内容。毛笔字倒是从小练起,如今却是生疏了几分。

  不同于方才对于其他几人只是粗略地翻过几遍,卫长思将我的誊抄搞从第一页细细看起。看到那写的工整的小楷时,似是惊讶,竟然挑了挑眉。

  看来以前南宫佳琤真是……相当不读书啊。

  向后翻过,卫长思似乎是越看越心惊,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一眼,我竟然在那双沉如黑夜的眸中看出了几缕名为“不敢置信”的意味。

  我不动如钟,问道:“夫子,我可以离开了吗?”

  见他仍旧是默不作声地向后翻阅,我当他默认,转身正欲离开。却听他低沉嗓音,道:“殿下留步。殿下,不知您的字……是何时练的?”

  问得相当自我怀疑,估摸是以为自己记错了,或许在内心还是怀疑以前自己是否真的瞧见的是南宫佳琤那惨不忍睹的字。

  我又转过身,南宫佳琤发育严重迟缓,这么站着,竟然和跪坐在地的卫长思差不多高。于是我冷静地平视他目光,一脸懵懂的样子,“在鬼谷的时候,那些弟子有的实在看不下去我的字,教的。”

  小公主一年几个月住在鬼谷以前是常事,这卫长思自然知晓。于是我毫不犹豫将所有都往那边推,反正没有对正。再加上卫长思只在很久以前看过小公主的字迹,小公主这一两年都没好好写过字,都是身边人代笔的。这个谎,戳不穿。

  卫长思终于翻完手稿,轻轻放在桌案上,道:“殿下学问长进,臣自当会向陛下会禀的。下次还请殿下早些来,否则课程会很紧。”课程很紧,自然紧,其他几人抄写第一卷都差不多抄写了一上午,我也是草书来狂写篇幅长的文篇,才讨了一点巧。

  他说话一本正经,眸色无波无澜,面容倒是本就有一种飞扬艳丽之美,但被他硬生生压住,显得稳重成熟。

  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说话,我自觉有趣。反正现在才十二岁,小公主这性子又是随意地很,于是我继续一脸懵懂地伸手,碰了碰他的右眼睛。

  睫毛长而密,微微上卷,见到我手伸出,还未反应过来便是下意识地双眼一闭,掩过沉沉目光。睫毛在我指尖划过,带几分酥麻之感。

  本来是想摸一下眼睛的,好可惜。我收回手。

  那双沉沉的眸子让我想到了以前见到过的黑曜石,沉而稳,风华尽内敛,只让人觉得神秘。所以鬼使神差之下,倒是伸出手想要触碰了。这双眼睛,像极了灿灿那双笑起来便如夜空繁星的双眼。也不知道卫长思如若笑起来,会是如何景象。

  卫长思立刻睁开眼,似乎有愠怒,又似乎没有,只是说了句,“殿下,您该回去了。”

  倒是有涵养。不过也是,没有涵养,他能在仇恨之中隐匿着度过,只为最后一击?这个人,沉得住气,也狠得下心。

  我不再理他,径直往外走,外面的侍卫恭敬地向我行礼。

  看了眼正中午的太阳,暮春,带几分明艳和丝丝灼热,扑打在身上脸上和周围,点染周围的花草楼阁都笼在一片金光之中,明丽却柔和。

  我顿了顿,才转身回宫。上书房的院落里清幽非常,倒是极适合读书静心的地方。

  接下来的九天,我每天都准时到上书房读书,不论早晚,不管天气。

  一般情况下卫长思都是悉心教导细细讲解,偶尔也会命我们抄书。他性格很冷,除了教导读书一天冒不出几句话,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有问才回答。

  我就老老实实地呆着,让听课听课,让抄书抄书,而且因为时间充足,用得字体都是端正小楷一笔一划,比前世读书不知道乖多少倍。要知道以前我是三天两头说翘课就翘课。老师也算明白我家里的情况和我自身的情况,反正成绩掉不下去,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不在意。偶尔还能够在为数不多的上课回归时听到瑾瑜和灿灿叽叽喳喳说有趣的事情,在她们的话里,我的光荣事迹,被一些学生津津乐道。

  通过九天的老老实实,弄清楚了我的小侍读是平阳侯王家二小姐,也就是那个王世子王林睿的妹妹,名为王澄。南宫佳玲的侍读是四品官员之女,唤作楼星月。而南宫佳言和南宫佳行的侍读也是一对兄弟,但却是同父同母的林家大公子、二公子,名为林荣,林威。

  我呢,白天老老实实上课,那些本来完全看不懂的引经据典居然也听懂了不少。而晚上我就趁机溜出去,当然,为了不让那夏梧再发现,换了一套装束。那地道行得方便,也再没见到过其他的乱入者。

  从资料上看到的知识始终是纸上的,但这九天在大京中跑来跑去,这大京城内的地势图景倒是已熟记于胸。每天都带够钱一家酒楼一家酒楼地逛,我觉得我也算是无聊了,又不是灿灿那个吃货,干嘛要把每家都跑一遍?品出个味道最佳么?

  这么想着,我便再没逛酒楼。至于那些传说里言情小说穿越女主必逛的青楼,经过之前那次一折腾,我是望而却步,再也不敢踏入了。有膈应,最主要是,里面脂粉气味太浓,我有洁癖。

  所以这么一来就去逛古玩了。这本书里面的历史不甚清楚,让我来做古玩鉴赏是万万没那准头的,我只是瞧着看着,兴趣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