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一百六十二章 熊文灿的不解
作者:沧海逍遥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我只负责上阵冲杀,熊灿的事你要问顾军师。”刘宗敏说着,抓了抓头皮。

  思索了一会,顾君恩说道:“这熊灿原来是福建巡抚,海盗郑芝龙由厦门进攻铜山他招抚了郑芝龙并任命其为海防游击征讨海贼李魁奇和刘香成功,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海盗。说起来也算个有点能力的官员。”

  “哼”了一声,郝摇旗不屑的说道:“我们闯军,可不是那海盗,打败海盗算什么了不起的事,让他熊灿来碰我们闯军试试,不打得他满地找牙我就不姓郝。”

  田见秀笑着道:“郝兄弟艺高胆大,豪气过人,但是也不可轻敌,如果那熊灿没有两把刷子,那崇祯小儿是不会派他为五省总理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熊灿为五省总理,他可以调动五个省的军队来围剿我们,我们须得密切注意他的行动,不可大意。”袁宗第说着,看了一眼李自成。

  袁宗第作战勇敢,有勇有谋,是个很不错的将才。

  刘芳亮说道:“从官兵的调动规模来看,这次他们是来势很大,我们须得派人去和张八大王、曹((操cao)cao)及老回回联系一下。”

  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李自成站起来说道:“芳亮说的有道理,这样吧,你去张献忠那里,来亨去曹((操cao)cao)那里,一功去老回回那里,看一看这三人的准备工作做的如何了,是否需要我们的协助,了解清楚就尽快回来禀报。”

  “闯王的安排甚妥,这次熊灿调动的官兵很多,地域很广,说不定是在布一个大的网,我们不得不防,派人通知了那三人,让他们知道了我们的善意,对我们也是好事。”顾君恩捻着胡须说道。

  待三人走后,李自成又吩咐道:“多派探子出去,多探听一些探明官府和官兵的(情qg)报,这样我们才能有备无患。”

  “闯王放心,我这就去安排。”李过说着,就走出去了

  见顾君恩出去了,田见秀和刘宗敏等人也站起来,说道:“闯王,我们也要去检查一下队伍的战备(情qg)况,避免被那洪老九钻了空子。”

  “你们去吧,我和军师再琢磨一下如何对付洪剃头和孙传庭。”李自成笑着道。

  众将施礼后就走了出去。

  武昌城里的一座大宅内,一个六十来岁(身shen)穿一品官服的老头正在跺着脚大发脾气。

  此人就是熊灿,就任五省总督后,他驻节武昌,因为有招抚郑芝龙的成功经历,所以他也打算招抚老回回马守应。

  可是派去谈判的人被老回回割去了耳朵,而且他还让人写了封信给熊灿,在信中老回回故意把熊灿招抚海盗郑芝龙成功,说成是熊灿把自己最宠(爱ai)的小妾送去给郑芝龙睡,才算把郑芝龙招抚成功了。

  这不是污蔑他被郑芝龙戴了绿帽子吗,看了老回回的信,熊灿是气的脸发紫,呼呼喘着气把信撕的粉碎,大叫着要吃他的(肉rou),喝他的血。

  “大帅不必为这狗贼生气,招抚不成也没什么,待我军兵进英霍,他就知道大帅的厉害了。”旁边一个四十来岁书生摸样的人温言劝道,

  这个人是他的幕僚刘材。刘材是安徽人,今年四十岁,是个举人,才华出众,不甘沦落乡野,自荐于杨嗣昌,一番交谈,杨嗣昌很欣赏他的才华,就把他推荐给熊灿。

  听了刘材的话,熊灿强压怒火说道“先生说得是,老夫就让他再张狂几天吧。来人,传令众将,明早辰时到行辕开会。”

  接到熊灿的军令,众将纷纷骑马从驻地赶来。

  第二天辰时,三通鼓响过,众将已经一个不落的站在了行辕里。

  熊灿威风凌凌的从行辕后堂走出,满意的看了一眼站的整齐的几十个盔明甲亮的高级军官,这些军官有总兵、都指挥使,参将、游击,守备等等。

  咳嗽了一声,他便开始训话:“各位将军,流寇肆孽大明已经十载,对我大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帅这次受皇上的重托,兵部尚书杨大人的委托,总理五省军务,统领大军十数万剿灭流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希望诸位将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奋力杀贼,消灭李张、罗、马四大巨寇,上报皇恩下安黎民。”

  这次为了围剿流寇,兵部尚书杨嗣昌调兵十二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这种巨大的支持让熊灿有了再次和流寇决战并剿灭流寇的底气。

  “谨遵大帅将令,奋力杀贼,报效朝廷。”众将躬(身shen)高声道,说完直起(身shen)来,(身shen)上的甲叶嚓嚓作响。

  满意的点点头,熊灿脸色一肃,厉声说道:“功必赏,过必罚,本帅在这里申明,此次征剿流寇,为了保证军事行动的快捷有效,行辕下达的一切军令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有怠慢打折之事发生,莫怪老夫脸黑无(情qg),老夫的尚方宝剑可是早就等着喝人血了。”说到这里,他的样子已是十分的狰狞,一种浓郁的杀气从他(身shen)上散发出来。

  看了看他脸上的杀气,众将只感到脖颈有些发凉,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看着众将脸上害怕的样子,熊灿决定再加把火,他说道:“为了保证军令的贯彻执行,本帅特意制定了几条军法,下面我念一遍,请大家记住了,免得到杀头的时候才怪本帅没有事先说明。”

  众将睁大了眼睛,竖着耳朵静静的等着熊灿念他制定的军法。

  逐一扫了众将一眼,熊灿高声念道:“延误军机者斩,对友军坐视不救者斩,守城不到规定(日ri)期而弃城者斩,擂鼓不进者斩,总兵贪生怕死先退者,参将可杀之,参将贪生怕死先退,游击可杀之,游击贪生怕死先退,守备可杀之,以此类推……”

  听了这冷酷的军法,众将神(情qg)十严肃,有几个喜欢逃跑的军官更是心头发凉,知道这次不好混了,再像原来那样,恐怕小命难保了。

  分配了作战任务后,众将就带着各自的任务回去了。

  等众将走后,熊灿才坐在宽大的帅案后开始考虑兵部尚书杨嗣昌和他谈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围剿流寇的战略。

  他仔细分析了流寇的作战特点和作战方式,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的确是对付流寇的好办法,将流动作战的流寇堵截并包围,压缩其活动区域,削减其战力,最后加以消灭。

  “这个杨弱,不愧有知兵之名,起码目前没人能提出比他更高明的战略来了。”熊灿佩服的说道。

  听了熊灿的话,刘材微笑道:“大帅,杨兵部出(身shen)名门,其父亲杨老令公也是知兵之人,他能提出这个方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说到这里,他不说了。

  看了他一眼,熊灿笑着说道:“先生有话请说,你我虽说相处的时间还不太长,但是我相信弱兄的眼光,他推荐给我的人一定错不了。”

  这话说的刘材心里(热re)呼呼的,他躬(身shen)对着熊灿施了一个礼,说道:“在下感谢大帅的信任,那在下就直言不讳了。”

  “先生请说。”熊灿微笑着看着刘材。

  对着熊灿又施了一个礼,刘材这才朗声说道:“大帅,你也知道,再好的计划也要人来执行,要想完成杨兵部的十面张网的剿寇战略,不仅要有严格的军令约束军队和地方官员坚守城池,防止流寇破网而出,而且必须得有几支战力强悍的军队在后面追剿,让流寇疲于奔命,没时间休息,甚至没时间吃饭,这样的话,流寇就无法破网,最终我们就可以达到剿灭他们的目的。只是不知道追剿的军队是否能吃的了苦。”

  “先生说的是极,此次参加围剿流寇的军队有辽东军,秦军,还有洪承畴率领的边军,这些军队都是大明目前的精锐,战力强悍,用以追剿,足以让流寇疲于奔命了……”熊灿说着,哈哈哈哈大笑起来,赴任时的惶恐,此时已被自信代替了。

  笑着笑着,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来,他拿出所统领的军队的名册来,翻到其中一页说道:“这杨弱,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还调了一支民团来助战,真是好笑,难道他不知道民团的战力是怎样的吗?”

  “民团?还是杨兵部调来的?”刘材好奇的问道。

  熊灿笑着道:“是的,不信你自己看。”说完就用手指着“大明忠勇总队”的名字。

  低着头细细的看了几遍,刘材这才抬起头来,说道:“确如大帅所说,但是在下认为杨大人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否则他不会这样行事。”

  听了他的话,熊灿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问道:“先生认为是什么原因?”

  仔细的考虑了一会,刘材说道:“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这支民团能打,二是这支民团有名,三是这支民团首领得罪了权贵人物,被人家报复推到了战场。”

  “有道理!有道理!先生分析的有道理,那么据先生分析,哪一条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