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女相:陛下,请矜持 181.第181章 子民天生无贵贱
作者:华希真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更何况,商人真的错了吗?

  如若真的是这样,百年世家,鸿儒豪门,真正的历代大儒产生的家族,天下脉所共仰的琅琊华氏,怎么会专门为他们建立市场应有的场所呢?

  假如说这只是一群女孩子的自以为是、辱没家风,且不说华家这样的人家教养女儿也不会差了,当年老华相还在的时候,为什么也愿意减收商税呢?

  每个人所种的粮食,如若不是大半都归了官府纳税,剩下的一大半又属于应当缴纳的存粮,难道所种的粮食,还会喂不饱他自己吗?

  这样看来,即使是这么多人从商,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仍然是种粮食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天下人之所以没饭吃,该问问那些莫名收走了绝大部分的粮食,到底都去哪里了!

  而我们商人,是为货物流通、南来北往,做出了贡献的人!

  是,哪个家族也不可能没有一个铺子。

  ——只许那些大大小小的家族经商,却又看不起我们自己行商。

  难道我们商人,天生是为大家族打下手的下人吗?

  不!商人,绝非贱民!

  生下来,我们和农人,并无区别!

  靠我们养活着一大群不事耕织的族人的所谓贵族大户,没道理反过来说我们扰乱世道安宁!

  ……

  尽管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看好,但是华家的这个决策,是继钱庄之后的又一大胜利。

  华盈琅在向章元先生解释的时候说:“我们即便是只做天下商人的生意,天下这么多商人,单是照拂也照拂了我们区区十六个人!

  官府同万民争利,我们干嘛学官府?我们又不是管理人的,一个机会,足以让他们永世不忘。”

  百姓,是世界记性最好的人。

  华家,也由此真的开始了,当初说过的“藏富于民”的计划。

  这样的方案,原本仅仅是因为华家在南越深受皇室忌惮打压,从而想出来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但是在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果然是获利匪浅。

  华盈琅从来不会因此藏私。当初说好了的,好事情首先要想到西疆百姓,理所应当“民有饥寒,分食共裘饱暖之;民有所共欲,全力以赴达之。”

  于是,半个月后,华氏的大市街也成功出现在了沿澜江两岸,恭州城东三十里一处平浅些的江岸对滩。

  华盈琅亲自提笔,给它和远在澜江入海处的第一家华氏市街提了一个名字,叫做“商世”。

  这是大型的商市,也是行商的盛世,是商人的世界。

  没有冠华家的名字,是因为华盈琅知道,真正创造出“商世”收入迹的,是那些走南闯北,为货物流通增值立下汗马功劳的商人。

  子民天生并无贵贱,且不说出身这件事情,即便是出身相仿的人,怎么能因为所从事的行业定下尊卑呢?

  若说万般皆下,工匠和商人较之农户,所谓的贵贱差别仅仅在于,农户纳税较之后面的两者多一些吗?

  商世的总负责人并不是盈琅小姐。出乎意料,这是一直十分醉心于各种各样的诗礼义,眼看要朝着呆子进化成功的华芳兰。

  本来自http:///html/book/40/4078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