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师姐在大唐 第32章 风头日盛
作者:白绝风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天后,大都督府

  “哈哈,今天你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胡不归扬手将长枪掷回兵器架上,脚下用力一跺,有如大鹏展翅一般地飞到了自家的屋顶上。

  “大都督都肯帮我演了那么一出好戏,我又怎么能不来好好答谢一番呢?”

  唐一笑坐在大都督府的屋顶上,这不请自来,还胡乱飞到别人家屋顶上的行为,哪里像有个答谢的样子。

  “说是来答谢,谢礼呢?”

  胡不归也不和她客气,顺着她的话来,可显然也不是真的指望唐一笑能拿出谢礼来,虽然他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算下来这才是见的第三次面,可彼此却是难得的秉性相投,很有默契地互开玩笑。

  令他没想到的是,唐一笑竟然真的伸手在怀里掏了掏,愣是给摸出了一个小瓶子来,随手丢给了胡不归。

  “喏,谢礼不是在这儿?”

  “这是啥?”胡不归接住瓶子,拔开了塞子一闻,“是药?”

  唐一笑突然拍了拍胡不归的肩膀,虽然面具遮了脸,却还是尽职尽责地一脸严肃,“大都督,你的胆子实在是令唐某佩服万分啊!”

  “怎么讲?”

  “从我手里出去的药,敢问都不问就拔开塞子闻的,您是头一个。”

  说着,唐一笑还给胡不归竖了个大拇指,好似诚意满满,并非是开玩笑的样子。

  “你不说我都要忘了,你们唐门的人竟然还会用毒?那天她给我传音说,菜里被人下了蒙汗药,好家伙,我可是一点都没尝出来,什么时候蒙汗药也是能试出来的了?还有之前你给我吃的那颗避毒丹,竟然隔了一天还能发挥作用,实在是太神奇了!说说,你们唐门的人都是这么神奇的吗?”

  连蒙汗药都能试出来的人,一定是用毒的高手,而能够掏出如此有效的避毒丹的人,又是医道上的专家,俗话说“医毒本一家,全凭心善恶”,这个人一定是个可怕的人,也就是胡不归口中的那个神奇的人。

  “哈哈哈,大都督既然明知道我唐门用毒一绝,还敢以身试法,这可是让唐某更加佩服了。”

  唐一笑却是没接胡不归的话,明面上是接着胡不归的话茬在说,可实际上却是避开了胡不归想要知道的唐门,只说用毒这一件,打了个水平不怎么高的太极。

  那边胡不归已是在笑着摇头,“你这打哈哈的水平倒是跟我有的一比了,不能说就不说,谁又没逼你说,再说了,谁敢逼你说?难道他不知道吗?惹怒了你,你随便挥一挥袖子,就能让他立马昏上三天。”

  说完,胡不归自己先哈哈大笑了起来,显然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乐不可支。

  “打住打住!”唐一笑立马投降,“我的大都督诶,您这可是害我,那菜里的蒙汗药可不是我下的,这要是让人听见了,以为是我将这洛阳的诸位大人给迷晕了好几天,那我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诶你是没见着啊,今天早上我去点卯的时候,想着顺道去看看裴宽怎么样了,结果没想到……哈哈哈哈!那些平时见了我一个比一个话多的家伙,今天全都趴桌案上喊脑袋晕脑袋胀,那个最能挑事儿的崔熹,见了我非要给我行礼,结果一头栽地上就起不来了!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胡不归坐在房顶上,把瓦片踩得“啪啪”响,显然心里真是痛快得不得了。

  ……

  “花开富贵,国色天香,姹紫嫣红,富贵吉祥——您的菜齐了!客官慢用,有什么事尽管招呼!”

  今天老王的精神头可以称得上是特别的足,连带着唱菜名都多了股干劲儿,好像手上端着的不是王富贵他们做的菜,而是他刚娶了媳妇的儿子似的,骄傲到必须要喊出来,要让大伙儿都听见才高兴。

  “诶!博士,我听朋友说,昨天本该是这洛阳三大酒家挑战你们一\/品楼,可那三家却突然不战而降,承认了你们一\/品楼这‘洛阳宴席第一’的名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位客官,您听说的一丁点都没有错,三天之前,我们一\/品楼的三大主厨亲自操刀这牡丹会的流水宴,诸位大人为了抢菜,愣是争吵不休,最后那崔熹崔大人和王政辅王大人愣是在大都督和刺史大人面前大打出手,呦,那场面……”老王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今天崔大人还卧床不起呢。”

  俗话说三人成虎,以讹传讹,原本十分真的话从第一个人的口中传出去,夸张一部分,遮掩一部分,就变得只有六七分真,而到了第二个人这里,再夸张一部分,遮掩一部分,就只剩下四五分真,一旦超过了三个人,真相究竟是什么就变得如雾里看花,不辨东西了。

  “哦?那这么说来,吴某今天倒是有幸能尝尝这令诸位大人都大打出手的好菜了?”

  这位吴姓客官搓了搓手,显然已经是跃跃欲试,食欲大增了。

  而一周之后,原本生意就十分火爆的一品摘星楼,更是人满为患,原本看起来在这洛阳城里也算是高层建筑的二层小楼,顿时就不够看了,李涉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着急,而唐一笑显然早有打算。

  和胡不归那边搭伙的生意因为是铁器生意,而她又是技术入股,因此并没有什么成本负担,而一品摘星楼虽然经营的时间看起来很短,但收入已是极其丰厚,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暴利了。

  和唐一笑预想的一样,一品摘星楼真正的大宗消费群体并不是那些平民百姓,而是这洛阳城里从来都不缺少的王公贵族、大小官吏,显然唐一笑也并不满足于开一个小小的饭馆,在有了一些本钱之后,她迅速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

  三天之后,一品摘星楼在南市敲锣打鼓地开了分店,因为开店半月的促销活动,再加上正是名声在外,明明是一家新店,却客满为患,在一个时辰内,就把一千个号牌都发出去了。

  而西市的老店,则是在闭门半月之后重新开张,可谓是模样大改。不仅仅是名字从“一品摘星楼”变成了“摘星会馆”,也不仅仅是牌匾上多了一张带着“唐门”标识的大旗,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桌椅摆设,供应菜品,甚至服务对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果还有另一个现代人在这里的话,一定能一口叫出它的名字。

  是的,唐一笑将后世的会馆开到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