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离婚的人们 "幸福的小 三"
作者:我爱狐狸皮大氅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某次在银泰遇上一位客户带着一个女人和男孩子,很诧异,看上去他们是一家人。可我记得上次吃饭时,他的爱人是个娇媚的小女人,因为刚好在一个柜台。那位客户就对我点头打招呼,“老公。你客户啊?”那位斯文女子恬静的微笑,我忽然意识到这位才是东宫

  啦啦啦。这个男人不仅有小

  三,还有私生女啊,他的老婆,不知道吧?

  说来也巧。没过两个星期。又在一次饭局上遇上那个娇媚的小女人,因为看中了我的拎包。一个劲儿和我聊天。

  先是问我的包包可是国内买的?又说上个月她老公还在香港给她买了l,我知道她有个三岁的女儿。如果不是在银泰遇上这个男人的妻子,真看不出这是个小

  我基本都是在听。她老公对她多好,对孩子多好,多有家庭责任感。那个晚上她老公不停出去接电话,我怎么都觉得。那些电话来自另一个女人。

  “你很幸福么?”突然想问她。

  她的脸摹的红了。她很聪明。非常聪明。

  这个时候那个男人又进来了。她把手绕到男人后背,若有若无的往上往下勾滑,很有意思么?小手段用久了,历经风月场的男人也会麻木。

  使个小坏,先是对那个男人说:“李总,那天我在银泰好像遇上了一个人。”然后我专注的看着小

  三:“那个男人长得真像你老公,不过,和老婆儿子在一起,也不可能是你老公吧?”

  我可真八卦!

  三脸色变了,“你看错了,我老公除了出差都在家陪我和女儿。”

  “哦,太奇妙了,不过,你们真是幸福啊!”

  那个男人也看着我,即尴尬,又无可奈何。他曾经是我的客户,我帮他赢过经济纠纷,我们互不拖欠,并且,他现在不属于我的客户目标,倒是他的对手,有我的忠实客户。

  没理由妒忌一个小

  三的“幸福”,更何况当晚的东道主是带着女儿来的一位有名望的大企业家,另外两位都是偕夫人,我的话让对面那位中年女士明白了小

  三的身份,她显出了不屑,在她身边的是他当外科医生的老公,这位女士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李总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悟出了今晚的错误,他的手机再次响起时,他找了个理由,带着小三提前离开了。

  东道主对我笑了笑,你这个丫头!东道主是我父亲的朋友,知道我的性格。“现在这些年轻人,总不把家庭当回事儿,遇上教训,后悔也来不及了。”

  “爸爸,这种人带着二

  奶来,下次绝不可以来!”东道主的漂亮女儿也发话了,娇慎的语调让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这个女的,我记得还有个很小的孩子吧?真是作孽了!”女董事长总归也是女人,还是个原配,正常女性的眼光是非标准总是差不多。

  “还不是为了钱?那些女人不为了钱才怪呢。”另一位太太和附和着,“生了孩子也没转正,高兴什么呢?”

  我虽然说不准小

  三全是为钱,但这位得意地二

  奶,满口老公送我大牌,可想而知,就算爱情,何还是离不开金钱基础。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那个男人居然又回来了,还带着个男孩子------就是银泰遇上那个小男孩。我的天,他可太有才了。

  那个男孩很有礼貌,座在东道主千金的旁边,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聊得很愉快,看起来绝不是生活在家庭不幸的环境中。

  我对这个男人太好奇了,他是用什么手段糊弄老婆多年的?看着他重新和大家谈笑风生,城府也太深了吧?

  不知道他有没有可能带着小

  三的女儿参加这样的晚宴?不可能,他刚刚还说独生子女,教育起来是比较麻烦,幸亏太太是幼教专家。

  独生子女!原来他心里并没有小

  三给他生的宝贝女儿,就算有,那也只能是点缀,不肯朝向阳光。

  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怎么样,这么精明的男人,稍微遇上问题就会把谁牺牲掉,一目了然。

  不去评价不知情的妻子,但是小

  三,继续自己安慰自己的幸福人生吧,最好别把孩子连累一生。

  另一篇:伎俩

  罗天没能如父亲心愿继承公司,26岁那年他考进了检察院,就在家乡的县城,罗天不想去省城父亲的公司发展,罗天两岁父亲就进省城创业,母亲带着他在县城照顾爷爷奶奶,罗天从那时起就很少能见到父亲,小学四年后,父亲在省城有了公司和大房子,寒暑假父亲会带接他去省城玩几天,罗天小时候顽皮,父亲自己又忙,总是让公司的一位刘阿姨带他,刘阿姨对罗天很热情,但罗天心里有些怕,他知道父亲总是听刘阿姨说自己的表现,而刘阿姨好像习惯说谎的。

  高中时,爷爷奶奶过世,父亲更少回县城了,由于父亲不提,母亲也不敢要求带罗天去省城,罗天学习还不错,父亲每周打电话问问情况,仍是寒暑假派司机来接他进城,那时候刘阿姨已经不见了,取代刘阿姨安排接待罗天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姐姐。

  罗天也不是太喜欢那位姐姐,16岁的罗田多少有些明白,父亲对母亲太冷漠了,母亲好像一直没考虑那些问题,只关心罗天的生活学习。

  罗天考上一本,但不是全国重点,他也没接受父亲的要求学习企业管理,他选择了法律专业,也许潜意识,想让自己坚强。

  大学毕业,父亲已经五十岁了,那个夏天,罗天在父亲的要求下进公司实践,很快明白知父亲的公司日常管理几乎都有那个漂亮姐姐的影子,罗天能感觉到那位姐姐对自己的种种留心。秋天,罗天母亲生病,家里没人照顾,进省城看病,父亲也只是去医院看了一样,母亲坚持回县城,罗天就跟着母亲回家了。

  罗天回家之后,没有禀告父亲就考了公务员,先是司法局,三年后又进了检察院,父亲的公司业务渐渐萎缩,罗天对父亲的财产一直没有概念,反正他家在县城一直住老房子,大院,上百年的祖屋,别处还真没有这种安心。

  罗天对财富和权利没有太多求欲,可能是受母亲影响比较大,在检察院这样的品性也不多见,但到底是小县城,都是熟人,罗天还是活的挺顺心。

  一转眼又过了十年,父亲去世了,去世前半年,病重的父亲停止了受罪的治疗,回到老屋喝汤药,母亲就一直平静的照顾他走完最后的路。

  父亲有时也会稍微精神,这样的时候,他会坐在轮椅里,让母亲推他出门,看着天边发呆。家里要请保姆,罗天妈妈不同意,说自己能行,罗天妻子也在政府部门,平时比较忙,不能帮婆婆照顾公公,由于和婆婆关系的很好,对公公就有意见,一辈子都没为婆婆做什么,老了还要让婆婆当保姆。

  罗天父亲临终前给了他一封信,让他一定答应里面的条件,等他死后再打开。

  罗天处理好父亲后事,想起了那封信,打开一看,很惊讶,原来父亲让罗天照顾那位刘阿姨,刘阿姨曾经是父亲的情人,由于身体不好,怀孕三次都没能留下,父亲说,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次自己逼她流产,就不会有后面的怀不住孩子,刘阿姨一辈子都在默默照顾罗天父亲,那位姐姐,就是刘阿姨亲外甥女,因为刘阿姨没有子女,外甥女在公司倒闭后又去了国外,罗天父亲一去世,刘阿姨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没了亲人,父亲的最后的心愿就是让罗天接受照顾刘阿姨,不必让他母亲知道。

  罗天父亲说这是罗田欠刘阿姨的,当初不是因为考虑罗天,他就和刘阿姨结婚了,刘阿姨也不用流产伤身体。

  罗天算了算时间,那时候,母亲正在照顾病重的爷爷奶奶,自己欠那个姓刘的女人什么?

  罗天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那么讨厌做生意,生意人太精明了,总是为自己找借口,利用别人却还不忘给自己贴金!

  罗天撕了父亲的信,没什么刘阿姨,罗天只有一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