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终归吾 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不后退
作者:风吹云追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联军虽然每一组只有三排人,但是组与组之间的切换要快于靖军三四秒钟。由于采取的是边打边进的策略,因此每一组联军放枪之后,无需后退,而是直接跪在地上上膛,再由后排兵士前进,以保证整个阵型缓慢而平稳的推进着。

  在这种模式的交火中,双方持续开火的时候,推进的一方比后撤要快得多。因此,哪一方一旦后退,马上就会成为溃逃。

  “我们的阵亡率如此之高,但必须继续扛着,这种仗一旦开打,决不能半途而废,整个过程是非常宝贵的作战经验,每一名能活下来的官兵都将成为战斗骨干,即使将来武器更新了,这些逐渐升级的经验,也一样有用的。”紫竹志并不是一个通晓经史子集的饱学之士,所以说出来的话语显得平淡,道,“多么悠扬振奋的战斗号子啊,不知多少年没有听到过了!”

  可是,从紫竹志的思维来说,一个十六岁的帝王,却有着和六十岁的王安丞大人一样的长远思维,着实令人震惊。

  好几个老表都听懂了紫竹志话语中的深刻内涵,天道自然,万物规律,在一些实用类的书籍典故中,还是占据着主流思想的。

  “陛下深谋远虑,小王佩服,此战不管战局如何,必须自始至终!”或许是战斗号子震撼着自己灵魂的深处,紫竹真罗发自肺腑的表达了同感,道,“只是非常可惜,拿我们兄弟最精锐、最忠心的部队试水,实在令人心痛。”

  “是啊,可是拿二流、三流部队行吗?”紫竹志知道他在心疼南淮部队的损失,道,“我们虽然有十几个师团的垃圾部队,但是把那些家伙摆在第一线的话,他们连枪都端不稳,听到炮响会像洪水一样回流过来,对于精锐部队来说也是一种冲击和消耗。”

  就在这段时期,在中土世界的万里疆土中,联军各个诸侯又招募了几十万兵丁,包括十五至十八岁的青少年,以及四十岁至五十岁的超龄兵丁。

  这些新兵,未经战阵,目前都在向着竹林城附近的山区挺进,那里有上百座兵营,几十年以来一直承担着训练新兵的任务,硬件设施非常到位。

  同时,这些部队集结在皇城根下,更是为了直接接收新式武器,一种更为先进的单兵武器。

  战争的双方,都在武器革新这个问题上,异常的重视。

  “陛下快看,我军已经抵近到了二十米的距离了。”紫竹昊天提醒道,“这下靖军再也没有什么优势了吧!”

  放眼整个联军的方阵中,地上齐刷刷倒下了成排的战士,联军踏着自己弟兄的尸体,执着的执行着主帅的命令。

  近身肉搏,这是联军梦寐以求的局面。

  “上刺刀,上刺刀。”看着惨烈的战场,听着悠扬的号子,祥云血脉喷张,使出浑身气力高声喊道,如同一声龙啸,响彻整个沙场。

  一旁的小弟兄们看到老大开始兴奋了,赶快给他降降温:“大哥,您千万别激动,现在不是当年出征燕国的时候了。”赵升说道,“您一直教导我们,大兵团作战,即使是一个团长,也应该时刻待在指挥岗位上,而不能抄起家伙冲上第一线,那样对整个战局是巨大的损失。”

  祥云已经很是不爽了,有时候,他真的不愿意待在统帅大帐中,而是抄起那杆祖传的拓日神殇,用最传统的作战方式,给弟兄们打开上几条血道,然后用骑兵直掏联军核心,逼着联军全线回防。

  但那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冷兵器时代,骑兵杀开一条道直突,左右侧翼弟兄面对的是几排敌人,而如今,两翼面对的却是上百米的火枪手,任何此范围内的敌军都可以从容开火射击。

  双方战士从腰间拔出刺刀,装在火枪枪管上,时刻准备着近身肉搏。

  二十米的距离,敌我双方扣动扳机的手指都开始哆嗦了,甚至不听自身的使唤。突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双方的指战员们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射出了枪膛中的子弹后,再也没有人切换前后组,而是挺起刺刀齐声呐喊着向敌方冲了过去,大家都是刚刚从冷兵器时代瞬间转换成了火枪兵,思想上依旧没有调整过来。

  双方的统帅也都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按照作战条例,火绳枪阵型对战的最后冲锋距离应该是十二米左右,并且由营级指挥员统一下令进行冲锋肉搏。

  “杀啊,冲啊!”传统的喊杀声,在时隔半年之后,再次响彻在中土大地上。

  敌我双方绞杀在了一起,金属撞击金属那叮当的响声,让人听了就心寒。后排的战士还在切换着组别,不停地开火杀敌。最前排的战士交错变换着阵型,这一切对于军中老弟兄们来说,依然是得心应手。

  不断有人倒下,也不断有人补充上来,敌我双方就这样相互消耗着。

  对于联军来说,如此肉搏大大有利;而对于靖国来说,则得不偿失。

  “不对,肯定是搞错了。”肉搏了几分钟以后,祥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道,“肯定是史书记载的太为笼统简单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李洪魁早也憋不住了,道,“历史上的火枪对决不可能这么硬扛,而是有很多种中小型战略战术运用其中。”

  “说得对,两军一旦交上火,统帅部不可能闲着。”张闻海也道,“那些将帅们打了那么多场火绳枪对战,一定创造了不少辅助阵型和战术,只是这些好东西都没怎么记入史书。胜利者往往就会歌功颂德,总是说敌我主帅是谁,双方各有多少人马,却连后方的经济和辎重等细节只字不提,所以打仗还真是不能纸上谈兵。”

  看到赵升这小子读书如此用心,应该是在张伯伦的图书馆学习的那段时间非常的用心,祥云大为赞赏。

  “炮兵前推,抵近轰击!”祥云必须抓紧时间扭转颓势,道,“那些个抛石机什么的老玩意儿,闲着也是闲着,抛些个燃烧罐,炮弹什么的,也总比火枪的杀伤力大。”

  双方就这样绞杀着,一直胶着到了中午,谁都没有停战的意思,更没有心情换防阵营轮换用饭。

  由于靖军的火炮射程和威力优于联军,再加上大量几乎快要废弃的弩床、抛石机也被推上了最前沿,因此在杀伤效率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仗着人多势众,几万联军的步兵、骑兵部队,从清晨开始,就向着靖军的两翼迂回攻击着,靖军大帐也不停的抽派兵力,进行象征性的防御堵截,却好像并不惧怕被联军所围。

  “殿下,联军明着围攻我军两翼,但目的在于我军侧后,刚刚探马来报,我军后方已经发现了大量的联军部队,推进速度很快,若再不调整,我们会被围困在此地。”李洪魁一直摆弄着沙盘推演,看出了联军的伎俩,道,“末将愿带兵回防,以保障后军的安危。”

  “李大哥莫急,千万别打扰联军,让他们围吧。”祥云镇定的说道,“近身肉搏不利于我军,早点完成包围,让他们从后方攻击我军吧,只要灭了这几万联军,今天就可以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