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尘如梦泪 第250章 回归平静(2)
作者:江畔漫步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参展回来后,柳小絮比以前更加忙碌了,除了要处理堆积的工作外,她还要忙着整理带回的新客户资料。

  一般情况下,参展后两个星期是联系客户的黄金时间,柳小絮得抓紧时间给他们写信,给他们报价,推销乐明厂的产品。

  在参展期间,那些客户搜集了很多中国供应商的资料,也给他们留了联系方式。如果柳小絮耽搁太久没有给他们写信,很快就会有其它供应商联系客户。

  在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有数以万家同行业的电子厂,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如果不抢先联系客户,他们有可能会忘记乐明厂。

  柳小絮分别给每个参展客户写了邮件,按照他们提供的需求明细,将产品规格,价格和包装方式等明细都发给他们参考,如果他们接受价格及包装方式,他们就会联系柳小絮。

  尽管以这样的方式给新客户写信,他们回复的机率一般都很小,但是如果不努力,就没有一丁点儿希望。如此坚持了几个星期,终于有几个新客户陆续给柳小絮回了邮件。

  他们大多只是礼节性的回复,如:谢谢你的产品信息,我会保留你们工厂的资料,有需求时我会联系你们,等。

  只要有客户回信,柳小絮就感到很开心,做外贸的人都知道,客人愿意回复邮件,说明还是有一点开发的希望。如果他们确实没有需求,就不会理睬发给他的那些邮件,还有可能会将你的邮箱拉入黑名单以防骚扰。

  熟悉外贸流程的人都知道,那些去参展的新客户并非都有采购意向,他们只是想通过询价的方式来比价,或者做一个市场调查,以确定新的业务方向。

  在给柳小絮回信的新客户中,有一家来自中东的客户,他给柳小絮发来了详细的样品需求,他让柳小絮先报价,并表示如果价格有竟争力,他会考虑要求打样。

  很多外贸业务都不喜欢中东客户,不少人有一种错觉,以为那些地方很穷,究其原因就那里的客户都喜欢买便宜货,而且喜欢讨价还价,更令人不解的是,他们总喜欢斤斤计较金额不多的快递费和样品费,就想着什么都白白送给他们就好。可想而知,怎么可能呢?中国供应商可不会做免费生意的。

  实际上在中东的有些国家相当富裕,比如:阿联酋,沙特等国家,他们的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也很高,不过就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总喜欢买便宜货,而且还喜欢讨价还价。除了这些因素外,他们付款也很拖拉,以致很多外贸业务都不喜欢与中东客户打交道。其实这些人就是精明,总想以极少的成本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对于柳小絮来说,她从不在乎客户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做出口生意,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客户,只要他的订单能让工厂赚钱,柳小絮都会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每天收到邮件后,不管客户写的是什么内容,柳小絮都会认真地回复。如果有报价需求,她就会尽量赶在当天报给客人。万一遇上特殊情况,当天不能报价,她也会耐心地向客户解释原因,这样的操作方式比之前在乐天厂时效率高多了。

  那位来自阿联酋的客户需要几款普通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价格很便宜,毛利润只有15%左右。

  对于当时的柳小絮来说,只要有新客户下单,不管金额多少,她都会想办法稳住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客户都是从小做大的。为了将他争取过来,柳小絮给他报了最优惠的价格。

  由于价格不错,客人随后要求安排打样。

  柳小絮很快让工程部做了样品,共计五款,每款300条线,客户支付了样品费后,她立刻将货发了过去。

  两个星期后,客人给柳小絮回了邮件,他告诉她样品的质量不错,他们正在了解市场需求,等确定好数量后,就会下一张试订单给她们。

  遗憾的是,还没等到他下正式的订单,柳小絮就离开了钱总的工厂。

  当初信心满怀地去香港参展,她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事情的发展会远远超出他们的料想。因为几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钱总的工厂面临倒闭的边缘,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辞职选择离开。

  等她办理好自己公司的注册手续,辗转与那位客人取得联系后,他早就在中国找到了新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