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往事 第三十四章 处女作
作者:五马秋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34)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这句话用在高一的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随着时间地慢慢流逝,高一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他终于可以像从前那样自由自在地打球了。由于上次看到那群人踢足球很有意思,他也去踢几脚。那几个人原来是大三的学生,本来就认识高一,聊着聊着就熟悉了。那个长发飘飘的“肯佩斯”是历史系的,还有一个踢球很有马拉多纳的“范儿”,而且个子也不高,人也胖胖的,所以这一伙人都叫他“老马”。和他们一起踢球聊天,他知道了许多球星的名字,知道了许多足球的故事,凭添了许多乐趣。

  当然,他仍然在不知疲倦地看书。除了文学类的书籍,他还看了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感觉视野开阔许多。有一天,他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想写一篇小说。折腾了几天,终于写出来了。他读了读,又把几个地方改了改,然后偷偷地把它投到一家杂志社。投递出去后的那几天,他满怀期待,甚至幻想着自己的作品发表后的情形。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那投递出去的作品却如石沉大海,始终杳无音信。时间长了,心也就慢慢地凉了下来,也不抱什么希望了。这让他有点失望,几天都闷闷不乐地。为了排解自己的情绪,就去运动,要么打篮球,要么踢足球。到球场上尽情地奔跑起来,他什么都忘记了。

  一天下午,他正踢着足球,突然听到有人喊他。扭头一望,看到叶小倩正在向他招手,他急忙停下来,走过去问:“找我有事吗?”叶小倩说:“刚才我路过收发室,看到有你的一封信,就顺便带到来了。我都找你好半天了”。高一笑着说:“谢谢你!”正要伸手去拿,叶小倩说:“哎呀!看你一身臭汗的,放哪儿啦?要不然,我放到你教室,你等会儿再去拿?”高一笑着说:“那也行,你就放到我的座位上,我玩一会儿再去拿。”叶小倩白了他一眼,嗔怪到:“玩疯了吧,你!”说完,就走了。高一笑了笑,转身就又跑到场地中,和那帮人继续踢起球来。

  他一直玩到快要吃晚饭的时节才停下来,匆匆忙忙地回到寝室,洗个澡,换了一身衣裳,然后就去吃饭。吃完饭,他才想起叶小倩给他带的信,又急忙跑到教室去拿。教室里只有几个人,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聊天,他也不想打扰别人,直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找那封信。找到后,他拿起来一看,原来是那家杂志社的来信,心中不免有点疑惑,急忙拆开。看完信,他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他的小说要发表了!他把那封信又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信其实很短,就是编辑部录用稿件的通知单,但他的心却是波涛起伏。尽管在校报和校刊上经常发表一些作品,但能够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作品,意义自然不同。严格地说,这是他真正的处女作。他压抑着自己的喜悦,把那封信重新仔细地装好,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转身出了教室。走在路上,他高兴地吼了一声,把旁边的两个路人吓了一跳。那两个人瞪了他一眼,他也没有理会,独自跑到运动场上疯狂地跑了起来。然后躺倒在草地上,让全身尽量地舒展开来。天上群星闪烁,熠熠生辉,仙女座清晰可见,似乎正含情默默地看着他,分享他的喜悦。秋风清凉宜人,让他感觉到一种无法言语的舒适和畅快。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正好可以让他独自品味内心的那种喜悦和激动。过了一会儿,他又情不自禁地摸摸口袋,那封信还在,他的喜悦是那样的真实而具体。在草地上躺了半天,他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下来。他起身沿着跑道走了几圈儿,就慢慢地回到了寝室。

  寝室里,眼镜和张志云还没有回来,另外几个人正在说着闲话。看到高一回来,“小四”说:“这几天你们都忙什么去啦?怎么都回来得这么晚?”高一说:“我到教室有点事,顺便看了一会书。怎么啦?”“小四”说:“没什么。我随便问问。”刚说着,“眼镜”和张志云就回来了。高一问:“你们干什么去啦?”“眼镜”说:“我们到街上去看电影了。准备邀你一块儿去的,吃了饭就不见你的影子,你干什么去了?”高一还不想让他们知道,只好说:“我先到教室去看了一会儿书,后来又到街上遛达了一圈儿,刚回来。你们看的是什么电影?”张志云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算是老电影了。”高一说:“小说写得倒不错,不知电影拍得怎么样?”“眼镜”说:“还可以吧。”张志云说:“中国的改革开始于农村,现在是深入到城市啦,牵涉到的问题会更多,难度会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的现代化任务更艰巨,意义更重大。”“眼镜”说:“我也觉得我们的发展最终还要看工业的现代化,毕竟我们落后人家上百年啦。”高一笑着对“眼镜”说:“你什么时候也变得深沉啦?曾几何时,你只要一听到我们谈论这些问题就要唱歌呢?”其他人都哈哈大笑。“眼镜”说:“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是会变的。”几个人说说笑笑后就开始各忙各的,洗的洗,漱的漱。忙完之后就各自躺下,有的看书,有的睡觉。高一躺着看了一会书就睡了,睡得很香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