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战神 第七十节 炼制本源丹
作者:醉心红颜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阳春之火,地乳精华,本源血,三者都已完备,三无道长开始炼制本源丹。

  丹的质量与效果与炼丹者的境界与修为息息相关,境界赿高,其炼出的丹药品阶赿高。

  因为每一粒丹药都不可避免地留下炼丹者的气息与烙印。而只有秉承天地正道的修真者才有炼丹的资质,邪神妖魔炼出的只能是蛊毒,使人心生邪念,为害人间,或透支潜能,以损害本体为代价,瞬间激发出超越平时数倍的战力,而最后只能是剜肉补疮,耗尽能量死去。

  邪魔外道现身时,因杀戮过重,内心冷酷残忍,嗜血成性,往往身上冤魂緾身,怨念聚集。人能够感受到其身上那种难以掩饰的恶毒阴狠的气息,善良者都有疾恶如仇的好恶趋向。性恶者,心术不正,自然炼丹不成。

  三无道长虽衣着不修边幅,但却依然给人平易近人、亲善友好之感,嘻笑之间自有一番难以言喻的堂皇气象。

  一句话,好人与恶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三无道长对兰湘子与子英说道:“本源丹的炼制需要的是整日整时,合计要七七四十九天。今日变故太多,已错过吉时,大家休息一晚,待明日半夜子时开始炼丹,子时乃阴阳交替之时,阴极而阳生,是炼丹的最佳起始时机,到明日午时,又是一日之间阴阳转换之时,阳极而阴生。丹药完成一个轮回,如此循环往复,共计七七四十九天,方能炼成一枚本源丹。”

  事情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兰湘子明白这个道理。

  三无道长引领兰湘子与子英到了下榻的道房,道房内有金兽香炉,炉内檀香一缕,满室淡雅清香,熏染衣袖。局促一室之内,竟然也有小巧玲珑的假山池沼,淡烟流水,飘渺犹如仙境。

  最主要是道房内有一眼灵泉,位于黛青色的山石顶端,上面有青玉为塞,塞住了泉眼,泉水不能溢出,但泉眼内依然传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如玉指拔动古筝。

  三无道长拿出两只光洁如玉的青花瓷盏,旋开玉石塞,清亮的泉水滚珠溅玉般流淌出来,在瓷盏内激起的水花久久不散,水呈现一种淡淡的碧青色,隐约有烟雾生成。

  “此乃灵泉之水,深至黄泉之下,非人力所能汲取。虽不如地乳精华,但没有任何杂质异味,纯净至极,饮之不渴不饥,绝非世间寻常之水所能比拟。”

  兰湘子与子英各饮了一盏,不凉不热,入口温润绵甜,沁人心脾,一丝爽意直透丹田,体内先天真气一时上下流转不休,四肢百骸无比舒畅,整个人顿觉精神为之一振。

  由此可知,该灵泉之水不仅能解渴祛饥,而且有助于增强修为。

  除灵泉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湘纹天成的温凉竹榻,此竹榻冬夏变色,夏天则呈青色,吸收酷热,因此人睡在上面,倍感凉爽;冬天则呈紫红色,将夏天吸收的许多热量缓释出来,人感觉温暖如春。

  “此竹叫湘纹冷暖竹,乃贫道在鸿蒙山灵台悟道时,偶尔发现此竹随季节冷热变化而变色,故用此竹做成竹榻,冬暖夏凉,有助于温中养气,实在是造物主赐予的福祉。”

  子英与兰湘子听了不禁暗暗惊叹造化之功的神奇。

  夜晚子时,三无道长特意把子英一恒叫起,令二位弟子观摩自己炼丹。炼丹是修真者的必修课,要想在修真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一是靠自身矢志不移的苦修,另外还要‘善假于物焉’。既要能充分利用天材地宝,汲取它们的精华、生机与灵性,这样修行起来才能事半功倍。而炼丹则是把这些天材地宝的精华、生机与灵性,依照炼制的法门,将其浓缩,提纯,利于吸收利用。所以许多修真大成者无不是炼丹高手。

  兰湘子心系此事,也陪着子英与一恒观摩。

  按照常理,炼丹妙法不得外人窥之,兰湘子虽是子英的母亲,但毕竟不是三无道长的弟子,是没有资格看炼丹过程的。但三无道长似乎并不忌讳这个。

  道家炼丹有专用的丹房。炼丹材料与丹炉,以及炼丹的辅助类法阵,都在丹房内井然有序。

  问道长生,丹药功不可没。

  在玉女门做弟子时,兰湘子除修炼玉女心法,炼气与练剑外,也见识了一些炼丹的法门,玉女门的丹房干净整洁,所有的器物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但三无道长的丹房就显得有些凌乱,陈设也极为简陋。一巨大的青铜丹炉就摆在丹房正中,丹炉上有繁密的云纹,以及一些类似于象形会意文字的符文,望之,拙朴苍凉之气扑面而来。铜鼎四面,铭铸着先天八卦图形。有叫不出名的草药随随便便地堆在丹炉旁边。在镂雕格窗的下面是一张光滑如镜的青石几案,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透明的、半透明的、石的、玉的、瓷的、陶的、白的、青的、黄的、红的……子英看得眼花缭乱,也不知是什么用途。

  靠窗户的墙上还挂了几个也许是盛放丹药的葫芦,对三无道长来说,也许是盛酒的。

  三无道长并没有理会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径直走向中央的青铜丹炉,面向丹炉坐定,口中念念有词,也不见有何动作,那阳春之火、储存地乳精华的红豆、盛放着本源血的白玉鼎便凭空悬浮在眼前。

  三无道长轻轻挥了一下拂尘,那阳春之火便飞舞着飘入了青铜巨炉中,色呈五彩,婆娑地燃烧着。

  “阳春之火以天地元气为能源,天地元气不灭,阳春之火不灭。且阳春之火因不燥不热不霸道,有自主意识,能自动汲取天地元气,生生不息,也可以寄存在人的识海之中。以备炼丹不时之需,极为方便,是炼制温养类丹药的最佳自然之火。等为师炼制成本源丹,在你们二人的识海都植入一缕阳春之火,平时温养神识,炼丹可随用随取。切记,此火忌冰魄寒水,遇之则灭。”

  三无道长说完,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酒葫芦,猛喝了一大口,没有下咽,对丹炉中的阳春之火喷了过去,如同下了一场濛濛酒雨,那阳春之火遇酒则腾地旺了起来,火苗一下子蹿出了丹炉外,整个丹房顿时春意盎然,众人顿觉春意满怀,体内血脉生机勃发。

  “春人喝春酒,春酒旺春火。”三无道长随口吟道,“开始炼丹时,因要把药材的杂质全部剔除,要猛火加之。”

  “寻常炼丹家,采铅精汞髓,投之于真火之中,按四季轮回之理,阴阳交接之法,以及五行之序炼丹,离龙坎虎,掌握火候,止火之时,气液相混,温养得丹,妄想通过服丹来夺得天地之九阴真阳,得到长生,岂不知,依此法炼制出的丹药于修真只起辅助作用,修真还在于个人的身心修炼。”三无道长语重心长地对子英与一恒说道。

  “炼丹之妙,存乎一心。需得天地造化之枢密,阴阳相宜,火龙水虎相克相生,掏尽糟粕,取其精华,炼形成气,炼气成神,将神与气凝结成丹,此丹乃上品金丹。其中的玄妙之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慢慢体会领悟。”

  “为师虽给你们讲授炼丹之法,但羽化成仙,万不可依赖丹药,还要靠身心的苦修,矢志不渝地悟道,来印证自己的仙缘。白雪黄芽、神水华池,固本培元,无形有用,登天之途终属万劫不磨之人。”

  三无道长说完,挥动拂尘,凭空祭出七颗闪烁的星子,按北斗七星布置,以极快的速度旋转,密集的光影竟然形成了一个闪亮的杓子,悬浮于光华灼灼的阳春火焰之上。

  “北斗七星蕴含天地运转之机枢,我故模拟北斗七星之形,来炼制本源丹。为师的道行还未到夺天地造化的境地,太古玄黄境大能炼丹者,往往踏入无限星空,以天地为炉,以真正的北斗七星为鼎,抟动阴阳之力,来炼制丹药,所炼制的起死回生大罗金丹,能够逆生死之道,让人死而复生,进入下一个轮回。”

  子英与一恒对三无道长所描述的玄黄境心弛神往,露出无限的钦羡之色。

  “据为师所知,玄黄境并不是仙道的最高境界,其上还有三重境界,那就是飞天境、大自在境,而仙道的最高境界则是逍遥境,逍遥境能驾驭天道,一念生灭,超越天地大劫,做到真正的无生无灭,无限逍遥。”三无道长言辞间也充满了神往之色。

  言毕,三无道长对那相思红豆虚弹一指,红豆裂开,晶莹的地乳精华飘溢而出。

  三无道长目视源血与地乳精华,目光向北斗七星杓移去,那源血与地乳精华随着三才道长的目光在空中徐徐飘移到了杓内,乳白鲜红,色彩分明。

  意念移物,只有神魂足够强大,才能做到。达到这个层次,元神已能自由升天遁地,水火不惧,附身夺舍,击杀神魂。兰湘子与子英对三无道长更生景仰之意。

  阳春之火看似熊熊燃烧,其性极温,实属温养类最上品的自然之火。

  火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色变化着,美仑美奂。七七四十九日,方能完全呈纯青之色,既所谓的炉火纯青,那也是丹成之日。青为春日之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源血与地乳精华在阳春之火的焙烘下,渐渐成浑圆状,在北斗七星杓中流转不休,如红日白月,依照日月轮回之理运转。

  其上有雾气氤氲,气分两色,在乳白与鲜红色的雾气中,忽尔升腾起一股浅灰色的气流,升空很快消散得无影无踪。

  子英与一恒见此情形,极为诧异。三无道长却面露喜色,笑逐颜开道:“浊气杂质已蒸发殆尽,剩下的具是精华,丹成指日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