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二百八十五章 第一次东征(九)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营的大军一路向东而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海量的辎重排成长龙,虽然无锡县城至苏州府城仅有百里,但是依然要花了三日时间才到。而且土国宾也派出了斥候破坏道路桥梁,这让三营的行军时间大大的增加了。

  在三营即将兵至苏州的数日时间里,鞑子江南巡抚刘汉祚派出的使者已经联络上了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州的一些有威望的大地主大缙绅,让这些人知晓了如今两江总督府的团练政策。得知朝廷要放开团练后,这些人纷纷激动起来。如今保安团治下的地主缙绅们的遭遇他们是历历在目,许多人更是从江宁府、镇江府、常州府逃来的。所以若说复仇之心,这些人那是刚刚的。只是虽然他们控制了土地,虽然他们有田有粮有人手,可是却没有政策。即使弄个家丁护院抵抗团匪的队伍,心里也是胆战心惊的,生怕引起朝廷不满。为了抵御团匪,他们可是豁出去了的向朝廷供血,钱粮人丁更是拼命的支持,只是依然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

  如今,朝廷竟然让自己这群人实行团练了,这让许多大地主大缙绅们激动起来。这科举太难考,挤进去当官升迁也太慢,或许这个团练就是一个捷径。

  于是,在这些为首之人组织下,许许多多的小地主们都各自分为阵营,组建起大大小小的团练来。

  昆山县,新阳镇,镇上最大的地主郑家。此刻郑家门前车水马龙,人群穿梭不息,十里八村有头有脸的人都接到了郑家的帖子,过来商讨大事。

  郑家的家主郑宁茂亲自站在大门外迎接客人,郑宁茂看起来红光满面一点都没有团匪大兵而来的担忧。

  见到郑家的家主亲自迎接,客人们都感到受宠若惊。

  “怎劳得郑老爷亲自迎接啊!”

  “郑老爷客气了,实在客气了。”

  想到郑老爷家中良田万亩,而自己仅仅只有数百亩,这就让人倍有面子。

  一番寒暄后,客人们在郑家子弟带领下便纷纷进入郑宅,而郑宁茂依旧站在门外迎接宾客。

  这段时间团匪气焰嚣张,在座的都是团匪清洗的对象,这就让人十分焦急了。一些坐着喝茶的地主缙绅们纷纷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变成了相互倒苦水了。其实这些人原本想要南逃的,可是一来逃走后这家中最值钱的土地可带不走,二来朝廷数万大军死守苏州,说不定能撑得住呢?所以即使得知团匪大兵东进,但是依然侥幸的留在了原地。至于逃去苏州府,这可不会去的,若是让人围了,那逃都逃不出去的。这几年来可是有许多地主都栽在这上面了。

  在接到郑宁茂的书信后,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地主们都赶过来了。毕竟郑家数十年的名声可是牢牢印在这些人的心底里的。

  晌午了,郑宁茂邀请的客人大多都来了,那些没来的恐怕也可能是逃走了。于是,郑家的宴会也开始了。

  宴会一开始,就有人拼命的喝酒。这酒真是好东西,可以让许多人忘记烦恼,醉了就不愁了。北边是大江,南边又不太平都是乱纷纷的,这逃又能逃到哪去呢?

  见到客人们许多都是垂头丧气喝着闷酒,郑宁茂先是套了近乎,然后又相互敬了几杯酒,这才放下酒杯叹息道。

  “这次团匪大兵而来,相信诸位早就知晓了吧!”

  “还用你郑老爷说啊,这事早就传遍苏州府了。好多人都南逃了。”一人也是放下酒杯叹息道。

  “管他呢,今日有酒今日醉,管他明天来团匪,喝吧,喝痛快就好了。”一个喝的醉眼朦胧的人说道。

  郑宁茂眼睛斜了这个酒鬼一眼,却没搭理他。

  不过这醉汉的话却起了一个头,接着也有人抱怨道。

  “这鞑子天下恐怕也不保了,这才几个年头啊!想当初这鞑子南下时杀人那么凶,可是厉害了,怎么着这么快就不成了?前明还有两百多年天下呢?”

  “是啊!是啊!可这鞑子不成也不要紧啊。这小辫子我早就不想留了,可是不成让大明回来也好啊。再不济也是大顺啊大西啊,可怎么着就让团匪来了呢!”

  “是啊,这团匪实在不是个东西,就老是盯着我们这一点土地,有种北上去京师和鞑子抢啊?”

  如今鞑子在江南统治日渐衰落,许多人渐渐不再畏惧他们了,私底下也用以蔑称。郑宁茂也是如此,只是今日却不能这样了。

  见众人越说越不像样了,郑宁茂只能咳了一声,然后说道。

  “如今朝廷依然势大,这天下鹿死谁手也还不知晓。团匪虽然猖獗但是迟早要和残明产生矛盾,那朝廷可就安稳了。这次相邀诸位而来是有件大事。”

  见自己成功的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当然那个喝的醉醺醺的酒鬼还在喝着。停顿了一下,郑宁茂的眼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后,然后又说道。

  “如今我等有钱有粮有人,可是却只能依托与那些兵头官吏们!只是那些人实在不是东西,拿着我们的钱粮挥霍着我们的人的性命,在抵御团匪上却是节节败退。这次朝廷开放团练了,允许我们自募武装。”

  “此话当真?”

  “团练?”

  许多人激动起来,自己也能有武装了?眼下天下大乱,靠人终究不如靠己。与其白白的将钱粮丁壮奉送鞑子还不如自己组织武装呢!而一些已经有了武装的人也兴奋起来,毕竟之前只是临时的,如今却可以正名了。当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这只是土国宾自己擅自发布的政策,鞑子朝廷还没答应呢。不过眼下江南如此混乱,即使是为了给团匪招惹麻烦,鞑子朝廷也会答应的吧。

  不过就在众人兴高采烈时,那个不招人喜欢的酒鬼又开口了。

  “团练,团练还不是给人送菜吃,真要那样还不如投靠团匪呢?那土地换工厂,一样有钱赚。”

  这一刻,郑宁茂无比讨厌这个醉鬼,这个醉鬼他认识,是一个身价仅有几百亩的小地主。平日里就听说其爱喝酒,却不想到竟然喝成了这样。

  于是郑宁茂挥了挥手,就有人将此人搀扶了出去,说是喝多了送去休息的。

  “我没醉,我没醉,我还能喝!”

  酒鬼的声音日渐远去,众人又开始激动的商讨起来了。

  郑宁茂乘机开始说出自己的意图,那就是郑家成立一个团练,然后这些中小地主们都可以加入其中,带人多的封赏一个大官,带人少的只能当小头目了。这种好事可不常见,说不定朝廷重新恢复统治后,他们这些人可以转入官职,富贵百代呢。

  杀人放火受招安,这编练团练也可以转官军。

  有了团练,即使不能对付团匪正规军,可那些农会农卫队可以对付了吧。

  于是,在郑宁茂循循善诱下,在酒精的刺击下,在场的人都答应进入郑家的队伍中,要和郑家一同谋求富贵。

  这样的场景在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各处不断的发生着。

  这天下又起了一方势力,虽然他们分散各处,虽然他们没有核心,但是他们力量是最强大的,他们的根基也是最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