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战之前(七)
作者:寂寞不知从何说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打着王字旗号,并且还能在破城后忍住劫掠太原的诱惑并率军追来,一定是一支纪律严格的军队。于是,李太平一瞬间就想到了王进宝以及张勇二人。

  鞑子绿营甘肃总兵张勇以及其麾下的游击王进宝。

  想到是这两人,李太平恨得咬牙切齿,这两人他太熟悉了,因为不知道有多少英勇的团丁都是丧失在两人的指挥下的。听到张勇和王进宝追来,李太平虽然十分恼怒但是也不得不布下兵马防御他们的追击。

  “命五纵队纵队长阚沛率军抵御鞑子追兵,一定要保证大部队的安全!”李太平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命令道。

  就在传令兵要离开时,李太平又嘱咐一句说:“告诉阚沛,就算他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放鞑子过来!”

  看着探马和传令兵都离开了,李太平心中沉甸甸的,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对于张勇和王进宝的能力,李太平十分清楚。

  其实,在仇天行前世的历史上这两人都大大有名,同列河西四汉将之一。

  张勇早年在前明担任副将,后来鞑子南下时在九江投降了鞑子,并招降总兵以下七百余人,被授予游击,后来隶属于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

  在陕西时张勇与任珍等人联手屡屡击败李自成麾下的贺珍李明义等人。

  这也是让人无比尴尬的事情,当任珍投降李太平后,他竟然和贺珍成了同僚。同时因为阵营不同,任珍和张勇刀兵相向,攻伐不休。可是当任珍伤重被俘后,他又重新归顺了鞑子,和张勇成了同僚,并开始与贺珍交战,让人觉得十分晕乎。真可谓是敌是友只在一念间。

  华兴五年,米喇印和丁国栋在兰州起义,张勇与陈万略率军前往兰州平叛,大败义军后与孟乔芳会师斩杀米喇印又追至肃州,并围城七个月,终与马宁攻破肃州,斩杀丁国栋。在扑灭米喇印和丁国栋起义中,张勇可谓是战功赫赫。当然,也正是因为陕西主力军队陷在了甘肃,这才让李太平捡了空子在陕中立下足来。

  王进宝乃是甘肃靖远人,投军时就直接在张勇麾下。在平定米喇印和丁国栋的起义中,王进宝屡立战功,被升为守备。后来李太平扛起了山西抗鞑大旗,鞑子的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统兵攻打李太平,张勇便被调到了阿济格麾下,同时王进宝也随之归于阿济格部。

  数年来阿济格的部队与李太平攻战不休,其中王进宝也是屡立战功,这才由正五品的守备升为了从三品的游击。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他在吴三桂反正时还将大展神威,辅助图海定平凉、逼降******,稳定了西线的战局。

  不过,如今的王进宝也仅仅只是一员年轻的战将而已,为了功勋为了荣华富贵,他可以豁出一切。所以当张勇率军追击李太平时,王进宝就自请为先锋。

  “驾!弟兄们!抓到匪首李太平,人人赏银百两官升三级啊!”王进宝在马上大声的吼道。

  听到王进宝的话,原本因为没有劫掠太原而造成的士气低落顿时提升了起来。赏银百两官升三级,哪一项都是厚赏啊!于是,这挥动马鞭的次数频繁了起来,而马儿也奔跑的快了起来。

  “追!追!”

  当王进宝看见一支殿后部队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终于抓住团匪的尾巴了,看样子匪首距离此地不远了!”王进宝心中想到。

  “杀啊!弟兄们,冲破团匪殿后部队,去抓匪首李太平啊!”

  在王进宝的带动下,麾下的将士们都哇哇叫了起来,齐齐的向着殿后的阚沛部冲了过去。

  因为是逃亡,所以阚沛部并没有携带盾牌弩机,就是火铳也因为防御时损坏颇多,如今已经几乎连一个小队都凑不出来了。最后仅仅只能排下一个单薄的长枪阵而已。再加上时间有限,壕沟鹿角更是来不及布置,这场战对于五纵队来说十分的仓促。

  当王进宝冲入阚沛部时,四营的将士们将陷入苦战之中,或许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的终点。

  有了五纵队的缓冲后,李太平急忙考虑接下来四营的去向。这一刻李太平变得清醒了许多,他似乎回到了当初千里跃进陕西之时。

  一旁匆匆赶来的训导官梅仁信再次发表自己的观点道:“营长,这晋南去不得了,四周都是鞑子,去了也就是缓死的下场。属下认为必须向西,去陕北和王永强汇合,这样还可以支撑下去!”

  这时,李太平眼中闪现睿智的目光,他仿佛重回了当初老虎沟时团长授课的时光,他想起了仇天行当初介绍世界的那番话,天下太大了,中原仅仅只是一偶之地而已。

  “不,不去陕北,我们要去宁夏,去甘肃,去更西更远的地方,那里才是我们的家园!”

  “啊?”听到李太平这话后,梅仁信突然愣住了,他似乎不能理解这些。不过,听到能不去南边送死后,梅仁信还是高兴了起来。去南方就是死路一条,只是这向西也西的太远了吧!

  “呵呵,仁信,你没有听过团长授课,不理解天下到底有多大。西方的财富不逊于东方,东方的土地也不比西方更肥沃,我们还有一万多人马,一路向西裹挟民众,那时我们就会有十万将士征西,十万大军天下何处去不得?”

  “去西方吧!去西方建设我们的新家园!”仇天行对着梅仁信大声的说道。

  其实这时李太平心中没有自信的表现,他实在不敢在中原之地待着了,中原太危险了,鞑子他打不过,团部他又回不去了,待在中原他是死路一条,与其这样还不如一路向西吧!去西方建立自己的国家!

  想到这里,李太平环视左右,虽然离开太原携带的家当已经不多了,但是依旧还是阻碍行军速度。如今老天仅仅是下了一场雪而已,

  这几年气温开始回转了,再也没有华兴七年之前那样的冷了。其实这是小冰河时期开始要过去了,这也是天意灭明吧!因为天气没以前冷了,所以这雪下得也不厚了,不是太影响出行。

  虽然抛弃了家当后会有许多人因为冷冻受伤,会有许多人承受原本不会也不应该有的伤亡。但是鞑子追兵已经来了,单靠五纵是无法击败鞑子的追兵的。为了四营的延续,为了李家在西方的立国,李太平必须要做出抉择。

  “命令部队抛弃一切杂货,只携带十日的口粮和必要的武器!其余都全部丢弃!大军停止向南,转头向西!”李太平大声的命令道。

  随着李太平的这道命令发出,四营真正的成为了李家军,李家军一路向西一路征战,为着李太平的化家为国而努力着,同时也将汉人的足迹在时隔近千年后再临西域,并且走的更远。当然,终其一生,李太平也未曾踏入中原半步。

  李太平的残部向西一路星夜疾驰,而殿后的五纵拼死抵抗不退半步,终于将王进宝的追兵拦住了。当然,此战过后,五纵无一幸存,纵队长阚沛更是身中数刀而死。

  损伤严重,士气已坠的王进宝部无力追击,而随后赶来的张勇部人人骇然更是不想去追击,只想回太原享福。

  兵无战意将无战心,无奈之下张勇只能退兵回太原了。

  华兴十二年正月,李太平逃离太原、弃守晋南,率军万余西进陕北、宁夏,并一路向西,和总部音讯中断。

  这一刻,鞑子的腹心之地只有徐州和沂州这两个钉子了!

  这一刻,鞑子的大势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