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之大土匪 第174章 利益至上
作者:屠狗辈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秋高气爽,海风习习。

  一支庞大的舰队靠近了杭州,在岸边三里外一字排开,船上挂着荷兰人的旗帜,领头的却是八艘五十米左右长的大船,每艘船都伸出数十黑洞洞的炮口,如野兽般露出了獠牙。

  其中更有一艘七十长的战船分外显眼,在杭州驻守的神枪将军江无极好半天才惊醒过来,一面令炮营不得轻举妄动,一面令麾下进入战壕。

  虽然沿岸的海水里布上了水雷,可是江无极还是不敢大意,这么庞大的舰队远不是郑经的舰队可比的,他心中暗道:“莫非这些人就是王爷提到的夷人?那对方为何来这么多战船,难道这些夷人想和大明开战?

  ………..

  就在那艘七十米长的战列舰上,冯锡范的儿子冯海啸极力劝阻道:“海军司令大人,赶快收起大炮,千万不要惹恼了华兴王爷,不然这次贸易就泡汤了。”

  约瑟夫扬森哼了一声,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了百余门大炮和数千训练有素的火枪手,这才放下了心中的轻视,严肃的道:“冯先生,对方敌意不小,本司令不会打不还手,你还是尽快联系上拥有大量丝绸和瓷器的主人吧。”

  原来东印度公司的主事尼科拉斯听到大明的亲王愿与伟大的荷兰贸易,首先就是怒不可歇,大明早就亡国了,如今中国已成了蛮族鞑子的天下,那还有大明帝国的存在?

  经过冯海啸详细的叙述才知道在这半年里,大明又复国了,不过满清鞑子仍然占据北方,大明占据富饶的南方。

  尼科拉斯这才知道荷兰忽略了中国的形势发展,并从其他中国海商口中得到了同样的答案,他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心中又喜不胜收,立刻联系东南亚的船队和总督,命海军少将约瑟夫带着大批的粮食和强大的海军火速去交易。

  用廉价的粮食去换丝绸和瓷器那是再好不过了。

  约瑟夫想到此,藏起了心中的骄傲,若是自己办砸了此事,那么自己将会被解雇,扬森家族也将被人耻笑。

  经过通译的解说,冯海啸总算放心下来,陪着笑道:“尊敬的司令大人,小的这就去联络对岸的将军,还请稍安勿躁。”

  约瑟夫点了点头,冯海啸哈着腰上了小船,根据华兴王爷的指示,拥有浮标的海道可以安全靠岸,不过这条通道很小,大船根本过不了。

  等江涛收到江无极的汇报,心中大讶,这些荷兰人好快的速度,还不到一个月就来了,最近他正在四方巡视和监督军队的训练,并把神枪卫增加到了两万人,不过枪支还没有到位,还差7000余柄。

  火炮营也增加到了两千人,华兴式步兵炮和虎蹲炮已基本上到位,江宁城外每天都炮声连天。

  江涛不敢耽搁,快马赶到了杭州,而约瑟夫早就等的不耐烦,等在杭州府衙里见到了江涛,大吃一惊,此人不比自己矮,反而比自己强壮,到很是罕见,转瞬惊醒过来,微微一躬身道:“大明帝国的王者,您好,我是远东舰队的司令官约瑟夫少将!”

  有通译的翻译,江涛听的很明白,明显一愣,顿时明白过来,对方之所以如此客气,定是为了丝绸等巨大的利益,心想不能这么便宜了对方,哈哈大笑道:“赐座,本王不爱虚礼,尔等远道而来,先歇一宿再说。”

  约瑟夫顿时变了脸色,心中暗骂这些没有时间观念的东方人,直接反驳道:“多谢王者的好意,咱们还是尽快交易吧。”

  “很好,少将先生这一次带来了多少吨粮食?”

  听到华兴王的提问,约瑟夫精神为之一震,兴奋的叫道:“超过十万吨,你们必须用一整船的丝绸和瓷器来换。”

  10万吨,按一吨等于20石来算,也就200万石粮食,如今战乱,粮食价格涨了不少,也就值160万两银子,对方肯定不会用小船来装瓷器等,可是若用瓷器和丝绸装满上千吨的大船,按照东方的市场价,江涛最少亏数百万两银子,虽然成本价没有这个数,但是他也不愿当冤大头。

  江涛冷笑一声,看来这荷兰人不傻,不容置疑的道:“大错,特错,本王用金银买你们的粮食,而你们用金银买本王的丝绸和瓷器,这才叫公平交易,否则免谈。”

  约瑟夫本想用一千多吨的大货船大赚一比,不想这个傻大个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想到对方必定急缺粮食,带着威胁的口吻道:“不管是谁,敢戏耍伟大的荷兰海军司令,都将遭到成千上万的战舰的炮击!”

  “哈哈!”江涛大笑一阵,转瞬又冷笑道:“要开战,本王的五十万精锐随时奉陪,不过贵方好像在和英国、法国等强国开战,不知战况如何?”

  约瑟夫顿时成了苦瓜脸,五十万拥有隧发火枪的部队?不可能!可是从他进城后,就发现城里城外最少有万人拥有火枪,咦,这人怎会知道万里之外的战争?

  难道也有英国的商人过来了?

  约瑟夫脸色阴晴不定,愣了半响才尴尬的笑道:“误会,呵呵,和王者开个玩笑,呵呵,好,就按照王者说的办。”

  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10万吨粮食江涛给了他160万两白银,但是他把丝绸、瓷器等在原来价格的基础上提高了四倍,不想约瑟夫竟没有皱眉头,爽快的答应下来。

  江涛的心脏顿时噗通噗通的跳起来,对方显然不傻,但是对方没有感觉到货物的昂贵,他本来狮子大张口等着少将先生还价,不想对方一口应承下来,还一副惊喜的摸样,照这么说,垄断东亚海权的郑家岂不是赚发了?

  约瑟夫又用10吨黄金、100吨白银和粮食的货款采购丝绸等物,江涛心中乐开了花,不仅获得了急缺的粮食,个人的小金库还多了将近四百万两白银,并且约瑟夫答应下次将运来更多的粮食。

  在卸货期间,江涛和约瑟夫相谈甚欢,江涛乘机向荷兰抛出了橄榄枝,粮食交易继续,数量不限,并向荷兰军方订购五万柄新式的隧发火枪和一艘最先进的战列舰,若能进一步合作,比方接受大明派遣的留学生,大明将只和荷兰人做生意,永不理睬英国和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

  听到华兴王的这一番话,约瑟夫眼皮连跳不止,心中也久久不能平静,对面的王爷不仅见多识广,在火枪和战列舰上根本蒙不住他,而且他极其富有,实力雄厚。

  如今故国与两大强国连连交战,贸易额急剧下降,不过若控制了中国的丝绸、瓷器的交易,荷兰就有更大的经济实力,能打造更多的战列舰,说不定能再次成为海上唯一的霸主。

  其实荷兰也眼馋菲律宾的香料等,可是那是西班牙的生财宝贝,只要荷兰插手,国土将受到西班牙陆军的威胁,而且是十万人以上的大军。

  他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匆忙告别了江涛,也不再等正在卸货的商船,乘着旗舰全力向东南亚驶去,这么大的事,他做不了主。

  江涛之所以选择和荷兰合作,就是因为荷兰的尾巴长不了,它不仅面对陆地上的强国,而且面对海上强国,不像英国是岛屿国家,不需要配备大量的陆军,只需大力发展海军,就能守住国土。

  日不落帝国即将崛起,荷兰若和大明合作,极有可能多抗一会。

  反正大明暂时插手不了海上的贸易,欧洲打的再火爆也跟他无关,江涛望着约瑟夫的背影冷笑一声,再次回到了军营,准备培训一批行军司马和参谋,相当于比都尉级别高的政委。

  如今华兴王的麾下,只在百人之中设政委——都尉,显然跟不上军队扩充的速度,如今拥有五十余万大军,其中是以一万人为基础的,军事主将为将军,设副将两人,统领十人,校尉百人,都尉百人,小队长千人,若再加上十位行军司马和两位参谋,显然更有利于江涛对军队的掌控。

  不想没过两日,侍卫却来禀报:卫清风买通了侍卫,用人皮面具替换出了大明的皇帝杨起隆,并且仍未找到,卫清风已被捕。

  江涛心中怒极,卫清风何其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