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忘了爱的词牌 第二章 祝英台近(二)
作者:仇若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二)

  随身带着个书僮,穿着青衫,摇着折扇,走过风景迤俪的山山水水,心情很是舒适,想我梁山伯,年青俊逸的才子,如今要到杭州万松书院去深造了,真正是意气风发,好不开心。

  想到这里,扑扇着翅膀,在空中转了一圈,看着这如画的山水,不由叹了口气。

  唉,我亦当初年少矣,青衫绿伞过江南。

  到草桥亭,书僮喊累,时间也近中午,阳春的太阳照着,让人有点渴睡。我自已也有点累了,便应了书僮的要求,两人进得亭中来,打算稍事休息。

  在亭中坐着,有微风拂过脸面,很是舒适,书僮一会就伏在石桌上睡去了。我的书僮叫初九,是在某年的初九被卖到我家来的,以前在我家做点闲散家务,后来我读书了,爹娘就把他指给我做了专门的书僮。他长得眉清目秀,模样也很是干净,可惜命不好。只是当奴才的命。而且是给我们梁家这种仅比农民好一点的家庭做奴才,真是委屈他了。

  我看他睡得香甜,不忍心打搅他,又实在无聊,看亭旁的柳树被这阳春三月的春风吹得微微摇摆,更添一个人独自静处的沉闷和孤寂来,我便将脸转向亭外的路口,打量起过往的行人,希翼着有一个意气相投的年青公子也到这亭中来,和我随便聊聊。

  我就是这样遇见英台的。在暮春的午后,远远地,看到她一身锦衫,摇着折扇,唇红齿白的向我笑着走过来,一路上,她的微笑伴着春风和阳光,慢慢的抚到我身上来,仿若梦中一般。她的身边跟着一个同样亮丽的书僮,小小个子,却皮肤白晳,脸庞秀丽。我看了她的书僮,又回头看了我的书僮,虽然同为书僮,却不可同日而语。看她装扮气度,看她俊美书僮,一眼便能知她肯定出身名门,是富家少爷了。

  我回忆到这的时候,英台已经自动止了哭泣,慢慢飞到我身边来,挨近我,轻声的说道,梁兄,天冷了,我们回家吧。

  我看着她不语,想她以前模样,大眼琼鼻,樱桃小口,雪白皮肤,也是整个杭州城屈指可数的美人。如今一腔痴心为了我,变成小小奇形怪状的蝴蝶。不由心里愧疚了一下,说道,好吧,我们回墓里去。

  便带着她,往坟墓飞去。墓地离西湖有好一阵距离,可她一路上只是轻悄的跟在我后面,没有半句怨言.

  终于到了,又从流水口飞了进去.重归黑暗,她经过这一天的生死折腾,许是累了,一会就靠在我身边沉沉睡去。而我却睡意全无,在黑暗中遥想着过去。

  那时候,第一次见面,虽然不知她是女儿身,心里其实就有疑惑的。我梁山伯已经长得够好看了,她竟比我还好看?看她笑着站在我面前,穿一件浅蓝色的锦衫,头上带着同色系的纱制儒冠,好一个翩翩美少年,我看得有点发呆,一时愣在那里,忘了招呼。

  许是她被我看得不好意思,未语脸先红,踌躇了许久,末了说道,兄台,我可以也在这草桥亭歇一下吗?

  我才恍若梦中惊醒,连声说,当然可以。兄台请坐。

  她便带了她的小书僮进得亭来,在一壁的石凳上坐下。动作是那样轻缓细致,一站一走一侧身一停一坐,端的是仪态万千,雍容华贵,让我看了惭愧不已。当时我自以为这是大家少爷的作派,看着这些,想自已平日大大咧咧,渴了就大口喝水,累了就席地而坐,大概一举一动露的就是草根阶级的样子了,想到这里,再看她一眼,真正只有自卑的份。

  一点补偿心理吧,想在其它方面找回自信,我便开始和她交谈起来,那时候是东晋,特别流行玄学和空谈,什么人不管认得不认得,只要凑到一块了,就滔滔不绝的交谈起来,形而上学的一顿乱侃。我在这方面自负才高,为了证明自已是才高八斗的文人,我便夸夸其谈起来,我说,兄台,对阮籍可有研究?他的玄学观点我可是推崇的。英台听了立马兴奋,说道,我也喜欢他,还有嵇康.阮籍是三国蜀时人,嵇康是魏时人吧。我一听在心底立马发笑,想她原来是绣花枕头,外面好看而已。阮籍明明是三国魏诗人,她竟连他的朝代都搞错了。当时心里就大定,对着她滔滔不绝起来,说道阮籍,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果然,她凝神细听,先是为自已的无知脸红,然后不多言语,我一通话讲完,她对我已是五体投地。只见她不作声的望我一眼,又径自低下头去微微一笑,许久,才红着脸抬起头来,说道,兄台如此才高,请问是杭州哪个学院的高徒?

  我笑,心里虚荣心得到满足,万分高兴,嘴里却谦虚道,兄台过奖了,我正是慕名去杭州万松书院求学的。

  谁知她一听竟然高兴俐跳了起来,拍手笑道,巧了,小弟也是去万松书院求学的。一脸的欣喜望定我。

  听她如此说,我也有点惊愕,对于这缘份。

  不等我答话,她笑道,我仰慕兄台高才,又如此有缘同在一个学府,不如我们在此结拜为兄弟吧。

  见她如此盛意,又见她生得好看,想自已一个外地人来到大都城求学,说不定以后还要仰仗这个富家少爷呢。

  我便欣然应允了,站起来说道,如此甚好。来,我们来结拜。伸出手去,意欲拉着她的手,显我真诚和热情。

  她却红着脸躲开,那模样神情让我一时错愕。还是她先说话,先跪在地上,回头对我说道,梁兄,你也跪啊。我才醒了过来,依言跪下。

  才知,她叫祝英台,浙江上虞人。甲子年出生,比我小三岁。她说,你为兄我为弟,梁兄,以后要请你多照顾了。

  从此后,我们俩一起上路,奔赴万松书院。从此后,她就叫我梁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