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凤舞 第三十二章 计将安出
作者:耶律龙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求推荐,求收藏)

  晋鹏轩虽未与姬承昊有过交往,但在城头上也曾远远地见过几面,今日见他竟亲率各营校尉亲到帐迎接,心中惊讶,慌忙下马,十几步外便俯身施礼道:“我乃弱国小臣,怎敢有劳靖王金驾迎候于此,当真折杀我等。”

  姬承昊只微微笑道:“本王早闻晋夫子大名,倾慕君之大才,今日得见自是欢喜非常,怎能不亲来迎候。”

  晋鹏轩见姬承昊大胜之下并不骄狂,心中自敬重之外又多了几分好感,忙再次施礼,谢道:“多谢王爷青目相垂,我实不敢当”

  说罢又指着身后的一名东华军校尉打扮之人,对姬承昊道:“此人乃是东华军萧忠顺部下,飞虎营校尉李环,向日不慎囚陷于我军,今日我亲送李环将军回营,并请王爷宽囿不敬之罪。”

  姬承昊见晋鹏轩身后望去,见李环身材瘦长,相貌有几分与李熊飞相像,虽称不上英俊,但浓眉大眼,神情坚毅果敢,虽然面容清瘦苍白,略显憔悴,但脊背却挺的很直,一颗头颅高傲地抬起,丝毫不见惯常被囚受辱之人的猥琐之色,心中赞叹李熊飞所言不差,这李环果真是一条好汉。

  见李环光天化日之下出现在面前,李熊飞早已喜极而泣,抢步上前一把拉住李环的手,端详半晌,见其身上并未受伤,面色大变不加宽慰反倒骂道:“你这个畜生,不听俺言,被敌军捉住又有何面目回来见我?身上并未受刑,莫不是投靠了燕丹?”说罢拳脚相交,向李环身上打去。

  李环却并不闪躲,不急不怒地道:“叔父怎地如此看轻侄儿?若侄儿肯投靠燕丹,当日也不必焚毁夷洲城内的粮仓,那岂不是大功一件。”

  李熊飞闻言止住拳脚,面色和悦但转瞬间仍怒骂道:“即是如此,为何受困之时不自行了断,怎能被敌人活捉,俺李家儿男何时有阶下之囚,你如此有辱我李家英名,又有何面目活着回来。”

  晋鹏轩闻听此言甚是刺心,正欲替李环分辩几句,忽听李环朗声道:“叔父此言当真大错,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晋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侄儿虽是微未之躯不敢比同此大英雄,但私心中却是倾慕至极,若为一时匹夫之怒,自损身躯,于家国又有何益处?徒为天下人笑耳,还请叔父息怒,宽囿侄儿。”

  晋鹏轩见李环对答如流,且言语间的豪迈气度更有过人之处,心中暗自思量,自已与此人交往数次,竟未发现此人有这般胸襟见识,此番送他回营竟是纵虎归山了。

  姬承昊闻听李环之言,不仅上下多打量了他几眼,心中暗道:“这李环倒是见识过人,颇有大将之风,若也如他叔父一般忠勇可靠,倒可以委以重任。”便对李熊飞道:“带李环将军下去好生休养,请叔父晚间代本王设宴为李环将军接风。”

  说罢请晋鹏轩一行进入中军大帐,晋鹏轩见澹台羽辰并未在帐中,便对姬承昊道:“我家殿下客居于此,不知此时能否请来让臣等参拜。”

  姬承昊见晋鹏轩所言,竟避重就轻地将澹台羽辰被俘称做“客居”,不仅暗叹其城府深沉,心思诡诈,虽然眉宇间宽厚敦和有长者之风,但却是极难缠的对手。这样的人物也在澹台羽辰帐下听命,想到澹台羽辰如此年纪便有这般作为,心中竟对他多了几分欣赏。

  见晋鹏轩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已,并无一丝闪躲畏惧之情,便冷笑道:“夫子所言倒有几分不确,燕丹殿下此时是受困于我东华军中,并非闲来客居。若夫子想与其一见,也非不可。只是情理中似乎先要将名目确定方才好办,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本王虽在此执掌大军,但上要忠心以对圣恩,下要诚意以待将士,此间倒有些为难之处,还请夫子指教一二。”

  “王爷之言,倒让下臣惶恐至极”晋鹏轩见姬承昊有意为难,不肯让自已见澹台羽辰,心中暗恨,但面上却依然恭敬道:“我燕丹大军今日虽兵败如山,但若不面请殿下裁夺,臣等万不敢有何主张。正如王爷所言,为臣掌兵者上要忠心以对圣恩,下要诚意以待将士,此时夷洲城内三万燕丹勇士无不翘首盼望殿下安然归营,若殿下有何不测,这三万哀兵必不敢苟全性命,定会以血相祭。”

  “哼,你这是在威胁吗?”姬承昊面色沉重,语调冰冷。

  “难道我燕丹全军覆灭,殿下被俘对王爷可是大有利处?”晋鹏轩毫不避让,直截了当地逼问姬承昊。

  “不知夫子此话做何解呢?”姬承昊好整以暇地问道,语气却缓和下来。

  晋鹏轩见姬承昊语气和缓,知道他也非愚钝之人,偏让自已说出缘由,分明是借机试探,也不谦让,侃侃而谈道:“恕在下直言,当今东华国内各方势力割据,朝堂之上萧氏一党势力更盛,太子虽是帝胄嫡传,但声势甚微,仅朝中几名无权老臣肯追随其左右,太子所恃之力无非王爷这十几万兵马而已。”

  说罢看了一眼姬承昊,见其毫无反应,接着道:“如今冬残春至,时疫将起。若王爷久在此处驻守,即使我燕丹哀兵束手就缚,若东华大军为时疫所染,太子所恃之力,必当十减其半。为他人做嫁衣裳之事,想必王爷也不肯做,更何况……”说至此便顿住不语,大笑起来。

  国中情势姬承昊早已透晰明流澈了然于胸,此时听晋鹏轩侃侃道来,心中暗自称赞其见识不凡,但也不肯说破,只冷然道:“夫子所言虽入木三分,但却并不足以打动本王。”

  晋鹏轩却笑道:“靖王爷天纵英才,宗室亲贵,此间成破利害早已看透,如何举措也已成竹在胸,又何须微臣打动。”说罢又施礼道:“再次肯定王爷允许微臣与我家殿下相见。”

  姬承昊凝视逼视晋鹏轩半晌,冷冷地向身边侍卫下令道:“请燕丹殿下帐中一叙。”侍卫听到命令便去传唤澹台羽辰。

  澹台羽辰疲惫异常,但一夜之中却并未睡好。摔落陷马坑时,虽乌椎马灵性护主,筋骨脏器虽未受伤,但皮肉震动此时疼痛难捱。

  又念及突围兵马之成败,挂心澹台明之安危,思虑不已,心绪混乱。辗转反侧中刚刚双眼闭合,却恍惚间闻听守卫兵士议论,夷洲城内遣使来降,猛地打了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正欲追问,料定守卫必不肯说,正在心下盘桓间,突见侍卫传令,姬承昊请他去大帐,便知昨夜大军未能冲出重围,众人无奈间便要投降,一颗心如从百丈悬崖处猛抛进寒潭中,倾刻间便死了大半,眼前一黑,支持不住摔倒在地上。

  似醒非醒间感觉有人正在为他把脉,澹台羽辰猛然起身,眼前似有无数金星闪动,也看不清眼前是何人,只一把推开为其把脉的医官,胸中血气翻涌,竟支持不住,几欲摔倒。忽听耳边有一极熟悉的声音在轻声唤他,以为是在梦中,待睁开双眼时竟是张医官在轻声呼唤。

  “张上工,你怎地在此?”澹台羽辰心中惊喜,一时泫然欲泣。

  张医官见澹台羽辰醒来,顿时老泪纵横,大喜道:“殿下醒来便无大碍,只是一时气血上涌,只要心神安宁,不必用药也可。”

  “殿下安好,微臣便放心了。”晋鹏轩见澹台羽辰醒来,便急忙施礼请安。

  澹台羽辰抬眼看见晋鹏轩,心中便已了然,知道刚才听到夷洲城受降之事并非梦中,再也忍不住心中酸痛,泪如泉涌,低声道:“是我害了燕丹。”

  “胜败乃兵家常事,殿下又何必如此。”本是安慰之语,但被清寒的声音说出来,竟带有几分嘲讽的意味。

  澹台羽辰抬头见姬承昊也在自已安身的营帐中,正看着自已,眼中虽无嘲讽之意,但语气仍若千年寒山般无情,便恨恨地道:“本王自伤心与靖王何干。”

  姬承昊见澹台羽辰言语无状,竟有市井无赖之风,想到他二军阵前话锋犀利如刀,此时伤心又如女子孩童般无赖,当真是性情多变,不仅暗自摇头。

  澹台羽辰见姬承昊面色平静,并未气恼,心想此人果然不愧名将之后,竟喜怒不形于色,与之相比,自已倒果然是孩童本色相差极远。

  忽见一名侍卫闯进帐来,附在姬承昊耳边轻语几句,姬承昊顿时眉头紧锁,神情凝重,转身便随侍卫离开了营帐。

  见姬承昊不知何故竟紧张离去,澹台羽辰似报了仇一般心情畅快。转头看见晋鹏轩,忽地又想起其此行之目地,神情顿时又黯然下去。思来想去,半晌才道:“夫子果然是来投降的?”

  “哎……”见澹台羽辰神色黯然,晋鹏轩也长叹一声,“此时非如此不能救殿下,非如此不能救燕丹。还请殿下不要……”

  晋鹏轩话未说完便被打断,澹台羽辰冷静地道:“夫子放心,我非不明事理之人。夷洲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主帅被俘,军心涣散,强守又有何依撑。且燕丹境内父王无奈亲征,社稷宗庙处于倒悬之地,久战又有何益处。受降虽令勇士蒙羞,国体受辱,但此时对我燕丹来讲,却是最好的出路。只是不知东华军有何条件与要求?”

  “未蒙殿下准许臣下并不敢私自请降,到此时并未与靖王谈及条件……”晋鹏轩见一向心性高傲地澹台羽辰,此时能如此淡定地面对兵败投降的结局,一时语塞,竟不知要如何再说下去。

  帐外暮色渐起,投林寒鸦四处纷飞,呱噪异常;帐内澹台羽辰与晋鹏轩君臣相对,思及燕丹遭上天相弃,四境不宁,此时欲投降却不知东华国如何借机刁难,一时枯坐无言,也不命人掌灯,任凭夜色浸染帐中,这次第却非一个愁字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