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相随 第三章 仙姑医术
作者:湛蓝的海水0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老爷、太太蜂拥上楼,一时间楼梯带着巨响摇动着,象是要塌了一样。

  九九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傍边一张翻到的椅子,奶娘跪在九九身边哭叫着。

  “还不抱到床上去!”大太太嚷着,与众人抱着九九拥到床边,九九脸色酱紫,牙关紧咬。奶娘哭述:自己的柜子里找衣裳,没看见九九怎么上的椅子,也不知怎么就摔下来了......还没说完就挨了大太太一个清脆大耳刮子!

  九九的人中都被掐破了,依然没有醒。派人请来的大夫看了半天,按小儿惊风的症候,给开了“蝉衣、钩藤、防风、黄连、甘草……”的方子,可熬好的药根本灌不进九九嘴里去!

  连夜请了江山县城里最好的大夫来,仍是按惊厥的病症,在涌泉、人中、曲池、风池、太冲、大椎等穴扎了针,不见效果。

  一家人忙碌了一个晚上,眼看天亮了,九九脸色铁青,气息微弱。折腾了一宿疲惫不堪的大太太忍不住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去请大仙吧!”

  廿八都附近有道士会“缚煞”的,请来的道士在九九床前念了好一阵咒,又站起来边跳边唱转了十来圈,在九九摔倒的椅子上贴了几张黄符,又下楼抓了刘家下人养在灶间的小猫,狠狠地在天井里摔打,重重踩了几脚,拿麻绳来绑了,再命人把这只无辜可怜的猫远远地吊到后山老树上。

  收了二两银子,道士走前留下话说:天黑前小姐必能醒来。

  刘家人满怀期待地等到天黑,又等到天亮,九九依然没有醒来,滴水未进,还说了好几阵子胡话,大太太和奶娘也一口东西都没吃。老爷忙着找人商量,有人出主意去杭州请西洋大夫,在屁股上扎一针就能好,可杭州城来回要好几天呀!

  第三天的晌午时分,有人进来传话:“毛巫婆来了,说要给小姐治病。”

  一听“毛巫婆”老爷和大太太都很惊恐和憎恶,叫人别去理会。

  毛巫婆在门外一直嚷嚷,叫喊声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进来传话的人说:“那毛巫婆说小姐的病有治,还说小姐是那巫婆的徒弟,她当师父的不会眼睁睁看着徒儿……”

  “知道了。”老爷冷冷的说,等下人离开,刘老爷万般无奈地再一次上楼来,大太太抱着九九坐在床上抹眼泪:“刚才楼下说的话我听见了,实在不行就叫毛巫婆进来吧。”

  刘老爷叹了口气,说:“也只好让她来瞧瞧再说吧!”

  毛巫婆利索地上了楼,大太太挪开身子,警觉地看看毛巫婆的一举一动,只见她摸了摸九九的头和身子,又问了奶娘几句。打开自己带的包袱,取出一把银针来,在灯火上烤了,扎了九九的少商、少泽、尺泽、商阳、少府、神门、后溪、前谷…..十几个穴位,一面叫人去取些空心的芦杆和麦秆来,又叫人端了一碗温水。

  取下针灸后,九九牙关依旧紧闭。毛巫婆板直九九的头,将一尺长细芦杆轻轻插进九九鼻子里,毛巫婆又含了一口热水,对这芦杆慢慢把水吐进九九鼻子里。“不会呛这吧?”大太太忍不住担心地问。

  “不会,流进肚子了。”吐完一口,毛巫婆轻声回答,刘老爷和太太第一次发现毛巫婆原来会这样温柔地说话。望着毛巫婆的背影,刘老爷依稀泛起些难以名状的感觉。

  半碗水很快灌了下去,毛巫婆又要了碗嫩嫩的蒸鸡蛋羹和一碟铜锣糕。依旧是一口一口含着把蛋羹也慢慢灌了下去,然后就轻轻拔了杆子。

  大太太正疑惑着不知道巫婆如何将结实的铜锣糕灌下去,只见毛巫婆坐下自己大口大口吃起糕来,边吃边交待:“杆子你们是不能插的,插错地方要出人命的!你们刘家的糕味道还行!”

  刘老爷和太太原本想见识毛巫婆使用“九阳还魂棒”的,想必自己的女儿还没到要死的地步,或许也就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还魂棒”!

  当着老爷和太太的面,毛巫婆丑话说在前面:“九九的病我是定能治好的,只是九九醒来以后,我要立即带她走的,她是我徒弟。你们不愿意的话,我只好不管了!”

  老爷和太太一时为难至极,两人下楼商议了半天,决定还是让巫婆先治了再说。

  毛巫婆离开刘家时天色已暗了下来,她交待:她先去取药,两个时辰后她还回来给九九灌药,叫家里人备好炉火药罐。刘老爷和太太此时已改口称毛巫婆为“仙姑”了,刘老爷说:“自家就是开药铺的,仙姑只须写了药方子,立即能抓了来。”

  那毛仙姑说:“我要的药你们未必有!”

  刘老爷一脸郁闷,心想自己是江山最大的药商,什么药材没有?

  毛仙姑再次回刘家时夜已深了,刘家却依旧灯火通明,仙姑把带来的药交给下人去煎了。刘老爷偷偷去厨房查看,只见除了常见的两味外,果然是些不知名的叶子根茎,还有禽类的羽毛、破布片子、枯枝石子、甚至鼠粪和狗指甲之类,那巫婆还叫人锯了让九九摔倒的倒霉椅子腿,取了木屑,和着“药”一起熬。

  刘老爷暗想:巫蛊之术,下三烂的把戏,我堂堂药商,竟也沦落到施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不堪之物了,真是无奈啊!

  药熬好以后,刘老爷端着“药汤”先喝了几口,想到有老鼠屎,差点呕了出来。稍候觉得无异样,才命人端上楼去。

  毛仙姑依着先前的法子给九九灌下,早已过了丑时。给九九又扎了一通针,看见九九脸上的青紫已褪去,呼吸也均匀了很多,毛仙姑回头对大家说:“我也要迷糊一会了。”说完竟一屁股坐在床边踏脚上,闭上了眼,睡着了。

  众人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大太太挥挥手示意:大家也歇息一会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仙姑突然被人狠狠地推醒!

  毛仙姑被奶娘推醒,“仙姑仙姑,小姐动了,好像是要醒了。”奶娘说

  天色已大亮,阳光照进九九的房间,九九的小脸有了点血色,嘴里嘟囔着什么,奶娘凑上去听了半天,说:“好像是说要喝水。”

  九九睁开眼睛时先看见毛仙姑,心想:“你是谁?”旁边是喜极而泣的娘,后面是激动的奶娘、憔悴的爹…..

  听见大家欣慰地反复说着:“醒了,醒了!”九九想自己一定是睡了很久很久:“喝水。”奶娘和佣人赶紧端水上来……

  毛仙姑对众人说:“赶紧帮她收拾几件常穿的衣服,我今天就要带她走!”说完就坐到桌边喝茶去了。

  大太太在毛仙姑面前扑通就跪下了,抓着仙姑的衣角苦苦哀求:“仙姑开恩,留下我闺女吧!仙姑开恩那……”一下子从大忧变成大喜,又从大喜坠入大悲,平时很有见识的大太太此时是那样慌乱而无措。

  “九九还没好透,如果我不带上山去她就活不成,这是她的命!再说昨天不是说好了吗?整个廿八都得人都知道了,刘老爷不会言而无信吧?!”仙姑说着,用眼角瞄着刘老爷。

  刘老爷上前一把拉起大太太:“快起来!”,大太太泣不成声:“老爷,老爷救救我闺女!”

  刘老爷镇定了一下心绪:“仙姑,我们生意人向来以诚信为本,你让我和她娘先商量一下、准备准备,你也别急,先楼下吃点东西去,我自会处理好的。”

  仙姑下楼去了,刘老爷和大太太说了好一阵话,先是小声商量,然后大声嚷嚷,最后大太太嚎啕大哭起来,奶娘估计是刘老爷下了狠心,也跪着爬过来哀求老爷,九九在床上哭喊:“我不去,哪里也不去……”一时间刘家乱成一团。

  毛仙姑上楼来说:“天黑山路不好走,晌午一定要出门的!”一边翻捡了一下奶娘理出的小衣服,把那些个丝的、绢的、毛的、绒的都扔了出来,说:“不用这么好的,布的有吗?两件换洗的就够了!”说着又把塞在里面的银镯子、金锁片之类丢了出来:“山里不愁吃穿的,不需要这些个!”

  面对哭得死去活来的大太太,毛仙姑冷冷地说:“到山里是跟我学手艺去的,这姑娘天资出众,别人我还不教呢!跟着我,是这孩子的福分!我在江山也是有名的大仙,你们是也见识了的。闺女还是你刘家的闺女,以后学成后下山,你们自然可以再认回来!老爷太太放心,我不会亏待她的!”

  九九吃了点糕饼,喝了几口黄芪童子鸡汤,被大人们换了身素色衣裳,系上翻皮的羊毛小红斗篷,由奶娘背着下了楼。

  虽然女儿的病是巫医治好的,但送自己的女儿去学习不入流的巫蛊之术,令刘世雄颜面尽失!难道全家人寄予厚望的金凤凰不过是当个巫婆而已吗?!

  一折腾已经过了午时了,毛仙姑不耐烦地直催:“快点!快点!”

  刘老爷家门口围满了看热闹得四邻乡亲,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更显得压抑局促,人们张望着、猜测着、议论着、疑惑着、叹息着……

  毛仙姑依然一身黑衣服,把嘤嘤哭泣的九九从奶娘手里接过来,背在背上,踩着雨后街道卵石上的湿苔,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廿八都。

  身后远远传来刘家人悲伤和无奈的哭喊。

  这天是清明节,九九结束了短暂的富家小姐生活,开始了崭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