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何为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转
作者:儒礼的小说      更新:2018-03-19

  元明军载着一场沉痛的失利离开了金山城,这一战,是元明军经历的最惨痛的失利,也是赵元明自从参加起义以来,最惨痛的一次。

  回程的路上再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跑马纵情,夜晚的风吹得格外冷,赵元明的心里,也前所未有的担忧。

  金山城一战,元明军损兵两万有余,不单单如此,元明军还赔上了一个人的姓名,那就是陈子荣,而陈子荣,是陈德兴的儿子,也是陈德兴现在唯一的儿子。

  陈德兴,现在是灵峰城的当家人。

  赵元明一路都在想着回去之后该怎么跟陈德兴交代,虽然这一战的主帅是陈子荣,虽然这一失败的主要责任也在陈子荣,可是陈子荣死了,所有的罪责,自然要活着的人承担。

  而陈子荣的死,也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赵元明在想着回去的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陈德兴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了结这件事,虽然元明军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跟随赵元明出生入死的人,但是毕竟陈德兴还是灵峰城里说话算数的那一个,而且瘦死的骆驼也还是骆驼,陈德兴还是有不少自己的亲信兵马的。

  金山城一战已经让元明军元气大伤,赵元明再不愿意见到元明军内自相残杀。

  可是人生的奇妙,实在难以表述,我们竭尽所能去了结未来,期望可以提前为未来做些准备,可有时候,人生的经历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很快,赵元明就发现他之前设想的种种场景都没有发生。

  陈德兴病了,病得很严重。

  数年前,陈德兴失去了自己的小儿子,在经历了时光流转,他终于把这一节的痛渐渐忘却。可是这一天,陈德兴又一次承受了失去大儿子的痛苦,这一次,比上一次来的更痛,更深刻。

  在从回报的士兵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德兴两眼睁得很大,脑袋一片空白,晕了过去。

  陈德兴恨着,痛着。这一生,虽然身为地主,也没做过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可老天爷,居然让他饱尝丧子之痛,而且是断子绝孙。

  陈德兴,光鲜一时,也不过是命运中的苦难者。

  赵元明带着他的将士们回到了灵峰城,迎接他的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陈德兴的怒目痛骂,灵峰城的城门为元明军打开,只是像正常的人员进出一般。

  这样的风平浪静,是赵元明所没有料到的。

  回到灵峰城以后,赵元明和崇福等人还是赶忙去看望已经卧床不起的陈德兴。

  此时的陈德兴已经气息奄奄,他伸出手来,抓住赵元明,想骂,想训斥,可是身体已经让他力不从心。他只是在赵元明的耳边给赵元明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让他杀了引发这场金山城之战的那个人,曽义云。

  赵元明点头应允,可是陈德兴的这个命令,赵元明没有执行。

  陈德兴终于在经历丧子之痛和时间的摧残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仿佛看到了当年抱起小儿子玩乐的场景,看到了那天送陈子荣出征时的样子。

  他还是没能等来那个带着胜利回来的儿子,带着遗憾,撒手人寰。

  陈德兴的一生,充满坎坷,也同样精彩。他早年以地主的身份起兵,拉起了一支浩大的起义军队伍,在荒坪城成为一方领袖,后兵败逃亡,历经沧桑,终于在这灵峰城重新找回自我。

  陈德兴是个投机者,他懂得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更好,让自己活得最逍遥。

  可陈德兴依然是个可怜人,在这乱世之中,因为苟全自己,做过太多不仁义的事情,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人生在世,会有繁华似锦,也会有萧条落魄,苍茫人世,总会有太多难以预料的事情,但是因果反复,总会是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陈德兴的后事由崇福一手操办,陈德兴出殡的那天,下着大雨,灵峰城的所有将领全数戴孝到场,也包括那个已经被陈德兴下令处死的曽义云。

  所有的恩怨情仇,所有的谨言慎行,都随着陈德兴的离去,被这雨水冲刷一空。

  陈德兴死了,赵元明又一次成了这灵峰城的主人,峰回路转,物归原主。

  赵元明并没有因为重新成为灵峰城的首领而欣喜,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是陈子荣带头冲杀,如果不是陈子荣作为主帅,金山城的这一战,元明军,就一定能胜利吗?

  赵元明的心里没有答案。

  一直以来,元明军的作战对象,主要是农民起义军和一群山寨土匪,真正和朝廷正规军交手的次数并不多。赵元明想起了多年前,他身后有万余起义军,却被江达带着三千人马就追的满地逃窜。

  当你未曾真正见识那股强大的力量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

  金山城一战,赵元明终于明白,元明军和朝廷正规军,还有很大差距。

  灵峰城依然平静如初,赵元明站在灵峰城的城墙上,望着自己一手打下来的这片土地,还是不由地担心,如今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赵元明很清楚,灵峰城,不会一直这样太平下去。

  在这乱世中生存,灵峰城对于赵元明来说,还是太小了。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小打小闹的小头目,金山城一战之后,全天下都知道了赵元明的存在,只是大家都还没有功夫顾得上他罢了。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这段时间以来,赵元明命江达积极操练兵士,陆云连和曽义云以及孙魁等人,也一直没有停歇地为元明军扩张土地。

  赵元明始终没有忘记金山城的失利,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

  赵元明在城墙上思考着,远远地看到一个骑马归来的人,随着那人的临近,赵元明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兴奋。

  这个拍马归来的人,就是秦言。

  赵元明知道,这样归来的百口书生,一定为他带来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