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少女的三国日常 171 似乎不是一个普通人
作者:中二的立华奏的小说      更新:2018-04-22

  又吃了口菜,郭悦继续说道:“军事,有征兵,练兵,守城,攻城,水军,步兵,骑兵,弓兵等;

  勇武,有体格,骑术,剑术,箭术等;

  内政,有农业、商业、渔业、林业、水利、治安、修筑等;

  人事,有个人魅力,性格等;

  外交,有口才,交涉,情报等;

  智谋,有计略,谋略等;

  文化,有礼、乐、艺、书、数,或许还有恪物学等。

  孔融就是文化极高,但内政几乎一窍不通的。”

  郭悦说着,却发现曹纯和赵云两个人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没有说听不懂的样子,于是郭悦心情大好,继续说道:“所以说一个人的水准不能只看单一的属性,比如说一名大将军,军事几乎满分,但是就是喜欢虐待异族,又比如说一名文人,外交、智谋、文化全没问题,但是言语恶毒。这种人就不能说随便给他们安排位置了。孔子有云:因材施教。所以比如孔融,就适合研究他的书本,那名大将军就可以派他抗击异族,那文人派他管账就可以。”

  大约是游戏里的分类,郭悦记不太清,反正游戏毕竟是游戏,也没办法真是揣摩出每个人的真实实力。

  孔融在二楼一角倾听,下人禀报有一女子大闹县城,他就大约猜到了郭悦的身份。今日正好在此处一人吃酒,就看到了郭悦。朝堂上的孔融自然见过郭悦,于是他索性坐在一个小角落里,没想到郭悦直接进行了品评。

  孔融一直自诩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希望能够教化万民,实际上他对自己出的读书换粮食的主意还是很满意的。

  郭悦在尽可能的把自己的现代想法传达给赵云和曹纯二人。她也希望二人能够明白自己的真正实力,量力而为。

  休息了一晚上,郭悦三人离开了北海,乘车来到了东莱。

  东莱这地方真不小,有十三个县。人生地不熟的郭悦只得挨个县城的问。

  第一站,黄县。

  郭悦抬头看着县城门头顶的两个大字,双手合十,虔诚的对懒惰之神祷告。

  “神啊,神啊,希望能然我在第一个县城里就遇到太史慈吧。我会每天给你供奉十个鸡腿的。”

  自以为虔诚的祷告,郭悦踏入县城。

  东莱是一个很乱的郡,县城也不是很安稳。从县城连个守卫士兵都没有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

  郭悦在街上左右盼顾,发现大街上也略微萧条,只有寥寥数家小贩在做生意。而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们也大多背着刀剑,看得出来不是浪客就是游侠。

  问这些面带凶相的家伙们明显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于是郭悦找到了一个卖鱼的小贩。

  小贩正在吆喝着,看到郭悦前来连忙招呼。

  “哎哎!我这有迪仔、带鱼、沙尖、昌鼠,还有...”

  看着小贩热情的招呼,郭悦从怀里掏出一袋米,扔在了小贩充满鱼腥味的案板上。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点,一袋米要比一袋黄金值钱。

  小贩拿起袋子伸头看了看,眼睛一亮,这是精米,大户人家都要省的吃的那种,他立刻明白眼前这个女孩不是个一般人。

  “您老要问些什么。这东莱的地痞流氓,游侠浪子,没有我不认识的!”

  小贩拍着胸脯,这年头还敢在外面摆摊的,总会有一手。

  “太史慈,你认识吗?”郭悦问道。

  小贩想了想,问道:“您是说城西太史那家吗?”

  郭悦一听有戏,伸手从曹纯怀里又掏了一袋米拿在手上。

  看着米袋近在眼前,小贩感觉自己的眼睛绿了。

  “太史慈啊,这黄县谁人不知!”小贩迅速回答:“太史慈原来是我们郡里的一个官,后来好像是和另一个大官有了些矛盾,于是逃跑了。”

  郭悦一挑眉:“跑到哪去了?”

  小贩摇摇头:“谁知道呢,有人说去了徐州。有人说去了冀州。有人说去了辽东。”

  答案不是很让自己满意,但郭悦还是把手里的米袋扔了出去。

  小贩连忙结果,眉开眼笑的管郭悦叫大姐。

  “那太史慈家在哪里。”郭悦问道。

  就算见不到太史慈,和他的老母打好关系也是不错的主意。历史上那孔融不就是资助了他的老母亲很多,后来太史慈带单枪匹马解了北海之围。

  “城西那头有个私塾,就在私塾旁边。”小贩说着,收拾起了自己的那堆死鱼,准备收摊,有了粮食谁还会吃着腥味扑鼻的死鱼?

  郭悦点点头,招呼曹纯和赵云二人就走。

  “先生,那太史慈是怎样的人?”正在路上,曹纯问道。

  郭悦歪头想了想,她也不清楚,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太史慈有名,所以她才想来招揽一下。

  哦,对。

  “他很能打。”郭悦回答的很严肃。

  “要是与我和子龙比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都知道太史慈很能打,但是具体多能打,她还真不知道。

  “大概和你们差不多。”郭悦有些拿不准,毕竟眼前这两个青年算是剑圣和枪神的关门徒弟,这俩人在院子里切磋的时候都算是飞沙走石的那种,带特技的,duang的一下就能打死人的那种。

  听到郭悦如此说,二人也来了兴趣。这两人在如今算是武力顶尖的那种,所为高处不胜寒,两人除了相互切磋也没有其他人能够比划一下了。

  看来这两个小青年的好战欲很旺盛,郭悦心想,不过没关系,将来什么典韦许褚这种力大无比的,够他们吃一壶的了。

  一边聊着,郭悦果然看到了一个私塾,里面朗朗书声让郭悦很是惊讶,在这种乱地方还有人在教书,还有百姓把孩子放过来读书,着实让人惊讶。

  这次虽然没有见到太史慈,但是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郭悦心里想着,探头看向屋内。一个三十来岁留胡子的中年人穿着长袍,正在教书。而数个穿着麻衣的小孩子,拿着竹简齐声朗读,似乎是乾坤八卦?

  感觉到有人窥探,那中年人朗声道:“若是贤能之士讨论《易》学,酒尚温;若是宵小之辈祸乱课堂,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