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 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势
作者:白马啸秋风的小说      更新:2022-11-21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九百八十七章形势周显看完李雄传来的有关朝鲜和日本的种种情报,眉头舒展。形势虽然依旧不容乐观,但林庆业基本上在朝鲜南边算是立足了。而日本,只要只是德川家光想要与大明开战,岛津光久手下不过万的士卒掀不起什么大浪。

  唯一令周显担心的是,满清和荷兰人连上了线。这或许在将来会是个麻烦,但现在也不必太过担心。也不知道戚国勇是否安全到达了苏禄国,这是周显未来计划的关键一环。如果能够成功,或许将来可以将荷兰人彻底驱逐出亚洲。

  周显转头向韩畅道:“写信给王武纬,让他回来吧!一个岛津光久,不值得再耗费精力和他谈。”

  韩畅抬头问道:“督帅,那我们要和萨摩藩开战吗?”

  周显摇头笑道:“岛津光久如此放肆,是该给他一点教训,但现在却不是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韩括不是收降了很多海盗吗?让他们接着干自己的老本行,乘船去长崎,四处偷袭,彻底瘫痪长崎海上的贸易。告诉他们,凡是日本和荷兰的商船,他们可以随意劫,所得货物归他们所有。但其他的船只不要乱动,否则军法从事。同时,让韩括和林庆业各派一些船只去琉球,增强在当地的兵力,以防岛津光久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格之事。”

  韩畅想了片刻,点头道:“属下明白。”

  周显从如同小山的案牍中抽出一文牒,“上次刘孔和斩杀刘泽清,得到他从各处抢掠的十几车资货。因为当时我们还未彻底收复兖州,他就把那些东西找了个隐蔽处埋了起来。后来挖出来,除了犒赏有功士卒和抚恤死伤将士的,还剩余好几车的资货,大部分是文玩玉器。萧冷,你去济宁一趟,把这些东西运回济南。提前联系济南城中的金石商人,把这些货物尽快换成金银。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萧冷拱手道:“那属下稍后就赶去济宁。”

  周显点了点头,转向陈名夏道:“百史,你代我去登州一趟。葡萄牙人帮忙训练的第一批水师学员已经毕业,你去祝贺并慰问他们一下。这些学员,一半分给韩括,另一半让他们前往皮岛。那五艘已经完工的新式战船,尽数交予韩括,让他加强训练,尽早形成战力。这是五艘新船的名字,我已经令人打造了铜牌,到时候你一并带去,钉在船头。”

  陈名夏接过纸张,只见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郑和号”、“戚继光号”、“俞大猷号”、“邓子龙号”、“汪鋐号”。

  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戚继光和俞大猷为抗倭明将,陆战水战都为当时最强。邓子龙为万历援朝之战大明水师的主要领导者,也是援朝之战战死的最高将领。汪鋐在担任广州按察使时期,主持了对葡萄牙人的屯门海战,并最终取胜。从而避免让澳门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只是准许他们在澳门停留。

  陈名夏看过之后,眉头微蹙,犹豫了片刻道:“督帅,这其他的还好,但这汪大人是否可以更更换成其他人。毕竟,我们现在和葡萄牙人还有合作。”

  周显大手一挥,“就用这个名字。我就是想借汪鋐这个名字告诉葡萄牙人,澳门是我大明的。只是暂时让他们停留,别奢望把它变为殖民地。大明之地,寸土必争,这是底线。而且你以为葡萄牙人真的在意澳门吗?他们只是在意与大明的贸易,只要依旧和他们保持合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终有一天,澳门是要收回来的。”

  陈名夏听周显如此说,就没再多说什么。

  周显突然想起一事,便问道:“最近那个崔鸣吉怎么样了?”

  韩畅道:“按照您的吩咐,将他安置进了齐鲁学院。在那里,他教授心学。属下曾去听过一次他的课,见解很独特,发人深省。”

  周显笑道:“他本就是朝鲜左议政,独崇王阳明,渴望建立与他一样的功绩。可惜,朝鲜并非大明,而李倧也非明主,使他在夹在朝鲜向明派和降清派之间两头受气。剩下的事情,你们几个商量着办吧!小隐,你陪我去一趟齐鲁学院,我们去见见这个,或许是最能看清朝鲜形势的人。”

  不久前,在齐鲁学院进行了一场较量,有关西医和中医的,为首的为葡萄牙的传教士威尔斯和济南名医华清封。两人从三十个病人中各挑出十五个,以一月为期,各尽所能对他们进行医治,最后以治好病人的数量和好转的效果来定输赢。

  周显听完,心中好奇,问道:“谢少保,最后谁胜了?”

  谢升笑道:“如果单纯论结果,是华清封胜了,他治好的病人更多。而且即使没有治好的几个人,身体也明显有所好转。但威尔斯尤其擅长治疗各种外伤,几个重伤在身,按照中医疗法要好几个月才能复原的。但在威尔斯的治疗下,半个月便可直接下床了。这样的本事,连华清封也佩服万分。他研制那些粉末末,显然比草药起效更快。通过这一次较量,华清封维护了中医的尊严。但也有不少人转变了对西夷医学的态度,不再以蛮人邪术待之。可以说,双方都胜了。”

  周显轻轻的点了点头,这样的结合是他乐见的。就医学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华夏一直能保持强大,最重要的一点,他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如果能挽救生命,周显不在意采用哪种医学。“但我听闻,真正愿意学医的人并不多。”

  谢升点头道:“大部分学子入齐鲁学院,是因为这里有众多名师。他们来此,还是想将来通过科举来谋求功名。虽然你把弓箭、医学、算术、火药、水利等方面纳入教学,但除了个别感兴趣的,真正愿意在将来当一郎中的基本上没有。华清封都私下抱怨了好几次,说要没有人跟他学,他便要回去坐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