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三线 第七十九章 天命莫测 造化弄人
作者:孤雁穆龙的小说      更新:2020-03-17

  牟家所在生产队有个人,解放前在军阀部队里当过勤务兵,大西南解放,看不清形势,跟上司参加了****,没承想*患很快被平息。此人潜逃被抓坐监,后来放出回乡监督劳动改造。

  这样的人谁愿意嫁给他,一辈子只好打光棍,外号直接就给取的是“霉冬瓜”。

  一般人见着他也不避讳,不叫他的姓名,直接叫他外号。

  叫他外号他也不生气,叫惯了,好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了。

  有几年闹饥荒,把人往死里饿。

  霉冬瓜回想起监里的“二、三、三”的牢饭,虽然早晨只有二两米饭,中午和晚上只有三两,明显不够吃,但还不至于饿死。

  霉冬瓜觉得在生产队呆着,都把他当异类看,像他这样的***分子必然是极少数,是老运动员。

  公社开什么批斗会,走大老远路去陪绑,陪斗。

  完了还不管饭,走十几里路,饿得眼冒金星腿打颤颤,不站稳小风一吹就倒,连爬起来的劲都没有,回来还得自己生火做饭。

  可在劳改队里就不一样了,谁都不是好东西,是好东西怎么到这来呢?故而没有谁看不起谁的事。关键是不用操心吃饭的事。

  霉冬瓜又想念监狱的生活来,想起上次释放回来的时候,碰到第一个熟人的时候,那人就说他长胖了。

  都明白,说人长胖了是一种没话找话打招呼的方式,也是对人的夸奖。

  闹饥荒,吃不饱饭,人人都瘦得肋骨一根根清清楚楚,一眼就可以数出根数来。居然有人说自己胖了,这叫霉冬瓜心里很舒坦。

  撑船的蒿杆——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眼目下一个人干活都养活不了自己一个人了。

  这样下去非的饿死不可,霉冬瓜决定重返他感觉没有精神压力,又能吃上饭的地方——劳改队。

  这霉冬瓜想了一个绝招。

  那时间这山沟沟里最了不起的就是铜分厂。中央单位,部队上下来人很多,有武装护矿队,时常还有首长去视察。在那作案,十拿九稳被抓。

  霉冬瓜写好**标语揣在兜里,用仅有的二两玉米面熬了糊糊,吃了大半,剩下的装碗里用来贴标语。

  准备妥当,这天正好铜分厂要放电影,电影要开演,人正多的时候贴出**标语。贴出**标语后,他站在边上不走,等人来抓他。

  围了好些个人看那**标语,可没人抓他,还说他是神经病,叫他滚,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霉冬瓜急忙声明自己不是神经病,那**标语是他写的,还高喊***口号。

  这下见效了,立马被群众抓到铜分厂的保卫科,交给荷枪实弹的护矿队看押,转天就押送县里关进班房——就这样如愿以偿地进监狱吃上牢饭了。

  霉冬瓜和他的“壮举”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牟老大也耳熟能详。

  有几年又闹饥荒。

  牟家老大本不想吃牢饭,实在是饿得不行,耍小聪明,也学霉冬瓜贴*标,效仿成功,被抓进监,也不再为吃不上饭发愁了。

  事情并不就此完了,后来又有许多人效仿,县里的牢房人满为患。

  其中必有蹊跷,当地专政机关向上级反映,上级领导们反应过来——原来是有人要混国家的饭吃!

  虽然这是牢房,但也是国家办的,怎能养这些钻空子的人!

  再有这样的了,抓住就是一顿暴打,十天半月起不了床,回原地监视劳动!这之后没人再做这样的荒唐事了。

  牟老大却在煤矿里干了七年,吃了七年牢饭,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原以为吃上一两年牢饭,待年景好了就出来,没承想在里面待了这么多年。

  煤洞里干活,不见太阳,不会因为挖的煤黑人就黑,出来后洗干净反而比一般人都白。

  牟老大改造回来,不但有人说他长胖了,还说他长白了,虽然这都是屁话,但不是什么坏话,听了也没有不高兴的感觉。

  出来后牟老大还是不喜欢干农活,想学手艺。

  老街上有个省城贬回来的老右派,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牟大哥托人送了一只老母鸡,二十个鸡蛋,牟老大跟了这老右派学木匠活。

  都是一类人,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牟老大对这老右派师傅恭恭敬敬,干活、吃住在一起,如同父子。

  ……

  牟老大结婚那天,三机厂好些小孩子都去轧闹猛(看热闹),要喜糖吃。二囡属于观场矮人,杜妮娅背着她从前面人的头顶上看。

  二囡第一次见到牟家老大,这牟老大一张瓦刀脸,像《杜鹃山》里的温其久。

  杜妮娅看不起牟家人,穷,土气,土得像鬼一样,好像他们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人,本应该与他们不搭界。她不理解,她爸爸怎么会和这些人有交集。

  二囡小孩子不懂事,嘴馋,想吃人家的喜糖,一个人不敢来,拉她姐陪她来。二囡也看不起牟老大一家人,小气,喜糖不是像厂里人结婚那样,往围观的人群头上撒。

  这牟家老大结婚却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发糖,发糖不说,还一个人只发给一颗糖。

  发糖的人不认识二囡和杜妮娅,不知道牟老大的爸爸和二囡的爸爸认识,而且这糖还是她爸爸帮买的呢!

  同去的几个小伙伴都嘘二囡,耽误了她们玩。

  杜妮娅感觉可笑滑稽的是叫表演唱歌的时候,俩人唱的是语录歌《下定决心》。

  站在后面一帮看热闹的青工,起哄叫新郎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见牟老大小两口没反应,一起唱起来:“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唱到“不准调戏妇女。”哄笑,居然高声叫叫嚷,叫牟老大,不准调戏妇女,不得调戏新娘子!

  那几个青工还嫌弃发的喜烟是“春耕”牌的,说那烟才八分钱一包,擦火柴点着抽一口就扔地下踩灭,用脚掌来回蹭。

  那几个青工还叽叽咕咕说,牟老大娶的是寡妇,刚结婚就当爹——那女方有个女孩子。

  有个青工说这是人家的福气,连制造孩子这活都有人代劳了,多省事。

  那些看热闹的青工还说,这牟家老大娶的是河那边的小寡妇,男的上个月在矿山干活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有几百块的抚恤金,这钱也叫牟老大给帮着用了。

  ……

  日子长了,什么怪事都有可能发生。好多年后,二囡居然成了牟老大的爱人,这是后话,先且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