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玩家 第一百七十九章 社长的笔名
作者:前折口的小说      更新:2020-04-25

  访谈没有混乱太久,施楚楚很快把场面稳下来。她解释了自己惊讶的原因,并且把之前跟李带见面时候讲过的故事,给观众也讲了一遍。如果说李带和冯素芬的故事讲的是,每个微不足道的个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有平等追求梦想的勇气。那么周助和施楚楚的故事,讲的就是每个怀抱着热爱坚持努力的人,总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两个跟杂志关系密切的故事,不正是华夏梦的真实写照吗。

  节目报道后的第二天,有位记者敏锐找到了选题的最佳切入角度。

  根据施楚楚和冯素芬两人分别讲述的两个故事,写了篇特稿,名为,当天就连续被多家官方媒体的转载。于是这个本来只在江城市内具有极强热度的话题,再次引发了全国范围内文学爱好者的激烈讨论。

  当杂志的热度持续提升达到临界点,就不再遵守线性增长的法则,开始出现指数型增长。原本杂志预订保持着每天五千册的增长速度,就已经可怕到让人觉得是在抢钱了。

  销量从四万五千册增长到五万册之后,一觉醒来,集团发现当天预定量直接翻了一番。

  达到十万册。

  在出版行业中,十万册是个什么概念呢?毫无疑问是行业顶级畅销书了,如果有哪位编辑做出了销量达到十万册的畅销书,那光凭这个业绩,你就可以在业内横着走。

  所有公司,所有猎头,都会来抢着挖人,如果你不想给人打工,要创业开家小型的工作室都不成问题,会有大把新人愿意追随你。

  这说的还是图书,杂志这种载体,因为是连续出版物,肯定比书更难卖些,连续出版物的首本创刊号就更是难上加难。别说十万了,创刊号卖五万就是顶级畅销杂志。

  新知集团发行部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平时求爷爷告奶奶希望把货往外多发点,现在从上班开始,要求订货的电话可以一直持续接到下班。

  还有很多国家级的大渠道客户甚至把电话打到总编辑那里,托吴总编帮忙,要甘副总编留点存货给他们。现在江城附近的三个印刷厂现在基本已经被杂志的印刷订单给包了,正在加班加点全力赶工。

  所谓印刷资源不够,毕竟有其相对性。有别的订单要印,我们的订单加价行不行?不行?那再加,加到你点头为止。果然钱能搞定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搞定,说明你钱给的还不够。

  等总销量达到二十五万册,首发限定版的稀缺性就开始体现出来了。

  二手市场上开始有人溢价出售创刊号。价格一度达到定价的十倍。

  ***

  静流文化编辑部内,气氛一片死寂。

  “是谁信誓旦旦地说能扼杀杂志于萌芽时期的?”

  “是哪个说的!”

  总编辑曹朋政重重把手上的杂志摔在圆形的木质会议桌上,是静流文化的头牌杂志,跟在新知集团的战略地位一样,是台柱子。

  本来是指望它竞选今年京师图书订货会的年度销量十强,数据上看也拉开第十一名很多,如果年底继续保持优势,十强不成问题,甚至还有机会冲刺第八名的位置。

  但是根据现在十二月上半月的月报显示,有本新杂志的销量正在迅速上升,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入百强,杀入二十强,现在已经快要把给顶掉了。

  “现在人家岂止是萌芽,人家都开花结果了,人家都丰收了啊!”

  “不是说要举报吗?不是计划已经成功只等着看热闹就好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曹朋政指着执行编辑王雷的鼻子吼过去。

  王雷负责的总策划工作,做的事情跟陈竖在做的一样,然而却不是主编职位,这是因为在静流文化,所有项目的主编都是曹朋政他本人,所有的成就和荣耀都要归于他一身。在他看来,其他员工只不过是按照他高瞻远瞩的要求去执行任务的,执行编辑而已。

  换言之,都是他的助理。

  见领导震怒,王雷也有些不解。

  “可是的确……的确已经举报成功了。按照要求,他们是下架过一批书的。”

  “下架了?下架了为什么还能上架?为什么还卖得这么厉害?今天刚刚看过的新闻,现在销量都达到二十点几万册了,还在增加。我们这一年的总销量有二十万多册吗?”

  “曹总编,有的。我刚才查过了,将将二十六万册。超过了。”

  “你特么还好意思说啊!用我们一年的销量跟人家一个月的比?我们的杂志做了多久,人家的杂志又做了多久?”

  “我们做了五年,他们,他们刚开始做。”

  “让你接话了吗!让你接话了吗!”

  曹朋政把桌上的杂志卷起来一下一下砸王雷的头。

  后者抱着头,一边哎哟哎哟地到处躲,一边嘟囔着不是你非要问我的吗。

  “具体什么原因你问过了吗?”

  “……”

  沉默。

  “问你呢,新杂志上市,销量这么多,你有没有了解过是什么导致的?”

  “……”

  沉默。

  “你倒是给我作声啊!”

  “刚才不是不让我接话吗?”

  “这是一回事吗!现在是在正经问你问题。”曹朋政捶胸顿足,“竞品都已经火成这个样子了,你作为执行编辑没买一本回来研究研究?”

  “那现在我可以说话了吗?”

  王雷吸取了前面的经验,决定在说话之前问个清楚。

  “可以。”

  “我说话你别动手打我。”

  “赶紧说。”

  曹朋政皱眉不耐烦道。

  “我没有。”

  “我踹死你!”

  “不是说好不打吗?”

  王雷委屈巴巴,耸着肩膀站立一旁。

  “还在这里站着做什么,赶紧下楼买啊!”

  曹朋政发出了明确的指令,执行编辑又要执行任务了,王雷下楼跑了一趟又跑上来。

  “东西呢?”

  “没……没买到。断货了。”

  “你不会去二手书店买吗?出版做几年了,现在还要我教?”

  “钱不够。”

  “三十块钱的杂志你跟我说钱不够?”

  “现在要五百了。”

  曹朋政咬牙把钱包递过去,让王雷再跑一趟。

  “要最早出版的那本,买一百本……算了,买十本回来,让所有编辑加班找原因,找到原因立马上报。”

  半小时后。

  “总编我知道了,我知道什么原因了。我在买杂志的时候,听说上新闻了。估计这对销量影响不小。”

  曹朋政一拍桌子。

  “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请了记者吗?我们也有。我给包老师打个电话。”

  包建德是静流文化的老朋友了。曹朋政心说,帮这个忙还不是三句话的事。

  “包老师,最近又有事要拜托你了。”

  “哎呀曹老师客气。”

  “听说最近有本叫杂志用制造新闻的方式提升了不少销量啊。我们也准备效仿效仿,您现在不是又高升去了官媒吗?也给我们美言几句,上个什么文化版头条呗。以我们包老师文笔的犀利程度,盖过他们的风头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这这恐怕不行啊。”

  “为什么,不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吗?怕他不成。”

  “名不见经传……那篇特稿是我们报社社长用笔名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