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三国 第五十章 甘陵国相
作者:彭家大虎的小说      更新:2020-01-17

  初入腊月,寒风瑟瑟。

  三千兵卒的军伍整列肃容的行进至甘陵国境内。

  高祖皇帝四年置清河郡,恒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国,治甘陵县。

  甘陵国东接青州平原郡,南临兖州东郡,北面是河间国和渤海郡。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世族门阀林立,其中以东武城的崔氏为最。早年间博陵崔氏的其中一支南迁至清河,虽然当时家族中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有了些龌龊才导致分家,不过原博陵崔氏家主并没有阻挡清河这一旁支的崛起,反而一直竭力互助,在数年间成就了清河崔氏之名。再之后,整个冀州的士族便以崔氏为首。与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共同站在大汉帝国世族门阀之巅。

  黄巾之乱后,冀州本就是张角亲自起事之地,自然深受其害。要不是当地这些豪族全力抵抗,之前卢植也不会顺利将张角逼到广宗。而广宗虽属安平郡,却临近甘陵国,故而这一大片区域也受战乱波及的影响极深。

  现如今整个冀州的人口存之不足原本的十之六七,刘虞到甘陵国,不仅仅是要治理甘陵国一郡之地,而是持节,有权利节制附近几郡的太守和各县令,按照刘虞的治政思路来恢复各地的民生财政。

  皇甫嵩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给与刘和如此大的权限便利,就是表明支持刘虞在甘陵国的一切治政思路。而刘虞也自然要支持皇甫嵩身为州牧的政令,避免两人职权之间的冲突。

  军队抵达甘陵县城外,亭驿边上父亲的故吏齐周领着几名掾属迎接。刘和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跟前,笑着说道:“有劳浦密前来。”

  齐周看着眼前的刘和,赞叹道:“公子比之前在洛阳时,更显雄壮豪迈。看来经历军伍战阵之后,公子已然显露峥嵘,日后必为大汉名将。”

  刘和笑着也未谦虚,稍寒暄几句后,便询问其父亲刘虞在甘陵的情况。齐周事无巨细,一一阐述给刘和听。总结起来也就是缺钱缺人,还常有匪盗劫掠乡里,使得刚刚聚拢起来的百姓流离失所。

  刘和皱了眉头,说道:“我将千名兵卒安排到甘陵国,难道父亲没有用他们?”

  齐周解释道:“这一千兵卒解决了不少问题,明公自然是重用,把这些人都安排到各县中担重任。不过千人分散各县,也只能护佑县城免受劫掠,乡村之间难以顾忌的到。”

  刘和点点头,继而说道:“匪盗贼寇之事,后面就交给我,三千悍卒足以扫平全郡各路贼匪。那钱粮之事,父亲可有办法?”

  齐周面露苦色,说道:“今年八州叛乱,致使朝廷亦无灾款钱粮调拨。明公到此只能四处筹借,不过那些豪族门阀也颇受损失,怕是筹不到太多。今日明公还说起,等公子来了甘陵后,过两日一起去东武城,找那崔氏协商。若是崔氏领头,其号召力足以让其他众多豪族响应,也能解决冬粮了。”

  刘和疑惑着问道:“那崔氏颇难沟通?”

  齐周摇摇头,说道:“倒也不是,明公初至甘陵时,那崔氏也派人前来拜访恭贺。那时明公便出言试探,不过来人也不敢做主,敷衍了几句便回去,一直以来也没消息。所以明公决定亲身前去,以明公在河北之地的名望,相信崔氏不会太过拒绝。”

  刘和点头笑道:“那崔氏名望颇高,确实该我父子亲身一同前往拜访。”

  齐周不再多说,给刘和介绍了一下身边的各掾属后,刘和看到随行而来的黄忠,先是上前打了个招呼,还询问起是否寻得华佗给其子治病。黄忠感激一番后,也说起刘虞已经派人寻找,而且还跟洛阳的刘宽提及。年后地方稳定之后,若还未寻得华佗,便让黄忠领着其子去洛阳,找太医院给其子看病。

  刘和拉着黄忠与徐荣相见,而后齐周催促刘和先行进城,刘和便让徐荣领兵进城,黄忠也主动应承起接待兵卒的事情。

  到了城内,刘和见到父亲刘虞,立即大礼跪拜。刘虞轻捋胡须,笑着扶起刘和。看着面前的儿子,虽然尚未至弱冠之年,却早已不再是当初的少年模样,也完全超越同龄之人。挺拔的身躯更显厚重,战阵的历练让原本俊秀的面庞有了棱角。

  看着两鬓已生白发的父亲,刘和忍不住轻声道:“父亲大人消瘦了许多。”

  刘虞抿了抿嘴,朗声一笑,说道:“我这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你可以看看这里的其他人,他们每日吃的都没我多。还在为各县百姓兢兢业业的劳心劳力,跟他们比起来,为父瘦一点算得什么。”

  众人赶忙起身施礼,为首几人恭谦的说着崇敬之言。刘和在一旁能够看得出,此时每人所说之言都绝非虚假客套,而是真正敬重父亲刘虞的为人和威信。

  刘虞走到人群之中,语重心长的说道:“天下百姓求的无非就是个温饱而已,我等受朝廷任重,牧守一方,就是为了解决百姓的温饱。之前这场黄巾之祸,使得百姓身处乱世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现如今灾祸已过,我愿与诸位共勉,誓解决愿百姓生存之道。”

  齐周率先说道:“愿随明公身后,誓愿解决百姓生存之道。”

  随后众人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屋内情绪亢奋,满是豪言壮语。

  刘虞双手空中虚压,笑着说道:“诸位之情,虞心中感激。今日犬子到来,本当设宴招待。只是世道未安,百姓仍苦,我也不愿奢侈,就先免去。等明年春耕之后,若有闲余财帛,定然招待众人吃一顿庆功宴。”

  大家笑着都说这顿宴席一定要等到,然后寒暄了一阵后,众人逐渐散去。刘虞又询问了刘和是否有给其母亲写信,刘和讪笑着摇了摇头。刘虞瞪了刘和一眼,然后吩咐着让刘和赶快给写封信,这家里的母亲时刻惦念着,做儿子的怎能少了问候。刘和尴尬的点头,然后又听刘虞嘱咐了许久,才说起来要先返回军营,等明日再来府邸居住。对此刘虞倒也没有意见,还询问了些粮草之事。

  本想留着一起用饭,后来看着天色渐晚,也就罢了。回到军营后,刘和夜间寻戏志才闲聊,把白天城里的事情说了一遍。戏志才感慨说其父刘虞施政御下之术都极其高明,刘和笑着反驳,只说那些都是同志同德的掾属官吏,当然与父亲一条心的使劲了。

  次日清晨,刘和早早安排完军营事务后,把各项事宜都交代给徐荣,且叮嘱他自己这些日子可能要陪同父亲刘虞先到各地拜访,身边只领亲卫,若出现贼匪劫掠之事,直接领兵出战即可,不用等自己。

  还未出军营的刘和想了想,还是准备去领上戏志才一起同行。

  戏志才正在收拾行装,见到刘和后随意的打了声招呼。两人在私下里还是比较随意,刘和也颇为满意这种相处方式。

  让亲卫帮戏志才拿起行装包裹后,刘和笑着说道:“看来文正已经料定我要来找你做甚了啊!这行装包裹竟然已经早早收拾了起来。”

  戏志才瞅了刘和一眼,说道:“可是来让我与你随行去拜访那些本地豪族?”

  刘和点点头,笑道:“文正所料不错。这次随家父去那些豪族门第中拜访,主要是想借些钱粮度过这个冬天,文正觉得此行结果将会如何?”

  戏志才神情轻松的说道:“刘守相早年间在幽州政绩甚高,故而整个燕赵之地威望甚重,海内共知。这等事情其实并不会太过难做,那些豪族门第也都会给面子。虽然不敢说能筹措多少钱粮,不过想来熬过这个冬天应该问题不大。”

  听到戏志才这么说,刘和稍有放心的说道:“既然文正都如此认为,那此行应当不会有太多差池。只是家父让我同行,我总觉得身边有文正随行商议会好些。”

  戏志才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身为守相之子,既然到了甘陵,自然也应该露个脸,去随行拜访。可是这等事情哪儿有你参与插嘴的余地,想来也是守相和他手下的掾属们才是商谈之人。你去了不过是多一张吃饭的嘴,又能有甚值得你我商议之事。现在还又多领我这一个,要想给守相省粮食,还不如再多带些随从亲卫,反正那些豪族门第的家中也不差多这几十人的一顿饭食。”

  刘和不在意戏志才的打趣,笑道:“那文正又为何积极装点,准备随行啊?”

  戏志才耸了耸肩,无奈的说道:“甘陵刚经历战乱,既要重建民生,还要承担一部分军伍兵卒驻扎所耗的粮草。想来以守相的为人,我也讨不到酒喝。若是不随你走这一趟,去那些豪族门内蹭些酒宴,岂不是要好久都无酒入口。”

  刘和听罢后大笑,拉着戏志才大步走出军营。

  到了府衙,刘虞众人已经全部到齐整装待发,刘和见礼寒暄之后,介绍了戏志才。刘虞冲戏志才微微点头后,询问了几句。得知戏志才曾在太学求学而与刘和相识,刘虞才多提了几句刘陶。戏志才虽然不拘小节,但是对于太学领袖刘陶还满是崇拜,只言相见过几次,但并未有幸结识熟悉。刘虞笑着说起以后让戏志才一起跟刘和到洛阳去登门拜访,还鼓励着说道让刘陶给戏志才予以点评。戏志才再次拜谢,刘虞笑着搀扶而起。

  刘和对于父亲跟戏志才的交谈一直笑而不语,静静旁观。这等上位者笼络人心的手段,刘和见识的也不多,军营内的皇甫嵩对的是军伍将卒,而眼前父亲则对的是士子官吏。

  直到旁边掾属提醒该出发之后,刘虞才大手一挥,众人向东武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