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 第六百九十一章道听途说
作者:一九八零年代的小说      更新:2023-11-22

  既然了,黄裳也就知无不言:“创造一个适合的机会,既然问题的根源是没经历过战争,那就在这里重新再打一仗。”

  只听防着造反的,没听过期待造反的。

  三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接黄裳的话。

  赵佶问道:“怎么创造这个机会?”

  黄裳道:“宋辽对峙就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只要朝廷对外用兵,对内的控制力必然下降。臣之前的,一旦女真反辽,咱们就在北部列兵,看似是为了和辽开战,实际是为了集结兵力,防备国内的变动。在臣看来,大宋整饬军备已经刻不容缓。我们的军队不只疏于训练,战斗力低下。而且吃空饷的事应该不在少数,陛下以为自己有那么多军队,实际并没有那么多兵,真正需要时根本无兵可派。”

  赵佶脸色阴沉,黄裳直斥军事的弊端,毫不遮掩,让赵佶有些伤颜面,心情又有些沉重。军事改革也是变法的一部分。

  黄裳道:“陛下,也不必过于忧心,这些问题不难解决。女真人抗辽是必然的,辽对女真的压迫愈来愈烈,只要女真人拳头够硬了,自然就会反抗,唯一可虑的就是他们的拳头不够硬。现在女真人不与我们结盟,短时间没内还没有能力正面抗辽,我们就还有时间。女真人什么时候反辽,由我们决定。在我们准备的同时,可以有节奏地暗中扶持女真人,当我们准备就绪时,女真人也就达到了能正面抗辽的实力。到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提,他们自然就会开战。”

  这就又回到了之前黄裳所收回燕云的策略,连带着连国内的变法也统一在一起,互相影响。

  黄裳的话够让三人消化一阵子了,没想到在朝中从来都无足轻重,现又隐居在江南的黄裳,心中有一盘这么大的棋。

  至于黄裳到底是不是存心报复江南世家对黄家的排挤,要这么釜底抽薪,彻底毁掉各大家族不得而知。但无疑,他的狠辣招术,给皇帝指出了一条明路。

  赵佶激动道:“朕数次相邀,老师都不肯为朕分忧,这次朕亲自来请老师,老师一定要随朕回京城。”

  蔡京双眼一闪,皇帝这是准备用黄裳代替自己吗?

  黄裳却道:“来惭愧,让臣还可以,真做就不行了。而且朝中无限的党争,臣既不擅长,也没有耐性。”

  黄裳的话让旁边的蔡京一惊,和皇帝这么话,未免太随便了,难道不能含蓄点儿吗?

  赵佶相信黄裳是真不想入朝,他不是第一次相邀,这次更是亲自邀请,黄裳依旧拒绝。

  可是黄裳能出这么多,可见他不是一个无心之人。而且这么大的局,赵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握住,全靠蔡京?问题是蔡京能行吗?

  赵佶必须想办法把黄裳带回京城。

  赵佶道:“朕曾梦游神霄府,赴玉帝所。现有意遍搜普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这个任务除了老师,朕想不出还有谁能做好。核查道经,不过就是读读书,这对老师来,和在家没什么区别,还请老师一定要帮朕。”

  《九阴真经》!

  又回到《九阴真经》的起点,仿佛是轮回,又像是宿命。不过现在是先佣九阴真经》,后佣万寿道藏》。

  但黄裳真的不拒绝,《九阴真经》此时与自己而言,还真没什么帮助,但《万寿道藏》却不不同,也许能有更新的收获。

  而赵佶此时带自己会京城的绝心已经毫不掩饰,加上皇帝亲自邀请,黄裳欣然接受。

  黄裳肯回京对延平黄氏来是大的喜事,这么个人成窝在家里,实在是家族的巨大损失。

  黄裳离开时只是叮嘱黄颖霖:“钱财再多,也只是利,而且朝不保夕,只有站队站对了,利益才能持久。”

  黄裳人还没到京城,就被加“太师”的虚衔,虽然没有实权,却以示荣宠。

  而黄裳也不能真的无官一身轻,皇帝有问询,他也不能置身事外,算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以后蔡京这个太师想专美于前,怕是不容易。

  黄裳返京,蔡京的态度是警惕,警惕黄裳与自己争权。

  蔡京的这点心思瞒不过赵佶,赵佶也乐得下面的人不是铁板一块,只是老师这个人有些过于不在乎权力了。

  赵佶问黄裳:“老师,你熟识蔡卿吗?”

  黄裳摇头道:“不认识,不过确实可以很了解。”

  赵佶问道:“老师怎么了解的?”

  黄裳道:“道听途就够了。王安石掌权时,他是变法的坚定支持者,等到司马光掌权,他也能迅速迎合司马光。”

  赵佶问道:“老师是这个人人品不可靠?”

  黄裳走摇头,道:“臣可没有这个意思,也无意评价这个饶人品。”

  这话已经是就人品问题,持否定态度。

  赵佶疑惑问道:“老师想什么?”

  黄裳笑道:“臣想陛下需要的不是一个道德楷模,而是一个肯办事的能吏,陛下看他能不能帮陛下办事也就是了。”

  话虽如此,可是赵佶还是从黄裳的语气中听出了对蔡京的瞧不起。

  赵佶道:“老师还是把话明白些,朕可是有点儿糊涂了。”

  赵佶信任黄裳,黄裳用这种语气评价蔡京,却让赵佶心中出现了一丝疑虑。

  黄裳道:“陛下多心了。好,那臣就臣的看法。蔡京这个人虽然是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却并不是个坚定的改革者,而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他支持王安石变法不是因为觉得变法好,而是当时的情况是只有支持变法才能获得权力。王安石失势,他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迎合旧党。而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用这些投机者。王安石自己心底无私,就觉得每一个变法者都心底无私,谁支持他变法,就觉得谁是好人。这就让蔡京、吕惠卿之流走进权力中心。其实除了王安石自己,每一个人都有私心,也让新法在执行时偏离他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