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树下 嬴政的决定
作者:猫蝶蝶的小说      更新:2022-09-30

  嬴政缓缓走过去,一边说一边扶起他,“影儿啊,你自幼熟读秦法,又是我嬴氏血脉,日后定能成为我大秦推行法制的中坚力量,匈奴祸乱百年未歇,朕且问你,何以止之?”

  “欲定匈奴,唯有三策,一者,杀其族,灭其种,合其土。二者,予其财粮,与之和解。三者,连接燕赵旧城防,驻军守之。”

  “在你看来,以大秦目前的形势,如何做才算稳妥?”嬴政接着问。

  “目前之势,唯有击溃匈奴,退其兵,连接旧城防,驻军防守。”

  “公子以为,推行法制不可行吗?”李斯突然问道。

  “推行法制自然是最稳妥的方法,但以大秦目前的形势,推行法治,绝不可行!”

  “为何?”李斯冷冷地问道。

  “天下刚刚统一,万事未备,主力大军驻守南海之地,绝不能撤,六国复辟暗潮涌动,不能不防,天下要修直道,六国旧地需要安定。欲灭匈奴,击溃他很容易,歼灭他却异常艰难。”

  “此话怎讲?”嬴政悠悠问道。

  “匈奴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人少而地广,以我大秦锐士之力,击溃他并没有太大问题,但要歼灭他,难在寻找。”

  “大秦民富兵强,攻灭匈奴,不在话下,若留此隐患,屡屡南下劫掠,才至天下动荡!”李斯歇斯底里地说着。

  “丞相所言甚是,嬴影年幼,思虑不周,匈奴之事,还请陛下与满朝文武商议后再定,请陛下允准,嬴影随父出征。”

  李斯听罢,自觉惭愧,他历经官场数十年,哪一次不是将别人辩的心服口服,而今日,面对嬴影的己见,自己却顶风相斥,更没想到的是,嬴影竟然根本不屑于和自己辩论,甚至不如关心自己能否北上,想到这里,李斯越发觉得自己身为法家大派,刚才的行为实为不妥,便说,“公子年少有心境,志向高远,思谋深虑,能为大秦出此三策,实为大秦之幸,华夏之幸。”

  转而对皇帝说,“陛下,此次对胡作战,对公子来说可谓是一次绝佳的历练机会,臣以为,公子随军出征,百利而无一害。”

  嬴政听完二人对话,心中更是对这个年幼的公子充满了期望,他突然想起来当年自己初次拜见孝文王的时候,孝文王与他对谈,也是被他的见识所折服,最后将随身佩剑送给了自己,曾几何时,他也是像嬴影一样的少年,而今,岁月飞逝,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他知道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看到嬴影之后,却不敢确定自己的功绩后无来者,他心一横,决定了,他要把秦王剑传给嬴影,“赵高,去……”

  说了一半,他停住了,如今之势不同当年,此时将秦王剑传给嬴影,无异于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之后,一旦发生什么变故,第一个死的就是他,思虑片刻,他赶忙改口,“去召杨端和来。”

  赵高诺了一声,便踏着轻盈小碎步去安排。

  “影儿啊,朕还是想听你对匈奴的策论。”嬴政附身看向嬴影。

  “匈奴胡人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并且在北方根深蒂固,想要汉化他们,绝非易事。”

  嬴政和李斯都略微点了点头,嬴影接着说,“若要强行攻灭他们,势必要杀其人丁,至时,我大秦若胜,匈奴之地人口丧尽,几乎成为荒芜之地,剩余的人只会将我大秦认定为灭其种族的仇人,更不会接受法治的推行。”

  “公子之言,不无道理,但公子可曾想过,当年我们面对南海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而今,我大秦既然能汉化南海,也必定能汉化匈奴。”李斯据理力争。

  “丞相之言甚是,汉化匈奴,推行法治,满朝文武义无反顾,可如今汉化南海地区,便已经拖住了我大秦六十万大军以及关中一半的老秦人,匈奴不似南海,他们根深蒂固,想要汉化他们比汉化南海之地要难太多,而此时国内暗潮动荡,六国旧世族企图复辟,一旦处理不好,天下动荡。”

  嬴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正在这时,赵高回来了,“陛下,卫尉杨端和已带到。”

  “让他来见朕。”

  杨端和气宇轩昂,甲胄集于一身,庄严肃穆,见到皇帝,行过礼,铿锵有力地说,“杨端和奉旨而来,陛下有何吩咐?”

  “这是公子嬴影,”嬴政说着,将手指向嬴影,“朕今日要派他随军北上,你去为他挑选一批护卫,随之北上,护其周全。”

  “诺!”杨端和应了一声,遂跨步而去。

  “影儿啊,还有一件事,你要代朕去做。”嬴政顿一顿说,“自王翦将军离去,通武侯王贲便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朕早年赐你与其女红鲤联姻,他便是你将来的岳父,朕已经铺排甚多欲使其振作,皆无成效。王氏父子于我大秦有大功,朕实不忍看到他这样,你去拜访一下他,你心思单纯或许能使他打开心结,重振旗鼓,并告诉他朕随后但有闲暇,即刻亲临。”嬴政说罢,泪水不由得从脸颊流下。

  “陛下放心,嬴影定当竭尽全力!”嬴影坚定地说道。

  “好,你回去准备妥当,明日再行。”

  当嬴影从城墙上下来的时候,杨端和所挑选的护卫已经到齐,杨端和第一次在皇上的授意下挑选护卫,他知道皇帝对嬴影极其看重,他从全咸阳所有的精锐中挑选出了二十名勇士,并派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天零率领,共同护卫嬴影周全。

  “嬴影在此谢过将军,陛下已经恩准嬴影明日北上,请诸位将士各自回去准备北上事宜,明日在皇宫门口等我。”说罢,翻身上马,直奔咸阳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