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79章 哥们儿,做内史吗哥们儿
作者:血狸奴的小说      更新:2023-07-13

  看着萧胜离去时的绝望背影,纵是对萧胜这个‘少府’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田叔心中,也还是难免生出了些许惆怅,和一股莫名而生的感怀。——在汉家,‘萧’这个姓氏,是具有极其特殊的含义,以及近乎绝无仅有的特殊待遇的。就如同方才,天子启羊装随意提及的那番话:自有汉以来,至今不过五十载,汉家的皇位跌跌撞撞,也才传到第六代的天子启;若是刨去不被认可‘曾做过天子’的两位少帝,如今的天子启,实际上甚至仅仅只是汉家的第四位皇帝。前三任,分别是开国之君: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家第一位太子:孝惠皇帝刘盈,以及先太宗孝文皇帝刘恒。短短五十年,皇位交替四次,放在绝大多数封建朝代,恐怕都会被称之为‘多事之秋’,或是‘一段动荡的岁月’。尤其这其中,还夹杂着两位少帝先后各在位四年,总共八年的‘混乱时期’。【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但恰恰是在这连汉家的皇位都才传延四世、才传到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孙子辈的五十年间,开国丞相萧何留下的酂侯国,却已经先后出现八位主人。一世酂侯,自然是始祖:酂文终侯萧何;二世酂侯,则是萧何的侯世子:酂哀侯萧禄。到孝惠皇帝驾崩、吕太后掌政的第三年,酂哀侯萧禄薨。曾被太祖高皇帝刘邦,誉为‘汉开国第一侯’的酂侯家族,也首次迎来了可能造成血脉断绝、宗祠颠覆的重大考验。——二世酂侯萧禄,无后;按照汉家关于彻侯爵位的规定,这样的情况,被称为‘绝嗣’。当某一位彻侯死去,同时又被朝堂判定为‘绝嗣’,那理论上,针对该彻侯封国唯一可行的处理方式,便是除国。换而言之:二世酂侯萧禄薨,又没有留下具有继承权的侯世子,那按照规矩,酂侯国就应该直接废黜。但当年,吕太后出手了。当时,正是吕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之名,行天子之实的微妙时期。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同时也是为了安抚元勋功侯,吕太后几乎不假思索的做出决定:酂侯国,必须留下!哀侯萧禄没儿子,那就先把酂侯的爵位,暂时交由萧禄的母亲、萧何的妻子承袭吧!于是,萧何的妻子:同,便自此成为了汉家继鲁母侯疵、鸣雌亭侯许负之后,第三位身居彻侯之爵的女性。甚至至今为止,储藏的未央宫石渠阁的档桉室中,在酂侯一脉的传袭录上,酂侯同,也仍旧被放在‘第三世酂侯’的位置。再后来,吕太后驾崩,先帝自代国入继大统,却发现曾经叱吒长安朝堂的酂侯,竟然变成了一个女人?这怎么能行?于是,在继皇帝位后不久,先帝便以自身经历为依据,将酂侯一脉的嫡宗,从已经绝嗣的萧何长子:萧禄一脉,更换成了萧何的幼子:萧延一脉。至于这样做的依据,也充足到令人根本无从反驳。——自古以来,都只听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两种传承方式,从来没听说夫死妻继、儿死母继的规矩;——朕眇眇之身,临此天下元元,也正是因为兄长孝惠皇帝绝嗣,才由朕按照‘兄终弟及’的规矩,迫不得已继承了皇位。——这,难道不是最合适的做法吗?——朕的兄长绝嗣,于是朕旁支入继嫡宗,继承太祖高皇帝留下的宗庙、社稷;酂侯的爵位,难道不可以这样吗?——酂哀侯萧禄绝嗣,难道不可以从萧相国的儿子、哀侯的弟弟当中,选一个人承袭酂侯的爵位吗?就这样,原本因哀侯萧禄绝嗣,而理当除国,之后又因为吕太后的骚操作,而被强安在侯夫人同头上的酂侯爵位,便落在了萧何的幼子:萧延头上。↑作为萧何的妻子,萧禄、萧延二人的母亲,三世酂侯同对此,也并没有什么看法。只可惜,这第四世酂侯萧延,顶着后世闻名遐迩的好名字,却并没有成为和名讳相匹配的牛人。——在承袭酂侯爵位短短一年之后,四世酂侯萧延便因病亡故,谥曰:定;又过了一年时间,酂定侯萧延的儿子:五世酂侯萧遗,也在成为酂侯短短一年之后病故,谥曰:炀。到这时,同样一个问题,便摆在了先帝的面前。——五世酂炀侯萧遗,无后······只是这一次,先帝却并没有如吕太后那般,搞出‘儿子死了,爵位传给母亲’这样的骚操作。有之前,自己操作酂侯一脉的先例在,先帝驾轻就熟的下令:再次遵循兄终弟及的传承规则,由炀侯萧遗的弟弟萧则袭爵,,成为第六世酂侯;后来,萧则因罪失爵,先帝也还是凭借一句‘不能父死子替,就理当兄终弟及’,下令由萧则的弟弟萧嘉袭爵,成为第七世酂侯。只不过这一次,由于萧则是因罪失爵,而非‘绝嗣’;所以,为了维护律法威仪,让天下人知道‘酂侯真的因为犯罪被夺爵了’,酂侯的爵位,便被先帝改成了武阳侯;酂侯国万户食邑,也只剩下武阳县二千户。再到后来,七世‘酂侯’,或者应该说是武阳侯萧嘉亡故,其子萧胜袭爵,成为了如今的少府武阳侯萧胜,又或是‘八世酂侯’萧胜。满打满算,从太祖高皇帝开国,敕封相国萧何为酂侯,到如今的八世萧胜;——足足四代人、先后八次传延,酂侯国便先后两次出现绝嗣、一次出现坐罪夺爵的情况。简而言之:在过去这几十年里,但凡吕太后、先帝心肠稍硬那么一分,酂侯一脉早就因为绝嗣、坐罪等原因,而被除国了。五十年,八世传延,汉家的天子先后三次,把即将失去封国的酂侯家族,拉回酂侯的爵位上扶稳。而今天······“酂文终侯,是我汉家的功臣。”“太祖高皇帝曾说过:刘汉得立,相国萧何当论首功!”“对于这等忠良的后代,父皇,本是不该太过苛责的······”安静到落针可闻,只是不是响起清脆落子声的宣室殿内,终于响起刘胜一阵似是感慨的轻语。待田叔思绪重重地抬起头,便见天子启嘿然一笑,虽仍低头观察着面前的棋局,但没遇见,也已是悄然涌上一抹戏谑。“怎么?”“当着田子卿这样的老者、老臣的面,殿下竟也敢面不改色的,将这脏水泼到朕的头上?”“嘿······”轻松写意,似是毫不在乎当朝九卿、元勋之后——萧胜即将死去的平澹口吻,自惹得田叔又是微微一惊。“陛下,恐怕真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脾性大变······”田叔思虑之际,棋盘两侧的父子二人,也终于是将注意力,从眼前的棋盘上稍移开了些。但也仅仅是稍移开了一点;很显然:对于这盘棋,天子启,实在是期盼了很多年······“鲁相来了啊~”“唔,随便坐;”“等朕下完这盘棋。”对于天子启的随性,田叔稍有疑虑,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但颇有些出乎田叔预料的是:当着君父,以及自己这个‘外人’的面,太子刘胜,也同样是一副无比随意的姿态。“有件事,倒是忘了同鲁相说。”“——前几日,兄长们都各自从关东的封国回来,到太子宫宴饮;”“久别重逢,一时难抑相思之情,便做下约定:我兄弟众人,到上林围猎几日。”···“听说平日里,鲁王兄碍于鲁相之威,根本不敢外出游猎。”“直到孤答应王兄‘亲自同鲁相言说’,王兄才总算是勉强答应。”“本想等围猎结束,从上林返回长安之后,再登门拜访鲁相;”“只是还没来得及回长安,就在上林苑,又闹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嘴上说着,刘胜不忘稍抬起夹着棋子的手,朝萧胜离去的殿门方向,以及萧胜先前跪着殿中央稍一虚扫。随后,又不紧不慢的落子于棋盘之上,才勉强‘抽空’侧过身,对田叔稍咧嘴一笑。“鲁相,万莫见怪啊······”含笑一语,待田叔面带忧思的稍一拱手,刘胜便又再次正过身去,重新投入到了面前的棋局。而父子二人接下来的对话,却让田叔直到走出宫外,都依旧没能想起来:自己今日入宫面圣,为的,究竟是什么事······“钱的事儿,可闹出了不少乱子啊?”“殿下,可要给朕一个交代?”“——父皇这话,可就有些得理不饶人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皆是利来利往,发生这样的事,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吧?”“嘿;”“殿下,倒是颇沉得住气?”···“往后的事,殿下,可有何筹谋啊?”“——唔;”“——少府的事,便到此为止吧。”“——正所谓:人死债消······”“怎么?”“殿下怕了?”“——倒也说不上怕。”“——就是觉得没必要······”············“钱的事儿呢?”“和临江王、河间王等诸王,谈得如何?”“——唔,都谈差不多了。”“——从今往后,凡是关东宗亲诸侯境内出土的铜矿,都会被熔炼成足重二斤的铜砖,并送去敖仓。”“——少府再派人去敖仓取回,运入关中,熔铸新四铢。”···“价格呢?”“宗亲诸侯的铜砖,殿下许了什么价格?”“——等重的价。”“——二斤重的铜砖,就给二斤重的四铢钱。”“——唔···算下来,六枚四铢重一两,九十六枚四铢重一斤······”“——凑个整,一块二斤重的铜砖,就给一百九十钱吧。”···“——铜砖是纯铜,铜钱却要掺铅;”“——反正亏不着少府就是了。”听着父子二人一边下着棋,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以说笑闲谈般的口吻,就定下了如此大事,田叔面上神容,只愈发涌上狐疑之色。更让田叔始料未及的是:父子二人之间的话题,实在是有些‘跳脱’的厉害······就说片刻之前,父子二人还在聊未来,以四铢钱专行于天下的事;可就是那么一眨眼的功夫,父子二人的注意力,便······“这次,父皇可是要好好琢磨琢磨,该由谁,来做这少府卿了?”“总不能每次要做点什么,儿臣都得先想办法,看如何阻止少府监守自盗,挖咱家墙角?”“好赖也是太子储君的身份,虽不比父皇尊贵,也总该有些威仪了;”“总是为这种事儿发愁,说出去,怕是会惹人笑话啊······”“——嗯~”“——少府的事儿,朕心里有数。”“——不牢殿下忧心。”···“还有内史。”“周亚夫辞官归养,留下的丞相之位,被御史大夫陶青顶替;”“陶青留下的御史大夫,又由内史晁错担任,但晁错留下的内史,父皇可是至今都没有任命。”“要是有内史在、有内史盯着长安,那些个鼠类就算有那贼心,也总会收敛一些?”“——嗯~”“——嗯······”如老友叙旧般,和刘胜问答着,到刘胜说起这最后一件事,天子启轻松、愉悦,甚至略带些许戏谑的面容之上,才终于涌上些许严肃。始终被夹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迫不及待想要落下的棋子,也总算是被天子启恋恋不舍的丢回棋篓。皱眉低下头,思考许久,天子启终又面色阴沉的抬起头。“殿下的意思呢?”···“少府,朕打算让桃侯去做。”“毕竟太仆,并不是非桃侯不可。”“还有廷尉,朕也打算换个人去做。”“张欧做廷尉这些年,在廷尉大牢硬生生等到大赦的死囚,实在是太多了些;”“好几年的时间,张欧用印批斩的死囚,竟不超过五指之数······”见天子启终于摆出这幅忧心国事的严肃神容,甚至开始为接下来,即将发生在长安朝堂,尤其是九卿级别的大规模人员变动碎碎念,刘胜也终是微咧嘴一笑。待天子启口中,终还是道出那句:对于内史一职,殿下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时,刘胜的目光,也才终于从面前的棋盘上完全移开;稍一侧头,那满是玩味的目光,便不偏不倚的落在了殿内,正‘暗中观察’的田叔身上······“光忙着下棋,居然忘了鲁相也在;”“今日,鲁相因何事入宫?”“莫非~是孤都还没来得及推举,鲁相,便已经提前收到了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