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青春的脚步 第十八章.一封回信
作者:白杨居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母亲心里想“我这觉睡得,这么好的天气,可得晒一晒谷子”。母亲起身就去村里的打谷场,母亲带了晒谷子的工具,顾不上吃早饭了,因为晒谷子可是大事,等会再回来忙家务吧。晴朗的天,晴朗的心情,早晨的雾气已经散开了,母亲正赶上时候,将谷子摊开只等晾晒就是了。如果这样的艳阳连续烤晒个三天就能运回自家的粮仓了,那样假期到了的话也不耽误上工。母亲的心里就希望这样的好天气能够持续。

  天有不测风云,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天天空开始飘起毛毛的细雨,大伯正在用板车将他家的谷子往家运,顺便过来劝母亲赶紧将谷子拉回家,等天气好了再摊在院子里慢慢晾晒,母亲觉着大伯说的也有道理,刚好今天晓强和晓凤星期天,可帮上大忙了,母亲到王大婶家也借了板车,带上晓强和晓凤,真是全家总动员,晓凤帮母亲绷口袋,晓强用绳子将口袋口给扎上,然后母亲将一袋袋的谷子扛上板车,母亲拉车,晓强在后面推一道将谷子运回去。两个孩子也忙得够呛的,这雨越下越大了,大伯、大婶把自家的忙完了,赶紧过来帮忙,母亲累得气喘吁吁,好大的一个谷堆呀,在蚂蚁搬家的形式下,一点一点地运进了粮仓。天空的乌云随风渐渐地飘散了,小雨总算停歇了,大伯、大婶以及母亲和晓强、晓凤身上的衣服都湿漉漉的,晓凤还一个劲地打喷嚏,还好,总算忙完了。

  母亲赶紧给晓强和晓凤换衣服,赶紧烧了一大锅的开水给晓强和晓凤他们洗澡。大人的身体遭受一点小雨是淋不坏身体的,这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晓凤由于淋雨而感冒发烧,晓强的体质强没有出事。当晚晓凤晚上就没吃晚饭,萎靡不正的样子,还一个劲地说头疼,母亲料想晓凤肯定病了,赶紧给晓凤裹上厚实的衣服,背起她就往一里多远的赤脚医生家里就医。

  医生给晓凤量了体温,结果不出母亲所料,晓凤是发烧了,医生给晓凤打了退烧针和发放了药片。晓凤怕打针,一见医生的针筒就嚎啕大哭,母亲只能好言相劝,并且安慰她“不痛的,乖,我们家晓凤很勇敢,明天就好了,明天你还要上学呢。”

  “我不要打针!我不要打针!”

  母亲用双腿将晓凤的屁股夹住,医生娴熟地给晓凤打了退烧针,在晓凤想哭的时候,医生已经给她注射完了。母亲给晓凤把裤子捞上,“好了,好了,不打针。我们回家吃点药吧!”

  “嗯!”

  回到家,母亲将晓凤放在床上,盖好被子,端了杯温开水,将药片送到晓凤的嘴边,晓凤并不畏惧吃药,相反她很配合,一下子就吃下了药片,然后就安静地躺下睡觉了。母亲洗涮完毕,就和晓凤一起睡,躺在晓凤的身边,搂着晓凤将母亲的怀抱和无私的爱向孩子敞开,晓凤也搂着母亲,踏实地进入了梦乡。

  安分和娇弱的晓凤经过一夜的深入睡眠,到天亮的时候已经完全退烧了,只是贴身的衣服被汗湿了,母亲用热毛巾帮晓凤擦拭,给晓凤换了衣服,又给她多着了一件毛衣,希望她完全康复重返活灵活现的快乐样子,也是母亲最喜爱的样子,母亲要求晓凤多喝了一些开水补充虚脱的水分,同时晓凤还要服药进行巩固,孩子生病是做母亲最为紧要的事,好像这病痛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怪有一种说法,孩子永远是母亲心头的一块肉。

  晓凤和晓强哥哥去上学了,母亲离上工还剩最后一天了,好在家里粮仓内的稻谷晾晒了一整天,不然捂在家里是会出芽的,因为有水分的缘故。母亲希望天气会晴朗起来,到了中午过后,阳光从云翳后面偷偷露出调皮的脸蛋,但此时的阳光不温不火的,母亲把家里的稻谷的口袋口打开,让它们通通风、透透气。母亲把更好的希望留在了明天,到时早上把稻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摊在院子里晾晒,到晚上收工再回来收,打定主意,母亲又去割草给羊羔了,还去自家的庄稼地里拾了一些稻穗回来,稻穗可以喂鸡一点都不显得浪费,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可以反应一个持家过日子的妇女所表现的优良品质。

  在蚂蚁搬家的动力驱动下,母亲每天上工前将家里粮仓内的稻谷分批拉出院子晾晒,而且这些天母亲对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特别关心,每天准时收看,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到了晚上回来时,两个早已放学回家的孩子已经把稻子收好了,母亲只是把稻子再搬回家。如此,日复一日地劳作,谷子最终全部都是干干的、刚刚的,谷子的事是尘埃落定了,谷子可以高枕无忧地大睡了。可这些天,母亲真的累坏了,有时她从蹲下来的姿势站起来两眼金星直冒,一阵发黑,当时她也怀疑自己是否得了贫血,也没当回事,又舍不得营养,平时家里很难得才会买肉或着鱼,除非到了客人才有这样的机会顺便饱饱口福。一般星期天晓强都会出去钓鱼或着找点野味回来改善伙食,孩子们也懂事,从不强求母亲买荤菜,最多家里鸡下的蛋会拿出来做做菜。一家人都长得跟豆芽似的,再说孩子都处于发育和生长的关键时期,母亲也设法把菜做得可口一点,这一次晓凤生了一次病着实让母亲受惊不小,母亲知道了自己身体的问题,也想问问医生,一想可怕的医药费也就作罢了,试想过段时间就会过去的,自己还没老得动不了,自己还行。

  每天母亲上工回家,就想上床休息,她感到自己越来越累了,孩子都挺能干,主动分担母亲的一切,孩子们把晚饭做好了,端到床头给母亲吃,母亲虽然肚子很饿,但总是没胃口,吃了一点点就不想吃了。晓强的眼睛比较紧,他觉察出了母亲的身体可能要犯一场大病,他很担心,他大胆地决定把村里的赤脚医生请到家里来给母亲诊断诊断,晓凤看不出母亲的身体哪里出了毛病,她只是劝解母亲再吃点、再吃点。

  在晓强的邀请下,赤脚苏医生来到了,“树珍呀,你哪里不舒服呀?”

  “哦!苏医生你怎么来啦?谁叫你来的?”母亲对苏医生的到来感到非常吃惊。

  “是你儿子晓强请我来的,他说你病了叫我来给你诊断一下。有病要看呀,你千万别扛呀、拖呀,你拖不了呀!听我的,你有孩子要照顾,万一你躺下来,这家怎么办?你的思想要想通才行呀。你快告诉我你身体最近有什么不舒服?你饭都吃不下了,怎么出去上工?我们是看着你这个家庭一步步过来的,我们都很在意你们!”

  苏医生的一席话让母亲心里一下子舒展开了,母亲也清楚自己不能倒下来,孩子们都非常需要自己,自己可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这柱子塌了,这家怎么办?母亲要坚强地挺住,母亲相通了,她决定告诉苏医生自己的症状,“苏医生,我最近从地上站起来总是两眼发黑,浑身没力气,觉得很累,而且胃口特差,这肚子是很饿呀,就是吃不下,我也怀疑我是不是得了贫血?”

  “对了,你是典型的贫血症状,你拖久了不把你拖垮了才怪,你的劳动强度那么大,你别太拼命了,懂吗?要注意休息、要注意营养。我先给你开几副中药药方,你明天去镇上的医院抓药,你再在医院抽学化验一下,把化验单带回来,我再给你确诊。保重身体呀,树珍!今天就到这里,我先回去了,明晚到我家来一趟。”

  “晓强,你代娘去送送苏医生。谢谢你苏医生,你慢走!”

  晓强送走了苏医生,很快就回来了,“娘,我不读书了,我回来帮你干活,你都生病了还瞒着我们,你累垮了我们怎么办?”

  “好孩子,你们别担心,娘没事的,你们要读书,你们不读书就是对不起你们死去的爹。”

  晓凤一下子哭了:“娘,你是不是因为我才生病的,都是晓凤不好,晓凤让娘操心了。娘,你快点好起来好吗?我要写信告诉晓刚哥哥,让哥哥给我们想想办法。”

  母亲也潸然泪下:“孩子,别写信告诉你晓刚哥哥好吗?娘没事的,娘爱你们!告诉你晓刚哥哥一些好听事,就说我们很好,娘也能挣工钱了,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晓强强忍着眼泪,毅然决然地拿出纸和笔,沙沙地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哥回信:

  亲爱的晓刚哥哥:

  你好!

  我是你的弟弟晓强,还有妹妹晓凤和母亲,我们都很想念你!没有你的日子我们好像缺了很多,心里空荡荡的,以前什么事都是你在前面遮挡着,我们只是幼稚的孩子,我们只知道玩、只知道开心。

  哥哥,你知道吗?没有你的日子,我们也学着长大了,我和晓凤的个头都长大了,我们期待着你过年一起玩呢。我骑单车的能力比以前强多了,谁让我叫晓强呢,骑车驼着妹妹我觉得好像没什么似的飞快,你别担心我们,我向你保证我一定好好照顾妹妹还有娘!

  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娘结拜了一个妹妹,那位阿姨还给娘介绍了份工作,娘现在早出晚归为这个家奔波和忙碌着,我多希望那个人是我该多好呀!让娘有机会休息休息那该多好呀!

  妹妹上次发了一次高烧,不过现在好了,因为当时娘带她治疗及时,所以没什么大碍。我的身体棒着呢!家里的稻子都打下来了,最重要是有两位娘的工友给咱家帮了忙,还有大伯、大婶和三婶都来帮了,最后一天在咱家聚的餐,我掌厨,他们都夸我的手艺好呢!我想好了,将来我当一名大厨师,我要为哥哥你,还有娘和妹妹做好多好多好吃的。

  我们都挺好的,你就安心读书吧!希望和你多联系,下次轮到你回信啦!别让我们等太久!爱你的弟弟、妹妹还有娘!

  此致

  敬礼

  弟妹晓强、晓凤和娘

  2007.10.20

  晓强将写给哥哥的信念给了母亲和妹妹听了,晓强和把以前家里的信封拿出来,写上哥哥的地址,希望母亲顺便带到镇上的邮局给寄了,晓强还给母亲做了一下指导,如何贴邮票、如何粘封口、如何投递等。晓凤还是跟母亲一起睡,她要给母亲一些微薄的安慰,给母亲一些微薄的笑脸,也许母亲的心里会好受些。

  孩子们上学去了,母亲今天先去砖厂请假,实在是撑不住了,所以建军老板也能体谅,还多批了两天假。王三看到母亲并未上工,也觉着有些蹊跷,他觉察出母亲肯定有事,所以他就走过母亲这里,“树珍大姐,你怎么请假?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王三,上次帮我收稻子可帮了大忙,我都不知怎么感激你和来发兄弟,我也不瞒你了,是身体不舒服才请的假。”

  “要紧不,看你脸色蜡黄蜡黄的,舍不得营养,负担重。你看吧,你一个人种那么多的地,我看呀,你应该少种一点,这里也能挣点钱,别真的把自己累垮了。”

  “你们对我真的太好了,每天都是你和来发干得多,我干多了,你们还要批评我呢。我不给自己压力不行呀,家里都得靠我呀!”

  “你又当爹又当娘的,真的难为你了,压力太大不一定就是好事呀!有没有考虑再找一个合适的男人帮你一把,至少孩子的将来会更好一点。”

  “谢谢你啦!孩子的爹才过世不到半年,我根本没有想这样的事。不跟你说了,我要去医院了。”

  “好吧,你多保重!有需要的地方你尽管跟我讲,只要我能办得到!再见!”

  “再见!”

  请好假后母亲才赶往镇上的医院进行抽学化验,一直等到化验结果出来拿到化验单,还抓了几副中药,事情分轻重缓急,急事办完了,母亲就去邮局给儿子晓刚寄信,最后在镇上的菜市场买了两条鱼回去炖汤。

  做好了晚饭,晓强和晓凤已经放学回来了,晓强给羊喂草了,晓凤做作业去了。母亲就带着化验单去苏医生家了。

  “苏医生在家吗?”

  “在家,树珍,你来了。怎么样?化验单带来了吗?”

  “带了,给。”母亲将化验单交给苏医生。

  “从化验单上来看,你是典型的贫血症,我开给的中药抓了吗?”

  “我抓了。”

  “好,我再开一些西药给你,还有一瓶复合维生素口服液,这些药我这里有,你就不要再去镇上买了。第一贴中药吃完了,再来我这里拿第二贴的中药方子,一定将你的贫血治好,不要有顾虑,保持心情舒畅,还有就是注意休息,不能太疲劳,注意营养,我想这些你都做到了,你的病就痊愈了。有信心吗?”

  “有!我一定好好治疗。苏医生这些药费一共多少?”

  “放心了,我了解你的情况,我也不多收你,一共三十七块,回去一定坚持吃药呀!”

  “一定!谢谢你,苏医生!我先回去了。”

  经过几天的调养,母亲慢慢恢复了力气,吃饭也香了,看来这中西结合对病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母亲不再愁眉不展,心情舒畅了许多。这天刚好在家收拾,院子有了一个响声是小姨来看自己了,原来是晓强跟小姨树芬讲了。

  “姐姐,你生病了怎么也不通知我呀?如果不是晓强跟我提起,我根本就不知道,你想想你真的病倒了,孩子们怎么办?”

  “妹妹,你来看我,我很开心。别再唠叨了,快进屋,我给你倒茶。”

  “姐姐,你息一下,我自己来。姐姐你怎么贫血了,是不是太累了?”

  “可能吧!就是最近的事,眼睛发黑。”

  “听晓强说你还在砖厂找到活干了,那多累呀,都是男人干的活,怪不得你会贫血,再加上营养跟不上,你的身体真的让人很担心呀!”

  “妹妹,没事的,姐姐能行。”

  “别逞能了,要是吃不消就别去干了,听说你还结拜了个妹妹,是哪的?怎么也不介绍我认识认识。”

  “哦,说来也奇怪,我在集市上卖鸡蛋碰到她的,她卖布的,她家就在集市附近。她那人热心,帮我介绍了这份工,她弟弟就是砖厂的老板,她们都挺照顾我的,真是我的年纪上升了,这真是岁月不饶人呀!”

  “真的像你说的那样?”

  “难道你还不信,我说的都是事实。”

  就在母亲跟小姨争着这个半路杀出的母亲结拜的妹妹,小姨的质疑也是情理之中的。巧了,真的巧了,那位阿姨今天也来看望母亲了,说曹操曹操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里是陈树珍大姐家吗?”

  “你走错地方了。”小姨故意捣蛋。

  “哦,是呀!你是……”母亲慢慢从屋里走出来对小姨的回答进行纠正,不看不知道,母亲一下子惊喜的愣住了。

  燕梅阿姨大包小包地提了好多,“树珍姐,我是燕梅呀!我来看你来了,怎么你不欢迎我吗?”

  母亲从恍惚中一下反应过来,“我的燕梅妹子,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我还以为我看错了呢!”

  “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呢,一路上我问了好几个才摸到这个地方,你病了也不让我知道,我好早点来看你呀!”

  “还站着干啥,到屋里坐,我给你烧茶。”

  “姐姐,你别忙,你身体我是听我弟弟在电话里跟我说的,他还说你这几天请了假,我还以为他让你吃苦了,当时我在电话里没少批评他。”

  “瞧你说的,这不能怪你的弟弟呀,他可是我的老板呀!只怪自己的身子骨不争气罢了。”

  “是什么病?”

  “贫血。”

  “吃药了吗?”

  “吃了。”

  “姐,看你们唠得那么亲,都把我晾一边去了,也不介绍我跟这位阿姨认识。”

  “都怪我不好,燕梅呀,我来给你们相互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亲妹妹李树芬。”

  “你好,我叫燕梅,也是你姐姐的妹妹,不过我们是结拜的姐妹,那以后我就是干妹妹,好吗?”

  “你好,我姐也介绍了,我叫李树芬,在你来之前我姐就向我提到你了,很高兴在我姐家见到你!幸会幸会!我也代表我姐向你对她的无私帮助表示万分的感谢!也加上我一份,我们三就是亲姐妹,别分什么干妹妹,好吗?”

  “爽快!我喜欢,我们就是亲姐妹。我只做了一点点,相比之下,你们才是我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因为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一股强大的充满希望的力量。”

  “来,吃水果。”燕梅阿姨拿出袋子里的水果,请母亲和小姨分享。

  她们情投意合地聊、她们畅所欲言地聊、她们兴致勃勃地聊,她们聊家常、聊家庭、聊孩子、聊女人眼中的世界,他们简直就是三朵女人花。母亲留小姨和燕梅阿姨一起在家吃晚饭,她们都拒绝了,因为都要回家照顾孩子,这是无法放得下的,这是血缘的联系,这是天地间最伟大的永恒的爱!

  母亲的内心不再孤独,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关心她,有那么多人爱着她,母亲心中的希望之火随着病情的好转一天天膨胀开来,母亲又要上工了,孩子们还是平安地上学放学,唯一牵挂的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