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青春的脚步 第六十四章.探访高中同学
作者:白杨居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晓刚骑着自行车前去刘海涛同学家,因为海涛在另外的大丰村,光骑自行车也要二十多分钟。晓刚开心地边骑车边吹着口哨,快乐地要与同学再次会面,就在晓刚要向西拐弯离开村口的时候,晓刚好像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是三叔和四叔他俩从上海做建筑回来过年了,晓刚正犹豫之际,三叔和四叔两人背着行李已经靠近了晓刚。

  “这不是晓刚吗?要去哪?”三叔先开口问。

  晓刚立即刹车从车上下来,“三叔、四叔你们可回来了。我要去一个同学家里,很快就回来的。”

  “哦,你去吧,等你回家了,我们再聊。”四叔拍了一下晓刚的肩膀示意他去见同学。

  “哎,三叔、四叔我先走了,回头再聊。”

  “去吧,去吧。”

  三叔和四叔背着行李继续往村子里走去,仿佛流浪的孩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样,故乡是谁都不舍的情节,一直渗透到了骨子里,这里有自己的血脉、这里有自己的牵挂、这里有自己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文人抒写情怀的时候总提到月是故乡明的原因吧。晓刚不再去想太多,他重新骑上车前往海涛同学家。

  晓刚凭着记忆,因为好久没到海涛家了,还好他摸对了门,当他喊着海涛的名字的时候,他听到了海涛清澈的应答,海涛热情地将晓刚接到家里,晓刚的自行车就放在海涛家的院子里。

  一见面海涛就责怪晓刚道:“晓刚,你为什么早上不过来呢?”

  晓刚也不隐瞒什么就实话实说:“海涛,请原谅,我今天一大早就和我大婶将自己家的猪拉到街上的食品站去卖,我娘没空,她很忙呀!”

  “哦,是这样啊!我买了好多菜回来,等你来吃饭呢,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你来呀!”海涛也不再计较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一大早买了好多菜等晓刚来吃饭,差点白费了一片心意。

  晓刚也知道海涛的心意,“我不来,你们一家人也要吃的呀!我们叙叙旧就够了。”

  “瞧你说的,那我下次也不去你家玩了,你一点也不领情。”

  “别,别,我领情,你还是老样子,老是喜欢跟我争。”

  “这就对了,来,喝杯清茶。”海涛给晓刚泡了杯绿茶。

  海涛将自己在南京师范大学拍的照片拿给晓刚看,晓刚接过手中仔细地看着,看着海涛打着领带神情自若的照片,那往昔同窗时光好像又浮现在眼前。晓刚和海涛打开了话匣子就没完没了,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聊各自的学校情况、各自的专业情况、各自学习的情况,甚至他们聊起了各自班上的女生,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各自的恋爱,真是兄弟般情深的友谊,无话不谈。最令晓刚刻骨铭心的是当晓刚在翻开海涛拿给他的那本高中影集时,晓刚看到了高中毕业照片,一个个鲜活的同学面容依然清晰在眼帘、一片片生活学习的场景浮现脑际、一个个难忘的日子定格在了昨天,真想坐上时光飞行器回溯昨日的时光。

  就这样聊着今天、回想着今天,晓刚和海涛一起沉浸在快乐的这样一个下午,呷一口清茶,淡淡的绿茶幽香、淡淡的往事,就像聆听平静的轻音乐,这一切都是在轻松和惬意的气氛中随着太阳慢慢西下。海涛的家人已经筹备和忙碌晚饭,晓刚提议去茅房小解,一看外面的天色已经快要黑下来,麻雀在院子的枝桠唱着暮曲,夕阳赶着回家的路。在从茅房出来碰到海涛的父亲在忙着洗菜,晓刚和他打了招呼,海涛的父亲也厚道客气要晓刚留下来吃晚饭。

  晓刚回到海涛的家里要跟他说回家的事,海涛马上不高兴起来,眉毛紧蹙,甚至要发怒的神情,晓刚知道这样回去的话有些不尽人情,毕竟是很铁的同学友谊,人家还盛情招待自己,如果一走了之,岂不是不在乎这份友情?晓刚本来要走出院子打开自行车要走的,海涛眼疾手快,一把将晓刚的车给锁上了,将自行车锁的钥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海涛的父亲以为晓刚要走也走过来盛情挽留,晓刚面对如此的盛情无言以对,放下了自行车跟海涛回到家里。海涛生怕晓刚无聊,拿出象棋跟晓刚下两局,以前晓刚还让海涛一个车,现在不知道彼此的水平如何,那只有到楚河汉界的疆场厮杀一番方可知见分晓。第一局,由于晓刚掉以轻心而被海涛轻松拿下;第二局,晓刚调整战略,改变排兵布阵方法,稳打稳扎地将海涛的棋子吃得只剩光杆司令,挽回一局;第三局,海涛不甘示弱,他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守为攻,耐心地步步为营,晓刚占不到一点便宜,双方战得非常吃力,脑力全部被调动了起来,谁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晓刚没想到海涛的象棋实力着实提高了不少,不能小觑,最后两个人厮杀得精疲力尽了,旗鼓相当,棋子都差不多,也都不能将对方将死,晓刚考虑了好多种进攻步骤都不能奏效,只好宣布和棋,此时海涛哈哈大笑了起来,海涛觉得比战胜晓刚还要高兴,他也为自己进步的象棋水平而高兴。

  海涛的父亲来到屋里叫海涛和晓刚一起去厨房吃晚饭,一进厨房海涛的母亲还在忙碌做菜,厨房的桌上已经摆满了,这真是一顿盛宴呀,晓刚给海涛的母亲打了招呼,海涛忙着给桌上摆碗筷并邀晓刚坐下来,本来要到屋里吃的,但不及厨房里暖和。海涛的父亲特意打开了一瓶泸州老窖,晓刚推托不会喝酒,而海涛的父亲说都上大学了已经不碍事的,再说这大冷天的喝点白酒暖身子呀。海涛的母亲盛上最后一道菜也一起坐在桌旁吃起来,这桌上的菜呀,有红烧辣酱雪莲鱼、鹌鹑蛋褒土鸡、羊肉花菜粉丝、上海青伴辣牛肉、香菇冬笋炒肉丝、油爆花生米、肉丝褒肉皮、生炒水芹菜,海涛的母亲也来了两小杯白酒,她说冬天喝白酒穿筋骨。晓刚和海涛的家人一道分享这份温馨的宴席,一起聊着家常、聊着友情、聊着农村的变化、聊着将来的工作,晓刚呷了几杯酒后,头开始有些晕,海涛还一直在劝酒,这一瓶泸州老窖就在海涛、海涛的父亲和晓刚三个人之间被瓜分了,晓刚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多的酒,正应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那句话,晓刚也感到了全身的暖流就像海涛他们一家人的盛情一样温馨,不管是怎么样晓刚都不敢奢望自己回家了,头脑开始变得一片空白起来。海涛的父亲本来还要再开一瓶泸州老窖,被海涛制止了,因为海涛看出晓刚的征兆,尽管海涛是海量,他也不想把晓刚灌醉呀,那样会伤身体的。海涛将晓刚搀扶着到他的房间将他放到床上,让他先睡了。这正是:街市同学惊重逢,曾经同窗霜月浓。而今盛宴与情重,不觉一醉先入梦。

  当晓刚睁开惺忪的双眼时,天色已经是大年三十的早上,晓刚眼球在天花板转了一圈发现自己不是在自己的家里,再看一下自己枕头旁边是正酣睡的老同学海涛。晓刚摸了摸后脑勺,模糊地想起昨晚的情形,是自己喝醉了,以致没有回家而睡在了海涛的房间里。晓刚推了推海涛,他起床穿好衣服,海涛知道晓刚有要回家的意思,也赶紧起床,真没想到海涛的父亲已经给晓刚准备了洗刷用品,还为晓刚盛好了早饭。晓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要领情的,快速地洗刷,吃了好大一碗杂烩面,好撑呀!这盛情全部随早饭一起下肚消化吸收进血液进入身体,晓刚要将这份情永远地记在心里。海涛也洗刷吃了一大碗早饭,他要送送晓刚,他把车钥匙给了晓刚,这时他不能再留晓刚了,因为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是一家人团聚过新年的时刻。

  晓刚礼貌地与海涛的父母道别,晓刚并没有要海涛送,只是相互紧紧地握了握手,晓刚希望海涛过了年什么时候到自己家里做客,海涛也爽快地答应了。晓刚冒着西风吃力地踩着自行车回家。海涛看着晓刚走远了,才走回家。这就是同学之谊,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也许有些友谊是胜过兄弟姐妹之情的,在人生的路上使心灵里永远有那么一盏明亮的灯火,启迪着这个世界还有胜过寒冷、胜过金钱、胜过门第的真实情感存在着,这是冬季多么美丽而温馨的花呀,像寒梅一样扑鼻而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