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王满银下午没啥事儿,索性决定去村小学看一眼。
在心里,他还是有些想法的。
罐子村小学坐落在村子最后边一块空地上,周围栽种有不少杨树柳树。
更早时候,这里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龙王庙,有大殿三间,正殿供着龙王爷,偏殿是虾兵蟹将。
大概因为黄土高原人对雨水的极度渴望,根据原身记忆,以前几乎石圪节每个村子都修建有龙王庙。一般供奉东海龙王,也有分别供奉其他三个龙王,或者四个龙王一起供奉的。
当然在红火年代,什么神仙都不灵光。
石圪节各村的龙王庙统统被毁掉,罐子村这座也不例外。
公社来人把几间大殿毁个干干净净,连砖瓦也全部拉走,只剩下一个土戏台子和三面塌土墙。
后来罐子村办小学,就在院后靠山崖面挖了几孔窑洞,把整片空地给利用起来了。
现在学生们放假,整个学校空无一人。
校门开着,王满银轻松进入。
多少年了,校园里没啥大变化。操场上矗立着一副很不标准的篮球架……是知青们到来后设立的。
经过这么多年雨淋日晒,木头篮球架已经变得破破烂烂,随时要散架的样子。
旁边不远堆砌有两个半人高的圡台子,中间用一排砖头隔开。这就是学校修建的乒乓球案,也是学生们课间争抢的地方,为此引发不少矛盾。另外靠墙地面上还挖有一个长方形沙坑,里边铺着半坑沙子。
穿过操场,王满银来到一间教室门前,透过窗户朝里边望去,就见黑黢黢的窑顶裂出一道缝隙,差不多有二指宽。再看临近的窑洞,同样有缝隙存在。
王满银匆匆看过后,确定几孔窑洞没有继续维修的价值,只能另选地方重挖。为了安全考虑,这次肯定不能再挖土窑,最好用石块或者砖头箍窑。
听兰花的意思,好像村干部也是这么打算的。
可惜村里账上没钱,想法再好白搭!
从育红班到五年级,再加上初一初二和老师们的办公室,最少要箍十孔窑洞。罐子村原本开设有初中,只是早些年上边提倡“上初中不出队,上高中不出社”,所以才和小学一起开办的。
王满银家早几年用方砖箍过窑,所以对于基本行情也了解。
寻常一孔窑洞,差不多要用掉四千到五千块方砖。现在一块砖头三分钱,一孔窑洞就是一百多块钱,十孔砖窑一千五百元。
另外还要买沙子、水泥、石灰、木料……同样不是个小数目。
十孔窑洞单单原材料要三四千块钱,还没有计算人工成本。现在大工一天要两块钱,小工一块。每孔窑最少得六个大工;每个大工又要四个小工侍候。
要想把十孔窑洞箍好,没有上万块根本不可能。不过从村里找人挖窑的话,工钱倒可以省掉。
晚上搂着婆姨躺在被窝里,他把心中打算说出。
“啥,满银,咱家捐款给村里修学校?”兰花猛然坐直身子,诧异看着丈夫。
确认丈夫没有开玩笑,兰花沉默片刻,又问道:“需要多少钱,咱家能负担得起吗?”
这就是自己的婆姨,哪怕心里不同意,还是会默默支持。
“听我慢慢说……”王满银重新把兰花拉到怀里,“兰花,这事儿只是我自己瞎捉摸,并没有告诉村里人。你要不同意就算了。”
这是大事儿,当然要先和婆姨商量好。
“我愿意捐点儿,关键箍十孔窑洞要不少钱的。咱们辛辛苦苦挣得……有点心疼。”兰花实话实说。
“我倒没什么心疼的……这些年不管再苦再累,我一直觉得很幸福。娶了个好婆姨,还有三个孩子……”王满银把兰花搂在身上,深情开口诉说着,“比起罐子村任何人家,我都觉得是最幸福的!”
“我也是,”兰花听着丈夫心跳,低低回应。
王满银完全说的是心里话,他一直觉得自己所得已经足够多。哪怕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也没有为食物发愁过。
再加上空间的存在,让王满银本身对钱并没有太过于急切的渴望。当然,这状态并不像后世某位大佬所说的“对钱不感兴趣”。
主要他有这样的底气……单单空间里存着的那些古董和邮票,几十年后卖出几百万还是很轻松的。
说句难听的话,就算没有这些。到时候去股市里走一遭,凭借喝酒吃药等几支股票,也能赚出几套房子来。
王满银的小本子上,所记录后世发财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正因如此,他才对钱看的比较淡然,也愿意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说到底,王满银还是有些情怀的。
如果穿越到这方世界只为挣钱,就有点太俗了。
“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修桥补路盖学校,本来就是好事儿。当咱们去年没挣钱……”兰花迟疑片刻,点头同意下来。
丈夫愿意做好事,当然要支持。
随即,她又迟疑开口:“咱们一次捐那么多钱,不会犯错误挨批吧?”
万一捐出来问题,还不如继续藏着掖着。
“放心吧,现在不比以前。这么做,只会有好处。”王满银出声安慰。
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势依然存在不少波折。捐钱建学校能落一个好名声,对自己肯定有好处的。
再说,王满银没有打算独自捐款,而是准备把村里人发动起来。
建学校不是自己一家的事情,其余人家碎娃同样要上学的。另外这些年罐子村发展的不错。大多数人家手里都有活钱,十几二十块肯定愿意拿出来。
而且还可以去县里化缘……白明川在罐子村驻队七八年时间,人情肯定要讲的。
算下来,他家大概出两千钱块就可以。
听到只用拿两千块,兰花更没说的。
***
得到婆姨许可,王满银吃过早饭直接去村里找王满囤商量。
等他赶到时,人家两口子正打算下地干活。
自从去年罐子村施行联产承包,王满囤潇洒悠闲的日子也结束了。
他倒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名叫王海军,早些年眼高手低,一门心思想去公社上班。为此,王满囤不断找人托关系。
折腾来折腾去,却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现在王海军依然没能离开罐子村,只是当上小学校长。
二儿子王海洋赶上不错的机会,七几年时遇到招工,去了县化肥厂当工人。
地里活指望不上两个儿子,王满囤现在不得不自己扛起锄头。这一点,倒和双水村的田福堂类似。
见王满银找上门,王满囤原本想着说几句闲话就下地。
此刻,他陡然提高声音:“啥,满银,你说真的假的?”
“满囤哥,这种事情我骗你干啥。”
“满银,你可真是……没说的。”王满囤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只能竖起大拇指。
总之,心情有点复杂。
别看王满银在村里没担任什么职务,一直属于平民百姓。但经过了很多事情后,王满囤打心眼里认为对方是个人物。
平常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也是主动上门商量。
这次修学校的事情,王满囤原本就想找过去,没想到人家会主动过来。
“等下,我把其他村干部找来开个会,咱们好好讨论讨论,争取早点把学校修好。”
“行,我去找连顺叔……”
这个时间点,大部分人已经下地干活。
王满银两人跑了一圈,总算把村干部凑齐。
当王满囤把大队部公窑门打开时,只感觉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
随即,其他人也咳嗽连连。
“支书,咱们要开啥会,都半年多没开个正经会了吧。”王占军咳嗽着,话里说不出的惋惜。
其余几人也有些伤感。
半年多前,这里还是村里最红火热闹的地方,几乎每天晚上大家都要聚一起开会,为村里发展绞尽脑汁。
现在地上桌上却落有一层厚厚的灰尘,连墙上贴着的那些“农业学大寨”奖状和锦旗,也同样让灰尘蒙的看不清。
而且没他们,社员们的日子并没有过差糊,反而更好了。
“日怂的,老鼠!!”突然,王延强一声惊叫。
只见两只灰褐色的大老鼠惊慌失措逃出窑洞,随即消失不见。
“算了,咱们在院里开会吧。”王满囤本想打算讲究一个仪式感,现在看会议室里这幅样子,想要打扫干净,恐怕要花费半天时间,干脆决定改变地点。
等大家一人搬把椅子坐在院里,他才清了清嗓子道:“今天要商量的事儿很简单,咱们罐子村原来的小学窑洞有几孔已经裂缝,需要重新修建……”
不出所料,其余人听说王满银打算捐两千块钱建学校后,同样非常惊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啥人家会坐在这里!
几人当然知道王满银卖五香瓜子挣了不少钱……可关键一次捐出两千块!
大家心里都佩服之极,口中更称赞连连。
等众人彻底消化这个消息,王满囤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前两天我和连顺算过,重新箍窑修学校,估计要花费四千多块。咱们过两天去县里找找白主任,应该能多少解决一点。剩下短缺的钱,大家商量一下咋凑?”
“还能咋凑,村里挨家挨户兑。大头已经解决,总不能在小头上打住车。一家收十块钱,多交随意,算算就能凑一千多块。”
顿了顿,王延强又道:“先表个态,我家捐三十块!如果不是今年承包鱼塘手头有点紧,我还能多出点。”
年前东山峁鱼塘承包的事情闹出不小动静,不过雷声大雨点小。一直到过完正月,也始终没有人愿意出头。
王延强和王满银商量过后,以每年三百块的价格咬牙承包下来。这段时间他找人清塘加上买鱼苗,几百块出去了。
众人都知道王延强的情况,所以他们也不能少了,纷纷表态出三十。作为罐子村一村之长,王满囤更不能拉稀,当即决定出五十块。
这样一来,几个村干部就凑了三百块。
等他们商量完,王满银又道:“满囤哥,我还有个想法,大家听下看看能不能成。咱们既然决定重新箍窑,干脆一步到位,在教室里设置一圈火墙。冬天孩子们上学时,也能暖暖和和。另外窑洞窗户可以换成玻璃,光线好一点……这个也由我掏钱买吧。”
对于火墙,众人不陌生。
说白了,它和火炕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需要专门烧柴烧煤,所以大部分农村人家都没有这么做。
倒是公社有些人箍窑时,会专门砌出火墙。
“费这事干嘛,修一圈火墙,最少要二百块砖,十孔就是两千块。有这钱,不如直接在教室里弄个炉子烧煤生火,简单省事。”王连顺回答道。
听到这里,王满银赶紧打断:“连顺叔,千万别这样。教室里没有烟囱,万一闷死人咋办?”
窑洞本身通风本来就不好,冬天更是门窗密闭。万一到时候出现一氧化碳中毒,那才是好心办坏事儿。
“对,对,不能这么做,”王满囤吓一跳,急忙把这个提议否决掉。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石圪节公社里因为烧煤炉出不少事儿。
为此,公社里多次宣传过。
即使如此,还有人的冬天在窑洞内生煤炉取暖。
其实别说现在人们对烧煤的危险性没有清晰认知,就算在后世,类似的事故也经常能在网上看到。
新学校最少需要半年时间建成,不能一直让孩子们在家上自习。
大家商量一下后,决定暂时把大队部腾出来当教室。反正现在基本不开会,几孔窑洞闲着也是闲着。
王满银做事情不喜欢拖拉。开完会没多久,他就回家取了两千块钱,交到王满囤和王秀增手中。对方数过后,还特意打了收据。
天黑时,罐子村沉寂已久的大喇叭再次响起来:“广大的社员同志们,请大家注意了!今天晚上八点……”
喇叭响声太突然,把村里弄得人心惶惶。不少人纷纷打听,是不是出什么大事儿?或者像双水村已故田二所说的,世事又要变了?还是刚分不到一年的田地,又要合起来办大集体了?
不过人们的猜测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得到答案。
王满银家捐款两千块建学校的事儿,又一次引起轰动。整个会场像一锅烧开的滚水,不断沸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