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从1980开始 第十五节 黄桃罐头的危机
作者:晨风天堂的小说      更新:2024-05-20

  餐厅内,刘振华在沉思,表情凝重。

  学生们没谁敢动筷子,都在看着自己的老师。

  突然,刘振华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方向错了,我们不应该下功夫研究布局,我们要从源头解决,就是设备。生产超微芯片用的设备,在设备上下功夫,眼下全球顶尖的水准是五微米。”

  陈援朝:“老师,三微米。我们突破它。”

  刘振华点点头:“我选分步式投影光刻,我们之前就有研究,现在有这么多的资金,这么好的研究环境。古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我这辈子都没享受这么好的待遇,秋天之前,完成我们的三微米。”

  “老师,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叶雨虹呢,就等着这边刘振华和学生们聊完,也吃完饭,这才过来。

  “替你们请的帮手,沪无线电十四厂受命负责函数计算器的制作、改进、升级、优化。他们手中有1024位移位存储器,集成度达到接近九千个元器件,单论这个与外国几乎没有代差。”

  “还有,沪元件五厂,他们可是华国第一个造成集成电路的工厂。”

  “他们会派技术员前来加入你的团队。艾教授那边,需要哪个工厂配合,或者大学配合,也正在提名单。超越时代的华国自主技术函数计算器,秋天前必须完成商业化。明年图形计算器,必须完。”

  刘振华点点头。

  有人递给了叶雨虹一个文件夹。

  叶雨虹看过之后说道:“艾教授已经正式申请,帝都与锡城两家厂子前来相助。”

  刘振华再次点点头。

  叶雨虹准备离开,刘振华突然站了起来:“叶干事。”

  “您说。”

  “就是,就是。”刘振华有点紧张。叶雨虹:“有什么您尽管说。”

  刘振华这才说道:“实验室,实验花销很大。”

  叶雨虹:“钱不是你考虑的,把这个念头忘掉吧。”

  “可……”

  “刘教授,没有可是。还有,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父亲告诉我,有一个很大的棋盘,有人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每一个有资格在棋盘上成为棋子的人,都会无悔此生。”

  刘振华看了一眼实验室方向,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此时此刻,我已经无悔此生了。”

  拼上了。

  刘振华、艾雪峰。每次从实验室交接,两人都会看着对方的眼睛擦肩而过。

  仅五天。

  原型机第二款出炉。

  借由沪无线十四厂积累的经验还有他们的数据,顶部厚一厘米,尾部五毫米,宽七厘米,长十三厘米的便携式函数计算器原型机测试结果,远远超过了八年前阿美瑞克HP-35型,与小倭子同期发布的型号。

  无线十四厂原本就没打算生产那块砖头,他们也感觉那东西太笨重。

  所以,这次精英尽出。

  与刘振华教授的团队,拼出这么一个成绩来。

  接下来,就是商业化研究了。

  刘晨给的就一句话,要比国外的好,还要比他们便宜。

  研究是要花钱的,而且是花钱如流水。

  刘晨正在努力挣钱

  谢语计算了当下的小电器类在倭岛销售的利润,就算加上阿美瑞克的订单,也撑不住刘晨为研究疯狂砸钱的速度,准备劝一劝。

  “关于研究的经费”

  谢语刚提到经费,刘晨就拿出一张支票来:“多认识几个朋友,就多了几条路,我帮助了他们,他们也介绍了新的生意给我。不错的生意。”

  谢语:“这支票是?”

  “史密斯先生介绍了一单生意,一家在倭岛的阿美瑞克后勤公司,他们打算采购一点罐头。这是订金,上次寄过去的样品他们检查过没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开始供货。”

  这时,刘晨桌上的电话响了。

  谢语接起,用英文说了几句之后,交给了刘晨。

  刘晨拿起话筒:

  “加西亚先生,你好。”

  “尼尔,关于罐头的事情,他们一点也不专业,还好我及时参与其中。”

  “尼尔,你听我说,你知道我们从南美采购的水果罐头要多少钱吗?算了,这不重要,黄桃罐头每箱十二只,净重四公斤,离岸价每吨一千一百七十美刀,只要低于这个价格,就订三千吨,差价你明白,按史密斯副总领长告诉我的比例咱们分。”

  “我会发一份传真,每一样的价格都会写在上面,低于我写的价格,利润超过百分之十五,你就去准备。对了,还有就是从羊城运过来要比南美运费低太多了,这也要算在利润内。”

  两人聊着,旁边的传真机就开始卡卡的吐纸了。

  挂断电话,传真也结束了。

  谢语安排人把传真抄录,同时把李超请了过来,眼下她属于外资公司的雇员,要采购什么自然要通过外事司的人。

  李超到了,坐下看着抄录的传真件开始计算。

  刘晨说道:“一吨就是二百五十箱,合计三千瓶。大玻璃瓶的是七毛一瓶,这种小罐的包装不知道多少钱。”

  谢语在旁说:“三千瓶,就我所知道,出厂价是一千三百五十元合计,折算美刀一比一点四九。”

  正算着呢,李超起头看了一眼谢语:“外贸商品不是这么算的。”说完,按住了谢语手中的算盘:“刘先生,我心中有数,黄桃罐头按每吨八百二十美刀,离岸价。现在就是你要多少。”

  刘晨指了指传真:“三千吨,仅黄桃罐头。”

  刘晨说完,李超愣住了,谢语僵在那里。

  几分钟后,刘晨看着呆滞的两人:“有,有问题吗?”

  谢语和李超对视一眼,李超这才说道:“刘先生,华国去年,全国的黄桃罐头加起来,总产量都不到八千吨。”

  刘晨:“那,这订单?”

  李超一咬牙:“接,我需要打几个电话。”

  刘晨:“等一下来,我还要一千五百吨豆豉鱼罐头,还有其他的。”

  “接,我们接。”李超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作出了回答。

  合计大几百万的外汇订单,那真是咬着牙也要接。

  谢语面带笑容的拿来暖水瓶给刘晨还有李超的杯子加水,她从来没听说过,外贸订单会因为产量不足而让为难。往前算,一直都是外贸薄弱,想创汇却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