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第57章 启程(求追读)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的小说      更新:2024-05-30

  “我们以前,可是有过什么交集?”典韦有些诧异,毕竟他对鲁达没什么印象。

  鲁达有些诧异,毕竟自己三次派人过去陈留己吾,目的就是为了招揽典韦。

  要说之前自己还是白身,对方看不起没来可以理解。

  就算是文稷,当初也是不情不愿,过来也只打算打打短工。

  “不对,要说去年底开始,某已经连续派了三次人手过去己吾,希望能聘请典壮士过来,担任鲁家家将。”鲁达有些诧异,也不认为典韦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可真不知道,从去年八月便外出闯荡。家里的事情,都是兄长做主。”典韦有些诧异。

  典韦的哥哥叫做典杰,使一对铁锤,曾与张辽力战数百回合不败,最后在长坂坡被赵云斩杀。

  从这里不难看出来,这典杰其实也是演义杜撰的人物。

  不过听典韦的意思,真有典杰这号人。

  可以的话想都招募,毕竟姑且也算是难得的勇将。

  “那我如今再次提出邀请,典壮士可愿成为鲁家家将?”鲁达询问。

  “拜见家主!”典韦没有迟疑。

  十八岁的太守,日后成就绝对不低。

  倒是鲁达还是白身的话,他可能还要犹豫犹豫。

  都说宁为鸡首不做凤尾,不能出仕为官,也要给三公九卿,甚至官宦人家当家将。

  只有没什么人要,年纪偏大的游侠,才会选择给地方豪族当家将。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那就是觉得家主不一般,以后注定要发达,所以进行风险投资。

  典韦现在这态度,在鲁达看来就相当于在风险投资。

  毕竟等自己更进一步,或许未必就看得上他了,自然是先到先得。

  更别说从亲疏远近而言,自然是优先照顾自己人,然后才到外人。

  “很好,典壮士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的……对了,典壮士可有表字?”鲁达询问。

  历史上没有典韦的表字记载,也有可能是他的出身问题。

  曾有说法是‘子满’,后来发现是误会,不是典韦的表字子满,而是典韦的儿子叫典满。

  又因为被评价为‘古之恶来’,所以有段时间游戏以及小说也以‘恶来’作为他的表字。

  “小时候请乡里的夫子取了一个,叫做洪飞。”典韦回道。

  居然是袁阔成评书里面那个,鲁达有些诧异,这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缝合怪。

  “洪飞,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作为亲卫统领。”鲁达宣布。

  要说典韦算曹操的高级保镖,从历史记载来看,他也有不错的军事素养,能作为将领培养。

  把典韦带在身边,一方面杨傻堪比许褚,只适合作为高级保镖,亲卫就需要有人去统御。

  一方面就近培养,经验累积差不多再派出去单独统兵。

  顺便给杨傻一些压力,别总那么咸鱼,至少也能很好统御亲卫。

  “唯!”典韦领命,没想到鲁达对自己那么看重。

  “其余各位,到了辽东,郡兵会陆续交给各位统御,别让我失望才是。”鲁达看向其他众人。

  他本来还打算和徐晃套近乎,可典韦有过联系还好,徐晃第一次见,有些事情说不过去。

  主要这样对其他三个不公平,索性等着日后,根据他们的表现来进行提拔。

  鲁达相信,就徐晃这样的人才,自然而然会脱颖而出。

  更不明白,明明当过河东郡吏的他,为什么后来会投入杨奉麾下。

  类似的情况在《水浒传》里面倒不少,基本都是被赚上山的。

  真叫人不由得怀疑,这位莫非也是被杨奉赚上山的?

  其他四人何尝不希望,鲁达也过来慰问自己几句,结果当然也有,就是有点敷衍,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可要说放弃这机会,又不舍得。

  “对了,今晚设宴,几位可有吃好喝好?”鲁达突然想起什么。

  酒楼位置有限,之前预定是要招待三百人,最后只到了七十人这点,鲁达都有些意外。

  本来都已经做好,地方不够的情况下,另外就近找个酒楼安排地方,别怠慢了人家。

  他不知道的是,陈登早预料到有人会偷偷溜走,于是只订了一个酒楼,就按一百人规格来订。

  就算是陈登,最后都有些意外,又胆量又有这脸皮留下来的,居然只有七十多号人。

  也多亏这样,这五人也能在酒楼安排位置,不需要去别的酒楼另外订位置。

  “承蒙府君(家主)款待!”五人连忙回道,其他四人此刻心情有些复杂。

  “四位若不嫌弃鲁家底子薄,鲁某也欢迎!”鲁达看向四人,笑着说道。

  现在是鲁家的扩张时期,门客家将可以多养一些,帮忙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

  不仅是辽东这边,需要适当安排一些产业,东城那边也要发展。

  鲁达有官身,地方官会给很大的方便。

  毕竟有那么一段香火情,以后自家子弟,说不定还能请鲁达帮忙一下。

  这就牵扯到‘官官相护’这问题,核心不仅是站位,更多还是为了下一代。

  在华夏这個大环境,三代没有人当官,家族基本就废了。

  毕竟人口越来越多,外扩无力,内耗加剧,若族人再闹腾分家,彻底没落就无法避免。

  尤其那些官宦人家,看到你上面没人,各种巧取豪夺,更是加速这个过程。

  原本的鲁家,可以说是强敌环绕,只是阙宣最先动手。

  真正想动手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也不奇怪鲁肃成年,第一时间卖掉大部分产业,同时大量撒币营造名声,自身也在积极练武,更训练一批乡勇。

  就算这样,周瑜还是上门打秋风。

  鲁肃也清楚这粮食借出去,基本就要不回来,索性直接赠送。

  也是让周瑜不好意思白要,帮忙宣传一番,也算给鲁肃扬名。

  更别说后续引荐给孙策,鲁肃这地方土豪,也终于获得出仕的机会。

  也必须承认,如今东城的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累赘。

  可祖宅祖坟都在那边,不管也不行。

  可让鲁肃继续被那边拖住,万一和诸葛均一样废掉,鲁达心里会很难受。

  就想着多招揽一些门客,在各方面能帮着点。

  倒是这门客可以稍缓,家将要多招募一些。

  天下只会越来越乱,家兵可不能太少。

  说起来也有趣,眼看黄巾已经平靖,可刘宏下达那份,允许地方良家子招募义勇的诏书,最近都没有撤回去。

  鲁达记得没错的话,别说在今年,这诏书就一直没有撤掉。

  “我等愿意!”四人也迅速回应。

  真就没办法不回应,一两个还好,超过三个回应,剩下两个不回应,那不摆明要被排除。

  “很好,我这个人量才适用,各位有多大的才能,前途就有多么广阔。”鲁达保证。

  “谢家主!”五人回道。

  事情告一段落,第二天鲁达就开始启程,开始前往辽东,甚至都不回家一趟。

  毕竟从洛阳到东城,再北上辽东什么的,时间够是够,就是太赶了。

  再说早点到地方,把位置坐稳了,这心也才安稳一些。

  一行人走河内,经魏郡一路过去辽东,问题鲁达打算过去一趟常山,只因为要招揽赵云。

  结果前脚刚要走,后面传来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