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七日 第8章 神奇眼睛/1
作者:中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我们快乐合影后,活泼开朗的彝族姑娘,更加显得兴奋起来。

  她说:“为了迎接远方的客人,我要给大家演唱一首我们彝族风俗的欢迎歌曲。不过,大家也要准备好你们的掌声哟!”

  她话刚落,我们立刻很卖力地鼓掌,为了听歌大家都不吝啬将巴掌拍的飞响。

  danier将手放到了一侧耳边,欣然说道:“那我的这个耳朵啊,今天看来是很有福气了哦。”

  彝族姑娘有山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清甜的嗓音,轻轻吟唱了彝族风情的欢迎曲,欢快的气氛在我们之间传播。

  末了,我们最终还是回到了今天下午见面的主题上来,一方面是关于公益杂志,另外一方面就是围绕那个共同的特殊身份而展开的。

  这个共同的特殊身份,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因为除了华姐和danier外,我们四人都算是一定程度的病人。

  我们四人,都是神经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病变,造成了身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受累。

  我是视神经有着病变,造成了眼睛的失明。而他们三人,是肢体神经受损,造成了行动方面有着一定的障碍。当然,他们都是情况比较好的,都还能参加工作,生活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外表虽然看不出来,但作为局中人的他们,是很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

  比如彝族姑娘,尽管她很年轻,而且天性活跃,但走路特别远的话,身体就会感觉特别累,而且体力的恢复也远没有正常人容易。

  见过我的人,很多次我被这样问及:“中里,你的眼睛看起来好好的,还那么明亮,就连我的人影都可以看到,而你怎么会看不到我们呢?”

  因为心理的成熟,我现在已经能够很好正视这些问题:我的眼睛如同湖水,清澈、明亮,看我眼中能有他们清晰的倒影,但是我却看不到任何人!

  还有更多的人问过这样的问题:“中里,那你的眼睛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吗?或者通过移植来复明?”

  每次,我只能很遗憾地回答:“不能,我眼睛的功能啊,都能给别人移植眼角膜,但是人家把整个眼球都送我也是无济于事滴!”

  有时候,我作为一名很资深的眼病病人,会相对详细地解释我的眼睛情况,以及为什么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当然,我非专业的眼科医生,做不到绝对的科学和完整,但好歹我也是很资深的眼病病人了,通俗易懂地解释这些问题还是不在话下的。

  大伙儿是不是也有上面提到的两个疑问呢?估计不少人被我说中了吧,嘿嘿。那好,我就来说说神奇眼睛这回事儿。

  对了,先说说我这个眼病病人是如何资深呢?

  我想,我多次住院治疗眼睛的总时间,或许不应该用天来做单位了,或许用月来也不妥当,直接用年做单位可能更加简单直接一些吧。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久的住院史呢?道理也很简单。年轻突遭遇失明,西医治疗未果后,我和家人肯定是不甘心的。

  所以,一个地方不行,就去更好的地方呗;西医不行,那就尝试中医呗,不是还有中西医结合么。

  这下,中医治疗是很漫长的,便有了在几个医院或喜或悲、有苦有乐的医院日子了。

  然而,所有的努力后,失明的结果还是不可更改的,俺最终依旧还是盲的,注定混“黑社会”的料啊!

  与此同样尘埃落定的是,我完全接受了盲人的现实,心态也完全坦然了。

  前面貌似说了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和最终不可逆的结果呢,那还是要归根于我患的这种眼病。

  2009年我还在大学校园时候,眼睛突然势力迅速下降,我便去了大医院。不过可惜的是,我和家人与太多去大医院求医的病人的经历一样,不可幸免地遭遇了看病难的命运。

  我罹患的是视神经炎症,更悲催的还是急性的,在医院的各种正规的“折腾”一番后,三天时间过去了,我那1.5的视力也随着最宝贵的治疗期耽搁而一去不返。

  等我住院成功后,得到了医院的正规的治疗,可是疾病就是疾病,急性就是急性,有四成恢复部分势力的那种幸运并没有降临到我身上。

  我刚到医院例行查势力,最好的一只眼睛势力是1.5,到出院时是全黑,有着几种急性疾病的特殊性的原因,也有大医院住院难的普遍性的原因,作为病人的个体,也有自身无知且没有经验的原因。

  倘若是现在的我,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了,在加上在大医院看病的经验教训,在当时面对急性病的情况下,定然可以寻求到了一条便捷、有效的住院途径,及时控制病情以维护刚去医院时的视力是没有问题滴。

  oh,mygod!我的1.5,我的光明,真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冲走的全是我的光明啊……

  这个可恶的急性视神经炎,是致盲率非常高的一种眼病,在得不到及时控制下,便会导致视神经萎缩。然而,在目前全世界的医学条件下,视神经是不可逆的,便只有接受失明的结果。

  那么,视神经究竟是什么呢?

  我这个资深的病人就现身说法一次了。

  视神经好比一根电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功能,大脑也就接受不到眼球看到的视物了。

  而眼球呢?没有任何的改变,功能也仍是健全的,不痛不痒,也能闭、能睁、能转动。就如电视机没有画面了,并不是因为电视机坏了,而是后面的光纤不能传输信号了。

  我的眼睛就是这般,所以和常人无异,但就是看不见呀看不见!

  当然,在我国统计的一千四百多万的盲人中,其中一部分是先天失明,他们的眼球和正常人的会有不同,所以从外表就很容易看出是盲人。

  另外,对于后天因为外伤导致失明的,眼球都已经明显受到损害了,这个更一看便知。

  眼球有着明显改变的盲人,为了美观,一般外出时候都要佩戴一个墨镜,或者换成假眼珠,但是换上的假眼珠是不能转动的(目前大多数盲人还是选择戴墨镜)这也是大家给盲人惯有贴上的标签。

  我眼球看着虽好,但我在外出时候,也会佩戴眼镜,但不是墨镜,而是透明的平光镜,目的是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到外在的任何伤害。

  有时候我自己想想都好笑,眼睛看得见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戴过眼镜,失明后才戴上,我给已经成为了“装饰品”的眼睛戴上了眼镜这个“装饰品”,呵呵。

  不过,我满喜欢的,有人就说了:这样看上去,我的书卷气息更浓了,嗯,戴眼镜还能装一下文化人,嘿嘿!

  接着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手术或者移植呢?

  视神经太神奇也太娇气了,它既是不可逆的,又是细微的,无法手术,也无法移植,至少目前还是一个医学难题。

  我们知道,现在的白内障治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通过手术,一刀就能搞定了。

  还有那如雷贯耳的眼角膜,这是可以移植的,只要有匹配的眼角膜就能搞定。

  包括白内障、眼角膜在内的很多眼病,通过各种治疗方法是可以复明的。

  这里说说比较有意思的眼病吧,也是如同视神经萎缩一样的致盲率非常高的眼病,我在医院接触这些病人也是非常多。

  在诸多眼病中,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也是从外表看不出来的。然而这两种疾病也是不能根治,只能控制,随着时间增加,最终通向的就是失明了。

  当然,他们同视神经萎缩一样,从原有的势力到最终失明是一个逐步降低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是几个月,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几十年,这主要跟原来势力有多少紧密相关,还跟太多的因素相联系了。

  我的视神经是急性发炎,迅速萎缩,所以这样的过程已经缩短到已经不能再缩短的地步了。

  视神经萎缩后期看东西是逐渐变黑,那两种眼病就比较有意思了。

  黄斑变性病人看东西会越来越歪曲变形,如同喝醉酒看东西一般,好好的门框看着就好像煮熟的面条。

  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看东西越来越只残留小部分,如同在管中看东西,而且夜晚几乎看不见,因为这疾病就是明间俗称的“夜盲症”,国际上称为rp。

  眼病的种类很多,据说可达上百种,就算同一种眼病也还有分类,比如先天的、后天的,原发性的、继发性的,但大多数眼病都是不传染的,而部分眼病是遗传性的。

  所幸,俺是后天发炎失明,是视神经萎缩,不会遗传,更不会传染,而且眼睛的各种零件都齐全。

  接触眼病病人多了,我有个偶然的有趣发现,就是好几个眼病的名字都是和色彩有着一定的关联,比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虹膜炎,同样都导致失明,疾病的名字确五颜六色,有点意思吧。

  刚生病的那几年,总有朋友替我唏嘘、说我眼睛以前一直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患上了这种疾病呢?

  对此,医学也没有准确解答,我后来了解多了,其实太多的疾病,尤其是比较罕见的疾病,都是没有具体的发病原因的,甚至有些连发病机制都还没有研究清楚。

  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的罕见疾病和重大疾病,只能说自有人类就有病人,医学说或许跟种族、基因、水土、病毒、饮食等相关,世界范围都是。

  所以,我也早已不问为什么了,愿意和郑智化一样高歌“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知道未来人生怎么做才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

  好了,扯的太远了,现在回到现实。

  这次聚会,我们几人交谈的主题除了公益杂志外,其余都是围绕神经系统疾病群体的,包括就医、康复、生活、工作等方面。

  华姐沟通归纳能力较强,引导着整个交谈,并做好了笔记。

  彝族姑娘三人也是侃侃而谈,成都小伙介绍比较详细,医护大姐说得比较专业,但都是我们群体内比较有用的信息。

  最后,danier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关于罕见病的一些近况。

  所谓罕见病,就是发病率较低,比较罕见的疾病。国际确认的罕见病在六千到七千种之间,约占人类疾病的百分之十。

  而在我们中国,根据北京罕见病发展中心的估测,我国罕见病数量大概在一千万以上。

  danier还说道,对于很多的罕见疾病和重大疾病而言,无论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还是血液系统等系统性疾病,这些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急乱投医,以及心态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