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督军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事不决
作者:懵懂独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面对孙良华部发起的死亡冲锋,据守杜交曲镇的维新军自然不敢松懈,第一时间便将火力开到了最大,枪口喷出来的火蛇密密麻麻的编织成网,捕捞着一群群的如过江之鲫一般的敌军。..时间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孙良华部便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再次撤退。

  孙良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从整个师团中凑了十五门火炮,对着杜交曲镇发起了猛烈的轰击,这杜交曲镇只不过是个镇子哪里经得起这番轰炸,没多久镇墙边撕裂了一个口子,孙良华部趁机发起了冲锋,面对敌军再次如泄洪一般冲了过去,维新军奋力反击却被对方炮火压制,老兵虽然作战经验丰富和心理素质过硬,无奈何人单力薄,无法逆转战局,眼看杜交曲镇便要易手之时,周荫人军谢鸿勋部已经绕过天池店奔到了孙良华的背后,这支部队中的老兵超过了四分之一,几乎遍布了整个师团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也是几个新编师团中最厉害的一个,况且又是背后袭击,孙良华猝不及防,吃了大亏,杜交曲镇守军趁机反击,前后夹击之下,孙良华部死伤枕籍,损失惨重,孙良华见已无反败为胜的机会,当机立断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匹马逃窜,至此整个师团崩溃,师长以下被俘军官一百八十余人,普通士兵二千余人。谢鸿勋部以这些战俘为先锋,攻占石家岩,龙尾头,尽收娄烦全境,兵锋直至古交。

  杜交曲镇一战,维新军声势再起,中立县城再次倒过来一批,孙良诚得到战报之后分别向孔庚,常振邦发出求援电报,孔庚闻讯之后大怒,当即调动了徐永昌师团,谭庆林师团两部前去救援,谁知道这谭庆林是阎锡山的死忠分子,又与杨澄源等人交好,于半途之中对徐永昌反戈一击,徐永昌不及提防,师团退向阳曲,谭庆林攻占静乐改旗易帜,宣布效忠西京维新政府,并以孙传芳的名义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省长兼山西督军。

  消息传来,三晋震动,尽管阎锡山已经被解甲归田,只能安享山林之乐,不问世间俗事,看上去老实巴交打算提前安度晚年了,谁也想不到这虎倒架子不倒威风,他对于山西的影响力自不用多说,谭庆林事件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常振邦也在第一时间派人邀请阎锡山出山担任执政府的建设部长。命令所下,阎锡山就算心里一万只羊驼溜达而过,也要做出眉飞眼笑欣然前往的样子。却在离开山西的路途之中上厕所的时候找了个空子逃亡神池,并在神池县衙宣布建立山西维新政府,自任督军省长,号召山西各个部队拨乱反正,以维新政府的名义将独夫民贼常振邦赶三晋。

  他这一号召,先前归顺常振邦的山西将领开始蠢蠢欲动,孔庚建议将这些山西军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替换下来,常振邦沉吟了片刻之后,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认为阎锡山坐镇三晋十余年,德行足以宽慰众人,威望足够震慑内外,山西将校上上下下被他指挥惯了,下意识地便会按照他说的去做,也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在事情没有眉目之前就做出这种决断,会更不利于山西情况!孔庚觉得常振邦在这件事儿存有妇人之仁,既然自己说不服对方,便只要曲线救国找叶济去说服他了,谁知道叶济听了之后大为赞赏,表示自己一定会给常振邦谏言。只是常振邦最终没有痛下决心,反而在奉天时报上大篇幅的表示执政府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管理奉中华民国为正朔的各个省份和军队,完全不畏惧任何人的去留,因为执政府有足够的力量震慑那些觊觎中央权威的宵小之辈。

  孙传芳接到阎锡山归顺的消息之后喜出望外,当即以孙猴子的名义任命阎锡山为维新政府建设部长,山西省长,山西元帅行辕主任挂元帅军衔,挟制山西所有民军。对此阎锡山不再向上一次那样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的接受了任命,孙传芳在他接受了任命之后的第二天,下发了山西总共的命令,鹿钟麟率领两个集团军作为北路军横扫忻州以北,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攻下大同震慑三特区那些直系将领,促使他们保全实力坐观成败。以周荫人手下的三个集团军进攻忻州以南榆次以北的地区,鉴于周荫人部人多势众但新兵众多的情况,孙传芳只要求他能够制约忻州太原附近的东南军即可,若能打到太原城下那时最好,若是打不到也无所谓能够支撑到北路军,南路军的南北会合就好了。至于南路军则是以为孔昭同,李生春为正副总指挥,率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横扫晋中南,别看他只有一个集团军两个师一个混编旅的编制,可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其中军官最少三分之一适合常振邦交过手的原第二师的基层军官,作战能力极为强悍,整体战斗力不必鹿钟麟差。这是他三路取晋的战略,除此之外他还亲自率领卫队师,进军归绥,震慑绥远察哈尔特区,若是鹿钟麟配合的好,大有取绥远察哈尔的意思,更有上官云相旅团进军豫西。内三外二五路大军西北精锐尽出,大有一战而定天下的气魄。

  面对来势汹汹的维新军五路大军,常振邦紧急召见叶济,陈炯明等人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大部分军官兴奋至极,纷纷要求出战,与那维新军决一死战!在他们看来东南兵多将广,底盘尽是鱼米之乡,实力远在孙传芳之上,与其耗死对方,不如痛痛快快与之决战,为自己扬名立万,为国家实现统一。

  常振邦很欣赏这份如火的热情,却也知道这份热情若不放到合适的地方,整个中央军都会被这团热火燃烧的干干净净渣子都不剩,随后他看了叶济一眼,见他老神在在的闭目休息一副与我无关漠不关心的样子,常振邦先是愤怒不能自己,想自己请他吃,请他喝,像大爷一般伺候着,怎么到了如此关键的时刻,你就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呢?

  看出了他脸上的愤怒却不知道他为什么,陈炯明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偷偷拉了拉常振邦的手,小声的提醒了他一下,常振邦苦笑着点点头,也知道以他现在的情绪参与这么大的战事是不妥帖的,是以找了个如厕的借口匆匆离会,将剩下的会议交给缠陈炯明主持。

  出了议事厅,常振邦转身便让如影随形的林焚将叶济叫了出来。

  叶济问询之后也跟着出来,见了一脸铁青的常振邦,却笑吟吟地说道:“执政脸色这么差,可是昨夜吃的不舒服?老夫这里有一个养生药方,据说是李鸿章李中堂传下来的,不知道大人要不要听听?”

  常振邦黑着脸道:“老先生,大敌当前,你若能像将关心我的饮食一般去关心山西的局势,只怕我的身体会比现在更好。”

  叶济充耳不闻,只是继续说道:“众人以为养生之道在乎药物饮食,李中堂独为不然,他指出,但凡体弱多病者,若能得名人文集并静心地去阅读,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病态……”

  常振邦眉头一皱,心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刚想出言制止,却被叶济用一个眼神制止了,常振邦还以为他大有深意,忙收敛气息,洗耳恭听,谁知道他却继续扯道:“李中堂的这个法子可谓正本清源,洗髓伐骨改天换日,当真了得!可惜太费功夫,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见不到效果的,不适合现在的执政。”

  “叶先生,你……”

  “执政不如每天早起,因为每天早晨的空气是最好的。一夜都身处紧闭的卧室之内,使得浊气充塞,一旦吸人新鲜的空气,一天的精神都会十分充沛,百种病都可以尽除,如果能够从春天开始此种方法的话,就会让自己的身体慢慢转好,食量也随之增加。”

  “叶济,你……”

  叶济自顾自地说道:“以大人现在的脾气秉性顾忌也没有一年的功夫调理声息,这个时候就用到李中堂最私密的养生秘法了,相信对于大人必有裨益。”说到这里的时候,叶济有意识的停顿了一下,看着常振邦憋得快要发火德脸上,神秘万分地说道:“执政不想听听嘛?”

  常振邦见自己吹鼻子瞪眼睛他却什么事儿也没有,只得泄气地说道:“你愿意说便说吧!”

  叶济道:“小事决于公论,大事决于暗室,如真能如此,大人脸上的起色也要红润许多了。”

  常振邦闻言打了一个冷战,便如三九寒天被人淋了一桶冰水一般,颓废之情全无,顿时精神了许多,嘴里连连嘟囔了几句小事决于公论,大事决于暗室之后,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般,又似甘露洒心,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忙一把拉起叶济的手,朝着内衙走去。

  ://..///34/3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