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红水连天 第26章 事情的真相
作者:木叶雨后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可怜九月初三夜”?品读全诗,美景如画,实在看不出有何“可怜”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才发现,“可怜”的是我们时常以偏概全,望文生义。诗中的“可怜”,其实只是可爱的意思。白居易时代词语的含义,跟现在不尽相同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面的认识,会不会也有偏颇之处呢?或者说,我们一眼所看到的,会不会就是事情的真相呢?就拿我的邻居阿豹来说吧,就凭他那令人不屑的身份,有多少人会想到其实他身上也有闪光的一面呢?在常人看来,他多半只是个五毒俱全、屡教不改的坏家伙。

  哦,那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一路走着来到了西街与东街的交界处。这时候,我的眼皮,突然眨了一下。带着这种异样的感觉,我来到了东街的街面上。刚走了两三步,我发现一个人闪身进了我家大门!是幻觉吗?不,不会的,这可是光天化日之下!那么,这不速之客,会是谁呢?转瞬即逝的身影,自然未能看清那人的脸部。然而,我可以肯定,他就是我的好邻居阿豹!对我家很熟悉的阿豹,手脚不太干净的阿豹。

  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心里暗暗叫苦:阿豹,你这家伙,你到我家里,究竟要做点什么呢?兔子不吃窝边草,你的举动,太让人齿冷心寒了。

  原来,我家的大门是颇为独特的。右侧(靠南)是两扇主门;其左是一扇旁门;旁门左侧是两扇老式木窗。平时我们图方便,从里关好正门后,再从木窗伸手将旁门闩好,其后再将木窗尽量拉紧,给人以锁好门了的感觉;其实,根本就没上锁。也就是说,外面的人只要将木窗轻轻一推,将木窗打开后,就可以伸手将旁门打开。

  我们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何尝又不是漏洞百出呢?

  作为那一行业的“行家里手”,这点观察能力,阿豹自然是具备的。

  我们图方便,何尝不是别人的可乘之机呢?

  自怨自艾中,我来到了自己的屋檐下。

  没错,旁门只是半掩着,刚才的确有人由此而入。

  既然都到这一步了,我也不再顾忌什么了;于是我推开那半掩着的旁门,来到了客厅。

  刚走出两三步,阿豹从里面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空碗。

  我刚想开口质问他,却听他这样说道:“梁弟啊,你老鬼现在还蛮好的——”

  他出言在先,我倒一时不知如何接口了;于是,我紧盯着他手里的那只大碗。说是空碗,也不算太贴切:碗里有菜汁的印记;也就是说,这只碗本来是装菜的。

  就在我愣神的这一瞬间,只听阿豹接着说道:“今天上午,我煮的菜蛮多的;刚才,我舀了半碗猪肝瘦肉,拿给你老鬼——”

  哦,原来是这样!

  “那,那要——”我说着,“感谢”一词,

  “大家都是隔壁邻舍,见外的话,就没必要说了,”阿豹接过我的话,“你老鬼精神还不错,胃口也还可以,一两年的时间,还是有的。哦,以后,你们两兄弟,辛苦一点,照顾好你们的老鬼。唉,一个人——”

  我一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我,我也要赶圩去了——”阿豹微微一笑,这样说着,同时扬了扬手中的饭碗。

  这样的一句话,我自然也听得懂:如果不去“赶圩”,这碗里的饭菜从哪里来?于是,我报以一笑:“那,你,你忙先——”

  那天中午阿豹离开后,我一时思如泉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幸好我没有出言不逊,要不,就真的对不起他的那一份真情实意、古道热肠了。不难想象,那些紧巴巴、等着米下锅的日子,他也是要经常面对的。然而,自己稍有余裕,他就会想起别人,实在是难能可贵。按理说,我家跟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血缘关系,他本来是没必要这样做的。哦,如果从来源上看,他的这一餐,未必就光明正大;然而,他却利用这些菜肴来多好事,真不知如何才能说清楚了。看来,人是多面、立体、复杂的,那种将人脸谱化、简单化,进而盲目贴标签的做法,未必就经得起现实的推敲。阿豹,我的邻居;我的邻居,是阿豹。哦,时间也不早了吧,那些小虫子的叫声,也是时隐时现,时断时续的。思绪的消息,至此也平缓了许多,那叮咚声,也渐渐细如蚊鸣了。也就在这时,梁晓刚只觉得眼前一时一阵黯淡,无光无影。也不知什么时候,他睁开眼来,发现自己正自西向东走着。

  哦,我正自西向东走着,我正走在小街上。前面,似乎有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