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上古魅鬼 第两百零八章 屯粮
作者:暮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我自从跟了伏地道人出来捉鬼,总感觉自己还活在上个世纪,总是往一些穷乡僻壤里钻。.vo.听到伏地道人这个口气,更觉得自己像是穿越了一样。

  我笑笑对伏地道人说:“放宽心,现在时代改变了,老百姓不会因为天气就吃不上饭啦!”

  伏地道人还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我和他走了几步路,就看到道路边放着一块“明码标价”的牌子。

  我心中一惊,就差捏捏自己的脸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穿越了”。

  伏地道人问一边小吃摊的卖家说:“这牌子是什么意思啊?”

  那卖家答道:“别提了,黑心人屯粮呢!”那卖家本不肯跟我们多说,但架不住我厚脸皮的追问,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原来这几年的天气反常,收成也不怎么好。只是一年就罢了,年年如此,大家家中的余粮都不足了。粮价三天二涨,黎民百姓叫苦不迭。

  那一日,“仁”字号大粮行门前挤满了面色青黄的男男女女,一个个伸长脖子,瞪着凹陷的眼睛看那块刚挂出的“明码实价”牌子。人们骚动起来了,开始高声叫骂:

  “狗娘养的,过个夜涨一倍,硬要坑死人吗?”

  “抢了金娃娃还要挖金娃娃的娘,遭天雷轰的黑心肝!”

  “走,老子们再啃几天野菜,挡挡他的潮头!”一个中年汉子这么一嚷,大伙觉得也算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便三三两两掖着空袋子愤愤不平地散去了。

  这“仁”字号粮行历史悠久,因为有着这个老牌子打名号,老板就一直用着“仁字号”这个名字。古老是古老了点,但一听就给人觉得有年代感。

  那“仁”字号粮仓的老板叫黄善仁,长着一脸白麻子,人们根据“麻”“马”二字的谐音和他的德行,给他取了个“蚂蝗”的外号。

  “蚂蝗”家中人多财旺,在县城开了几家粮行,一贯贱囤贵卖,垄断市场,不到几年时间就独霸了一方的粮食买卖。

  这年月天气和收成也不好,他又交上了发横财的运气,趁灾荒饥懂,把囤积在家里的粮食拿出来高价锥售,那红色大钞就像流水一样滚进他的腰包。

  这会儿,他白了那些骂娘的人一眼,捋着山羊胡子阴沉着脸说:“穷小子们敬酒不吃吃罚酒,将价码再提二成,看他小腿拗得过大腿不。”站在一旁的管账先生把头点得鸡啄食似地,拎了笔准备去改牌价。

  这当口,迎面走进三个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他们口称是湖南客商,一个叫游林,一个叫辜环,另一个叫叶贵,说是愿照现价在这里进一批粮食。

  “蚂蝗”见来了大主顾,换成笑脸相迎,忙令人沏茶备酒款待。买卖双方经过一番交谈,很快达成了交易。

  第二天,三个客商用马驮来白花花的银子,清点过数后,办了出仓手续。客商们为了不延误日期,在外面出了招请搬运的启事:

  本客商有上干石报食,急待装船起运,凡愿帮助运送者,每石可得力资五百块钱。兹因所携银两已作货款用尽,力资将以粮代之,也就是运送一石,领粮五升,男女老少一视同套,望勿错一过良机。

  消息传开后,城内和附近乡下的穷人们都愿为慷慨的客商出力。于是,推着车子的,挑着箩筐的,背着袋子的,成群结队赶来了。

  大伙有想头,就使出力量干活,从天际刚亮到太阳落山,只一天时间便将“仁”字号几个仓房搬得空空荡荡。大伙如数领到了米粮,客商们也扬起风帆开船了。

  装得沉甸甸的几只大木船,航行不到五里路就停篙住桨靠岸了。据客商说,他善观天象,这几日恐有大风雨,不可勉强航行,否则会椅倾揖摧,人财两空。他还并放出风声说,只要保住本,情愿将粮食赊销出手。

  这件难得的好事,被那天在粮行前出主意的汉子铁柱知道了,他邀约穷哥们儿商量,大伙恳切地说:“由你领头,只要眼下能有粮吃,到时候卖儿卖女也要还清欠债。”

  铁柱有大家做保证胆就壮了,便来找客商,开出一溜穷家小户的姓名,问他们是否放心发粮食。客商乐呵呵地笑道:“穷苦人是有骨气讲信用的,我们一点也不担心,舍得发放。”铁柱们立了字据,将粮食全部分给了码头湾等几个村子的贫困人家。

  回头再说县城黄家的戏文。那黄善仁见粮食出手快,又赚了一笔大钱,成天乐不可支,得意洋洋。

  这时,他灵机妙算了一番,决计再来个两手捉鱼大捞一把,一批大米的价格得要提高二成,二是到太湖地方套进一剩余粮食的卖价再提续霸占市场。

  他把自己的如意算盘说与老婆后,便去做起程的准备。可他打开自己的保险箱一看,连脊梁骨都冷了大半截,那客商交的一沓红色大钞竟然变成了一叠白纸,全都是中元节化给亡人的冥府元宝!

  “蚂蝗”急得捶胸顿足,大喊大叫。

  他老婆却尖着嗓子嚷道:“没屁用的老东西,连阴阳之间的界线都分不清了,还装死耍赖咧!还不快想个法子追回来。”

  管账的忙上前为主子出主意,他转动两只绿豆眼献计说:“何不一面报给警察,一面差人查找,或可挽回损失。”

  黄善仁知道事到如今也只好这么办,当下就要“绿豆眼”照计行事。

  “仁”字号粮行出动一班人马,在四邻八乡闹腾好几天,果然查到了线索。他们虽然没追到客商,但确也找到了粮食的下落。

  “蚂蝗”深知饿穿了肚皮的穷鬼们是不好惹的,想叫他们退出粮食只怕比要公鸡下蛋还难!不管怎么说,这笔财是他身上的肉,割舍不得的。

  他拿定主意,带了一份厚礼去拜见上头的人。那法官与他早有来往,见来了敲竹杠的好机会,哪里肯放过他,便拿着腔调答应慢慢来办。

  ://..///37/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