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歌(清穿皇太极) 51.【跨刀披甲离城去】
作者:枼青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我一路浮着步子往回走,不去想现在的自己该是怎样的狼狈不堪,不去顾及路人的目光,眼泪就像开了阀门的水一样,怎么关也关不掉。

  入夜时分,我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八爷府,城中早已是万籁俱静,唯有寒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

  一推开东阁的门,正欲卸下浑身的疲惫,余光却瞥见一个刺目的身影。

  他坐在茶几边上,手中还端着酒壶,居然也在喝酒。

  呵,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碰上些烂醉的男人了。

  他脸上有些微醺的红,缓缓吐气道:“回来了……”

  说着又自顾自地斟了一杯酒,喝得极慢,小口地吞咽着,时不时地向我撇上几眼,这才觉疑道:“你怎么哭了?”

  我本是疲倦到了极点,不愿多说,顿了顿,又还是开口道:“出征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

  “十六日。”

  “你带哪一旗?”

  他半天没有吭声,一直在看我的脸色,最后才微垂眼睑道:“……正白旗。”

  我呼吸一窒,正白旗……褚英的正白旗,原来竟是给了他。那留守城中的,又是哪个旗?

  他猜到我的疑虑,紧接着道:“父王留了十牛录的正黄旗守城。”

  ……“败在官场,或是葬身战场,结局都是一样的。”

  ……“所以啊,你不要让我等得太久,我这条命,可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一天……”

  ……褚英……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日了吧?

  我抿唇不再吭声,径自开始洗漱更衣,整个屋子里都飘着淡淡的酒香,让我有些茫然若失。

  是的,我记得这个味道,淡而不失香醇,仿佛桂花酿的味道,初见他时的味道。我苦笑着,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时过境迁。

  “我跟你去乌拉,好吗?”

  听到我的答案,他终于释怀,哂然一笑。可那笑里却令我心口生疼。

  “好。”

  ****

  明万历四十一年春正月十六日。

  因为女真男子皆是额前剃发,所以我也只好让姬兰将头发全数绾在头顶,用头盔盖住,以免让人察觉。

  我穿上正白旗的战甲,深呼一口起,抖擞起精神来。

  姬兰对我倒有几分不放心,只掖着挨着说:“主子这么多年未碰刀剑,怎么突然又想要这一出了……”

  这几年,骑马早已是家常便饭之事了,自打去了文馆后,确实对这些对刀剑生疏了不少。原也只是褚英希望我离开城中,避避风头,我偏偏不愿去沈阳,宁可跟着他们长途跋涉,去攻克乌拉。就算离开建州,心也还是会有牵挂……我的牵挂在这里。

  我打着趣儿安慰她道:“再不出去几回,我就该老了……”

  姬兰一听,竟是脸色刷白,隐晦道:“哪里能说得老……”

  我这才想起,姬兰是与我一般年纪的,今年也有二十出头了。在这个年代,二十出头方未出嫁的姑娘,完全算得上是剩女一枚了。只是古人不称“剩女”,只叫做“老女”,我无心一说“老”字,倒成犯忌讳了。

  “怪我,嘴巴没得牢靠。”

  姬兰……也该放她出嫁了。接踵而来的事情,让我一直忽略了姬兰的存在。女人家的归宿,便是男人,这是我来到古代后看明白的第一件事情。年纪大了,就算是找到一门好人家,日后的生活也会如履薄冰。从我入城起,她便一直在照顾我起居,六年之久,我不能再自私地留她了。

  只见姬兰的表情仍是僵硬在那儿,我不好再多说什么,面上就这么搪塞了过去,但心中却将这件事情给记下了。

  □□哈赤亲征,动静自然小不了。相比起六年前,初上随军时,舒尔哈齐点将时那懒懒散散的做派,□□哈赤却是十分严肃得体的。会兵,点将,祭天……行完每一个步骤后,才下令发兵。

  我行在皇太极身后的队伍中,一路之上,我的目光只牢牢锁在皇太极身上,愣神地瞧着他骑在马上的背影……脑海里浮现起六年前他的模样来。

  那时候他只不过比我高出半个头,蹄袖袍褂,卫郎清瘦。如今他的个头早已蹿得比我高出一个头,要是平日不穿旗鞋瞧他,还得仰着头,再加上近年来授命出征,筋骨强健,虽还是显瘦,但一身的肌肉倒是一点儿也不差料。

  “嘿,你瞧什么呢?”

  身边一名正白旗的士兵正拎着缰绳朝我使眼色。

  他笑得爽朗,皮肤略黑,长得倒还憨厚,“该不会是在瞧八阿哥吧?”

  我吞吞吐吐:“没……咳,没有……”

  “你也是新编进来的?”

  我这嗓子不便和人交谈,怕是一开口就会露陷,又咳嗽一声,“咳,是。”

  “原来也是个新蛋子,怪不得了,”他挠头笑了笑,“你叫啥名?”

  “范……咳,武纳格……”

  对不住了啊,我眼下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点的男人的名字……

  “哦,武纳格!我叫萨木哈图!”

  他向我伸出一只拳头,烈日晒在他的脸上,他却毫不闪躲地仰头汲取着阳光。我从没想过还能在军队中交到朋友,尤其像萨木哈图这样的阳光的大男孩儿。

  于是我也笑着装做合群地伸出拳头,二人双拳相碰,大约就代表着我们算是兄弟了。

  跟他这么一碰拳,足足让我半只手臂都碰麻了,力气大的实在惊人,看来他真没看出我是女人。

  “你多大了?”

  他一清嗓子:“年方及冠。”

  我嗤笑一声,他反问:“你呢?”

  “比你大两岁。”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遍,“瞧你的身板,倒不想上战场的汉子,更瞧不出比我大。倒像……嘶,倒像……”

  “咳,像什么?”

  他突然一拍我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倒像个白面书生,哈哈!”

  他这一拍,又险些没把我拍跌下马。

  我继续装:“建州兴亡,书生有责。”

  “唷,你咋还真是书生呢!文绉绉的。”

  “书生怎么了?女人他妈都能上战场,书生就不能了?”

  看来必要的时候,我还是得适当爆粗口,以此来彰显男性的某些特质……

  “你急啥,我又没瞧不上书生!倒是你,话里听着像瞧不起女人。”

  “咳,我就是作个比方,”我心虚地摆手道,“我哪能瞧不起女人呢。”

  这话倒没半点虚假,我怎么说也是受过女权主义熏陶的21世纪女青年。我大学还是妇联的呢!对女性民主自由啥的看得不要太透彻。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神经紧张和心情压抑造成的,我发现今天脱口而出的脏话特别多。而且和眼前这个正白旗小卒是越聊越上道了。

  也好,这一路来我愁眉不展,满脑子都被褚英的事情给填满了。

  我想不开,也舍不得,他是我在赫图阿拉认识的第一个人,也是第一个对我好的人。然而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中,为了他的生死成败,我疲倦地游走在他和皇太极两人之间,结果呢?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皇太极说过,让他坚定自己的心去争、去夺,因为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坐那个位置,不仅因为历史的结局,更因为我看到了他对帝王之术的娴熟,他游刃有余的韬略能力。如今,他不愿向褚英伸以援手,而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一切对皇太极而言是必然的选择,通向权利巅峰的必然,我又能责怪他什么呢?

  也许历史的进程无法停止,在我所不知晓的而我现在存在的这段历史中,褚英的结局早已注定。我不是神仙,没有法子改变板上钉钉的事情,更没有能耐去忤逆天意。事已至此,便是再执着也无用,我想……是我该放手了。

  “武纳格——喂,武纳格——”

  “啊?”说实话,对这个临时的称呼我还有些不适应。

  “我看你老是发愣,怎的?家里有事啊?”

  “没有。我们还有多久到乌拉?”我已经有些疲乏了。

  “早着呢,我们才刚过了苏完河,前头走得慢,我看呐——至少得半夜才能到。”他眼珠转了个骨碌,“没准一路上还能碰上几个先头部队,咱们边走边打也不一定。”

  边走边打?我记起上回被围困在乌碣岩时的场景来……那时候,是褚英带着大家杀出去的……

  我晃晃脑袋,将这些记忆驱赶在一边,反复地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不能再想了……

  我将目光又重新落回皇太极身上,他一马当先地领在正白旗的队伍前头,虽然离我不过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但却愈发显得遥不可及。

  “武纳格,你又发愣了。”

  萨木哈图是个话篓子,一会儿不见我回话,便笑嘻嘻地来拍我的肩膀。

  我被他的手劲给吓怕了,连忙侧身一避,他的手扑了个空,脸上满是困惑。

  “我这哪是发愣,我这是在思考问题。”我严肃的辩解道。

  他瞅我半响,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然后特意将马放慢了步子,靠近我耳朵神秘地说道:“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了,”说罢,偷偷伸手指了指皇太极的背影,“你在想他!”

  “咳,咳,咳咳……”我一阵狂咳嗽。

  这孩子,该说他是太敏锐了还是太敏锐了还是太敏锐了呢?